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學生能力鍛煉思索

時間:2022-05-21 11:06:00

導語:語文教學學生能力鍛煉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教學學生能力鍛煉思索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必須完成小學階段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綜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據統計,近幾年的小學畢業考試中閱讀測試題部分,學生的得分率不足55%。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和理解能力,是當前應該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以下幾點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科學導入,激活閱讀動機,為閱讀能力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礎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眰ゴ罂茖W家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兩位偉人所說的都強調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所以,教師應注重科學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對于不同的閱讀篇目,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課題導入,利用最短時間,采用最有效的方式直接切入話題,迅速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眼球,把學生的思維有效調入到課程中來,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比如,在《走進李白》閱讀教學設計時,我設計了一個表演引入的環節,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上課伊始,我讓一個學生飾演李白醉酒吟詩的場景,飾演者身著唐代李白時期的服裝,一手拿酒瓶,一手握長劍,醉悠悠地走進教室,高聲吟唱著李白最得意的詩文。這樣引入,一下子把學生拉到唐朝,跨越了時空,學生立即走進教材,感悟著那個時代的人物形象、文化氣息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這樣教學,學生興趣大增,學習積極性不言自明。學生主動發言,交流有關李白的話題。這節課氣氛活躍,學生通過交流獲得不少新知。對未了解的知識點,教師適時加以補充,更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對有的話題欲想探個究竟,課后還需要他們繼續搜集資料,進行閱讀,直到弄清楚為止。這樣教學,留給學生懸念,激活了學生閱讀的動機,促使學生積極閱讀,也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理解和分析感悟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個性,誘發個性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新課程理念要求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F在的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天賦,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關注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的內在潛能得到最大水平的發揮。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對于同一課題,不同學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有不同的思維方法,有不同的鑒賞水平,更有不同的感悟和心得,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暢所欲言。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在《走進西游記》的閱讀教學中,分析人物特點時,針對豬八戒這個人物,不同的學生說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喜歡他的體態,有的喜歡他的直言,還有的喜歡他的單純等,但對他的不足理解的不夠深刻。這時教師應該認可學生理解上的差異,但對人物特點的分析必須全面、具體、客觀,要分析得有血有肉,要用具體實例加以佐證,這樣教學才有說服力,學生才感興趣,學習的深度才到位,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培養學生的賞析和感悟能力。

三、科學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整體提升閱讀水平

我們深知,好的教學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閱讀方法的好壞。要想得到好的閱讀效果,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加以指導。從理論上講,閱讀一篇精美的文章,必須知道作品的原創作者,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有哪些經典的代表作;必須明確作品的文學體裁,了解作品的內容以及寫作特點等;還有就是這篇文章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能通過具體實例加以說明。具體來講,對于記敘文的閱讀,通過閱讀理解應該知道文章所講述的人物、具體時間、發生地點和事件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等過程要素;對于議論抒情的文章,應該通過閱讀感悟作者思想表達的方式,了解作者的情感,議論要有理有據,抒情要有真情實感;對于小說來說,主要是圍繞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三方面進行閱讀整理,小說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哪些,運用了那些描法,有哪些性格特點,對我們的借鑒作用等,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具體事例,故事情節的寫作手法等。

環境部分主要是了解作品對環境描寫的特點,學生應學會在自己習作時加以運用,最終應該理解小說所要表達的思想,結合自己學習的實踐能進行科學評價。比如,在《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的教學中,只要把作者回憶的幾件事整理出來,這篇文章的層次就清楚了,文章的內容就明了了,作品的主題也就出來了。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感悟能力、賞析評價等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通過強化學生的閱讀積累,在積累中引導學生感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將最有效的方法措施都實施出來,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語文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