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的生活感悟作用分析探討論文
時間:2022-12-17 03:13:00
導語:作文教學的生活感悟作用分析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何我們的學生總是那樣的害怕寫作;為何我們的學生寫出來的東西總給人一種虛假的感覺,內容空洞,言之無物;為何我們學生習作的語言總是那樣的干癟晦澀;那是因為他們缺乏對生活的感悟,指導學生感悟生活的習慣,提高學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是當前語文教師必須做到的。也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在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教學誘導感悟
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語文的地位已逐漸凸顯;已占語文近半壁江山的作文,地位更為顯要。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使學生立于不敗之地?縱觀中高考的高分作文,素材的選擇和主旨的提煉大都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如何在作文教學中誘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使學生能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是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能力。所謂“感悟”,就是讓學生通過跟外界事物接觸,引起思想情緒,從而獲得啟發與領悟。在平時作文教學中,筆者著力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訓練,以誘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
一、精心品讀課文,借鑒別人的“感悟”
教材中選編的課文,都是作者通過對生活的深切感悟,提煉概括生活的典范之作,教師講授課文不能忽視對其生活內涵的揭示,也不能忽視對其表現生活技法的點撥。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寫出了父子送別時父親對兒子依依惜別的情懷,道出了人間最美的親情;魯迅的《一件小事》通過一件小事卻寫出了不同尋常的意義,歌頌了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者的人性的光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通過對百草園自由歡樂生活和三味書屋單調枯燥生活的敘寫,表現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等等。這些文章所寫的內容多是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甚至我們學生自己都親身經歷過,但由于認識不深,辨別力不強,又加之沒有認真去思考體悟,因而對這些生活現象感受很膚淺,或可以說是混沌一片。在教學中我有意去讓學生揭開這些生活的內涵,讓他們去比照,在文本中尋找自己的影子,從而獲得對生活的獨特的感受。又如教授的《回憶我的母親》時,最后我讓學生都回憶一下自己的母親:她都有怎樣的性格?從事何種工作?在家庭中扮演什么角色?對自己的關心教育怎樣?生活中有無一些感人至深的細節?這些我都要學生作一一介紹,然后再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母親與的母親比照一下,看有什么不同。經過比照學生發現,這似乎并無什么不同,她們都在為家庭奉獻,都在為子女操勞;很平常,很微小。正是因為這些很平常很微小司空見慣了的事情,才使我們沒去在意,沒去深究,但這其中卻蘊含著人類最真最美的親情。像這樣堅持給學生指導,無論是解讀文本,還是感悟生活練習寫作,都有豁然開朗之感。
二、傳授思維方法,用理論指導感悟
人的思維模式多呈固定性,對生活的認識不免狹隘。而學生的生活閱歷淺,視野狹窄,對生活的認識會簡單化,表面化。因而還需要教師作指導,交給學生思維方法。
要引導學生善于從多變的現象中辨別其本質和主流,找到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東西,以保持自身與社會的一致,這便是“求同思維”。要引導學生能夠從流行的趨勢中掙脫出來,尋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發現別人所未發現的東西,這便是“求異思維”。要引導學生善于用歷史的眼光,發展的角度去認識某些事物或某種生活現象,找出其前后一脈相承的地方,看出深度,這便是“縱向思維”。要引導學生善于將同類事物放在一起,從不同的側面比較思考,以尋求對某一事物較全面的認識,看出廣度,這便是“橫向思維”。
教給學生這些思維方法,對他們辨析生活,并揣摩作文,是非常有價值的。
三、勤于寫日記,錄下對生活的感悟
生活中的人事都是不斷變化的,生活的感受認識也是稍縱即逝的,如何把這些清晰地留下來,為將來的作文服務呢?寫日記可算是最好的方法。寫日記不僅可以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記錄下來,為自己的作文積累生活素材;同時在記錄的過程中,還可以在對粗糙的生活材料的初加工中,鍛煉自己的思維,并練習自己的遣詞造句的基本功,真可以說是“一箭雙雕”。我在學生剛入中學校門時,就培養他們寫日記的習慣,并一周一查,督促指導,。一開始只要求能寫就行,哪怕是流水帳;然后逐步要求能達到表達自己的認識,并加以聯想評論;最后過渡到能就人就事連段成文。長時間堅持下來,學生自然就養成了對生活多個“心眼”的習慣,使“悟”進一步深入。
四、用心做啟迪,架起感悟的橋梁
有了范文的借鑒,有了理論指導的思維方法,有了寫日記的深化,學生對生活就有了一定的感知和積累,但仍會缺少靈敏度,即難以把對生活的感受和作文的主題意向對接上。教師這時還應啟迪生活與作文之間的感悟點,給學生在作文與生活積累之間架起一座聯系的橋梁。如在指導學生寫《留在我記憶深處的一件事時》,筆者把思路盡可能地展開:它可以是一次成功帶來的激情飛揚,以至現在學有所成而記憶猶新;它可以是一次挫折而激起的人生醒悟,改過自新后而銘記在心;它可以是紛繁社會中的某一現象所折射出的道德倫理等的火花而烙入內心深處。又如指導學生寫《我了解他》時,我向學生這樣啟迪多側面的生活:這個人是我的小伙伴,學習勤奮而又樂于助人,朝夕相處,所以我了解他;這個人可以是外表很溫順,平時默默無聞,卻在某一刻作出了令人矚目的勇敢之舉或不可思議的行為,讓我重新認識了他;也可以是平時很正派,大公無私,暗地里卻自私自利,玩弄伎倆,從而讓我改變了以前的看法而了解了他等等。我即把作文的主題意向顯示給學生,又將現實生活中與這些意向有關聯的人與事作一指導,為學生架起了多條通向生活的橋梁,以喚醒他們沉睡的模糊的認識,調動他們各自的生活底蘊,以尋找各自體會最深的人與事去寫。這樣,就會左右逢源,不再是無話可說了。公務員之家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教學最重要的是誘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只有深刻地感悟生活,學生在作文中才能有話可說,才能寫出感人肺腑的高質量的文章。
- 上一篇:運用科技技術偵辦貪污賄賂犯罪研究論文
- 下一篇:交通肇事犯罪的法律思考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