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老師的主導地位
時間:2022-03-13 03:20:00
導語:探索老師的主導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課標”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定為語文課程的基本任務,這語文素養應包括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即“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而語文能力的形成只靠老師單一性的解析是難以奏效的,必須通過學生的時間和訓練等主體活動才能達到,因此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成了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呼聲越來越高,并且在教學實踐中開創出了一些新的局面。但是在這過程中,有些語文課卻走向了極端:過分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而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的極端主要體現在一些教師并沒對學生主體地位作深入思考并理解其內涵,盲目追求一些形式上的東西。有的語文課一味地讓學生自讀或自學,老師不做任何引導,學生一節課下來提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根本不能正確把握課文的主體內容或藝術手法。有的語文課分組討論不同的問題,形式上課堂氣氛非?;钴S;事實上,有的學生討論的根本與題目無關,或者一組發言時,另一組看熱鬧,根本沒參與進來,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有的語文課,學生的學習是隨心所欲地進行著,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來進行朗讀,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來進行造句練習,選擇自己理解的關鍵處來給大家講講……自主,成了沒有統一要求學習任務、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的遁詞,學生嚴重地在各取所需地進行學習,在選取最薄弱的地方釘釘子,一知半解、東鱗西爪、粗枝大葉的學風正嚴重地侵蝕著學生。
事實上,以學生為主體絕不意味著教學過程中事事都要學生親自"發現",讓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徒費時間。教學效率就在于追求花最少的時間去獲得最大的收獲,因此,以學生為主體,并不是放松或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要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
現代教學規律和教學實踐在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規定教師在教學教程中的作用和活動方式主要是"導",也就是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思維流程、學習心理,正確地引導學生達到已知的彼岸。因此目前問題不在于要不要教師的主導,而在于如何發揮主導作用?,F在許多教師也經常講以教師為主導,可是在教學實踐中恰恰忽略了這“導”,或是"牽"著學生走,或是"注入式"、"滿堂灌"。課堂上教師依然支配一切,越俎代庖,名曰"主導",實為"主宰"。
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他使學生的求知活動始終圍繞主要目標進行,并收到最理想的效果。(2)教師是學生求知過程中的啟發者,引導學生不斷向知識深度和廣度進行探索。(3)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隨時給學生以鼓勵、督促和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方法的指導。(4)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在學生求"知"不得的時候,教師的講授還是不可少的。
是組織者,就不能"放羊";是啟發者,就不能"填鴨";是指導者,就不能越俎代庖;是傳授者,就不能當講不講。因此不管從哪方面考慮問題,教師的著眼點都應放在學生身上。教師越是"導"之有方,"導"之得法,學生的"主體"作用越能充分發揮,從而自覺地促使學生由"需要教"向"不需要教"轉化。
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教師的主導作用。
那么,在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學生主體地位與主導地位的關系呢?
一、當好學習的組織者
一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肯定學生成長與發展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指出:“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边@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使每一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實現發展,給課堂營造一個個高潮。另一方面,為了讓學生理解文本的真正含義,單純地讓學生自己領悟、理解很難做到,這就非常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從篇章結構到重點句子,從課文內容到藝術手法,或引導,或講解。
二、當好教學互動的指導者
著名教育家布魯納指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獲取過程的參與者。教師充分發揮好組織者的作用,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的主動學習,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在這過程中,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既有老師對學生的引導與肯定,又有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新。
三、做好解決問題的引領者
學生畢竟是學生,如果完全依靠學生就能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學校就沒有其存在的意義了,這個時候老師就該發揮其“傳道授業解難”的真正作用了。老師就當承擔起引領者的作用,引導學生掌握好課文中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體驗、效仿文中經典的語言片斷,引導學生潛心領悟文中蘊含的人文內涵,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審美能力、探究能力。
總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助過程。新課改要求教師轉化自己的角色,由傳授者轉化為誘導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由主宰著轉化為合作者,但是,任何的角色和教學上的轉變都應該以教育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作為我們的最終追求。因此,在現階段的課程改革中,我們還是應該理直氣壯地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
- 上一篇:利率市場化與商行風險管理透析
- 下一篇:簡析興趣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