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對策
時間:2022-07-14 08:38:35
導語: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大背景下,應用文寫作課程作為高職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也同樣擔負著發揮課堂思政育人主渠道作用的重任。本文從高職應用文寫作這門課程的學情分析和目前的教學情況出發,結合課程思政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緊密對接社會生產實際、根據企業用人素質要求等進行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課程標準的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進課程建設標準、進課堂教學設計等,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促進應用文寫作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培養更多適應社會崗位需求,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專業人才。
【關鍵詞】高職;課程思政;應用寫作;教學改革
高職院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同時,應當注重通過應用文寫作等此類基礎公共課程,有機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愛崗敬業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語言表達能力、應用寫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企業用人素質能力要求和高職學生綜合素養現狀
(一)企業用人素質能力要求
根據某高職院校最新一份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看重的因素中,愛崗敬業、有責任心排在第一位,占比為32.8%;其次為團隊精神和道德誠信,占比為25.9%,實踐學習能力排在第三位,占比為17.2%;溝通協調和語言表達能力排在第四位,占比為15.3%;最后依次為承受壓力能力、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其他能力。
(二)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現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強調: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但是在面向高職院校的實際調研中發現,高職院校學生在個人主義、責任心不強、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乏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在面向用人單位開展的調研數據中顯示,提出高職畢業生缺乏愛崗敬業精神的占比23.5%,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的占比21.2%,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的占比19.6%,缺乏自主學習、實踐創新意識的占比13.7%,同時還提到了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較弱。
(三)應用文寫作課程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應用文寫作課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和通用技能課,其課程總體目標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為核心,使學生學習和掌握應用寫作的基本知識,掌握各種常用應用文寫作的規范格式、寫作技巧和寫作要求。在培養和提高應用文的寫作和使用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有機融入愛國主義、愛崗敬業、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等涉及的職業素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等德育元素,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提高就業競爭力。
二、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的現狀
(一)縱深推進不足:教學設置的課時短,知識掌握度不夠
就目前而言,職業院校對應用文寫作課程的重視度還是不夠的,大多數職業學校雖然都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但是為節省更多的職業教育和實踐時間,本應在第一年和第二年同時貫穿完成的課程,僅安排了一個學期就結束了,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課時安排較短。課時安排壓縮,這就導致了課程進度緊湊,安排實踐教學的課時不夠,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吸納有限,不利于對課程知識進行深入地學習和系統地鞏固,僅僅只是停留在表層的理論學習,沒有深入去掌握其中的要點和精髓,就無法真正掌握寫作技能。
(二)橫向延展不足:實踐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吸引力不強
課程思政,應當巧妙有機地將課程授課內容與思政元素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巧妙融入,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就要求專業教師具有較強的人文素養、政治理論素養和社會經驗,要求教師能夠有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在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文化自信傳承、大國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教育時,能夠信手拈來貼近社會熱點、貼近學生專業的生動案例和素材。但是相對而言,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程的專業教師多為師范類高等院校專業的研究生,缺乏一定的企業工作和管理背景,社會經驗不夠豐富,在授課的過程中,對于知識的橫向延展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寫作課多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較單一,對學生的教學吸引力不強,教學效果不夠好。
(三)點面切入不夠:多以大班教學為主,個性化教學不足
應用文寫作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一般以大班教學形式為主,多為1~3個教學班合班在一起上課,這種大班教學的模式不利于師生互動,也不利于有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指導。由于應用文寫作本身側重理論教學,教學過程較為枯燥,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會出現不少打瞌睡、玩手機、開小差的現象。同時學生人數較多,不利于課堂的有效互動,也不利于針對每個學生的特性進行個性化教學。
三、結合課程思政推進應用文寫作課程改革路徑探析
(一)抓住課程建設“主戰場”,聚焦“培養什么人”,“思”培養目標與課程內容優化同步推進
課程思政,首先要明確“培養什么人”,因此,首先要改革課程標準培養目標。一是知識目標上,不僅僅讓學生了解各種常用應用文的基本知識和用法、寫作規范格式和掌握各類文體所涉及的相關法律知識,還應當教育學生規范書寫漢字,寫一手好字,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通過平時完成作業、參加書法比賽等提升個人書寫水平,增強文化傳承意識,堅定文化自信;二是能力目標培養上,除了要求學生學會分析各種常用應用文、規范正確寫作和使用常用應用文處理各種實際問題以外,還應當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在學習和使用各種常用應用文時,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工作統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切實提高就業競爭力;三是素質目標培養上,除了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團結協作、實事求是、科學嚴謹、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等,更應當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培養大國工匠精神、崇尚勞動光榮精神、誠信友愛團結奉獻的精神等。其次,要進一步優化課程內容。畢業生從求職面試開始到參加工作,很大程度上都涉及了應用文寫作學習的求職信、個人簡歷、工作計劃、工作總結、情況報告、請示、主持詞等文體,貫穿求職與整個工作過程。因此,應當側重結合企業崗位職業技能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擇常用的應用文體進行授課,如日常文書、事務文書、傳播文書、禮儀文書、公務文書、營銷文書等。最后,要適當增加課時?,F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多為一個學期,約40個課時左右,但是應用文寫作是一門理論知識較強、且要反復練習才能不斷鞏固的課程,因此,至少應當安排兩個學期的課程,才能真正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二)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聚焦“如何培養人”,“思”教師提升與學生實踐養成同步發力
課程思政建設,其次要明確“如何培養人”。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力軍”,應當積極走出去,參加企業實踐鍛煉,開拓知識視野,積累更多豐富的教學素材,全面提升個人教學水平。通過企業實踐鍛煉,進一步了解現代企業制度及用人需求,豐富課堂教學素材及案例,提升實踐技能積累教學經驗,完善教書育人及管理培養理念,才能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適應市場需求,并進行大膽改革。課程思政的推進,還應當注重學生的實踐養成。一是通過舉辦公文寫作比賽、個人簡歷大賽、文體活動等各項校內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參與各種活動方案、主持稿、演講稿的撰寫;二是通過參觀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學大家紀念館等校外實踐活動,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和文學素養。同時可以與企業、社會團體等成立校外寫作教育教學培訓基地、素質教育基地等,增加校外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教學模式。
(三)抓住課堂教學“主渠道”,聚焦“為誰培養人”,“思”價值引領與綜合素質養成同向而行
課程思政建設,最終要回歸“為誰培養人”。因此,高校要深入企業一線進行調研,對接社會企業人才需求的最新要求,將企業招聘看重的愛崗敬業、有責任心、實踐學習能力、團隊精神、誠信精神、溝通協調能力等職業素養、職業技能結合課程思政的元素,有機貫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政治覺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日常文書寫作重在培養學生以語言文字為載體分析、處理、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事務文書則側重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禮儀文書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切入點,強化文化共識,增進文化認同,樹立民族自信、中國自信。比如在導論項目中,教育引導學生弘揚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文化自信,提高職業素養;在計劃寫作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傳統文化精神;在黨政機關公文寫作中,培養學生愛黨愛國、嚴謹務實、遵紀守法、敢于擔當的作風與品質;在經濟合同寫作中,引導學生培養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價值觀、大國工匠精神以及良好的職業素養等。
四、結束語
應用文寫作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應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課等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發揮學生思想引領、綜合素質養成的課堂主陣地育人作用。因此,應當從遵循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科特點出發,有機銜接企業崗位要求,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與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提煉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所蘊含的職業行為規范、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德育元素和功能,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融入愛國主義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充分發揮課程的育人導向作用,從而實現學生能力培養與價值引導的有機統一,培養更多適應社會崗位需求,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月.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現狀及其提升策略探討[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0,33(5):160-162.
[2]陳丹.以求職、創業為導向的高職語文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J].營銷界,2021(3):74-75.
[3]牛浩昌,王聰.高職課程思政特色教學改革初探——以應用文寫作為例[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3):117-118
作者:邱淼連 單位: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應用文寫作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 下一篇:應用文寫作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