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語文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的缺失
時間:2022-12-30 11:33:15
導語:大學生語文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的缺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教育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占著很重要的位置,大學生是專門性的人才,他們不僅要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也要擁有較高的道德水平,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并對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可以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語文教育結合在一起,在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的同時,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很好的文化基礎。因為高校語文課可以引導大學生欣賞語言的美好和文學的魅力,開拓大學生的視野,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會他們如何尊重和關愛他人。但是在目前的高校語文教育中出現了思想政治缺失的現象,這不僅不能讓大學語文充分發揮它的人文素養教育功能,還不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本文就將對大學語文教育背景下思政教育的缺失進行探析。
一、大學語文教育的內容和功用
大學語文教育是大學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學語文教育極具人文性,不僅可以用優美的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還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大學語文教育的內容。大學語文教育主要是通過賞析經典的文學作品來完成人文文化的傳承,并且在傳承的過程中將經典文學作品中的人文主義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用來滋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很高的人文素養和道德素養。這其中也包含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正是思想政治教育關心的內容。其次,大學語文教育的優勢。大學語文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自己所具備的人文性和審美性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格修養。大學語文所包含的的歷史文化知識非常廣泛,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最好的資源之一,非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提高個人情操。另外大學語文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而且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常會比較重視語文的實用性即語言交際功能,語文的實用性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思維的活躍性以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學生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質的培養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從大學語文的人文性和實用性,我們可以看出大學語文隱性的思想教育功能和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為語文教育吸收了世界各地的和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資源,這些文化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和育人功能,能夠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道德水平,激發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在這眾多的歷史文化作品中有不少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大學語文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又極具人文性和實踐性,這其中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所以我們可以把大學語文教育的優勢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共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二、大學語文教育中思政教育缺失的表現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大學語文有很多的優勢可以幫助我們改變高校思想政治的現狀,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校并沒有看到大學語文教育的優勢,出現了大學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脫節的現象。首先,大學語文教育很難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目前很多的高校不太重視大學語文的課程,有的高校只是把大學語文當成選修課來上甚至是直接取消大學語文的課程,大學語文課程正在被逐漸邊緣化。但是大學語文教育中含有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不重視大學語文教育可能會讓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完整性,減少了一條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和整體素質的途徑。所以說對大學語文定位的偏差和忽視是當前大學語文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融合的關鍵之所在。其次,許多的大學語文教育課程出現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脫節的現象。大學語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礎,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合,能夠共同促進彼此發展。但是我國很多高校都很難做到這一點,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脫離的,或者只是在形式上進行融合,完全沒有創新意識,貌合神離。很多的大學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在墨守傳統教育的陳規,只是簡單的教授語文基礎知識和利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來教授學生思想政治,無論是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思想都非常狹窄。這種僵化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很難培養出全方面綜合發展的人才。所以說我們要改變這種僵化教育的系統模式把大學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結合起來,讓大學語文教育給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創設一個絕佳的體驗情感情景,用文學作品中的故事和故事中的情感來吸引和感動學生,進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最后,大學語文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都較為單一,很難發揮大學語文的優勢和功用,同時也不利于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傳統單一的教育方式是灌輸式,即老師講學生聽,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教育方式已經非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了,因為這種教學方式會嚴重束縛學生和老師的思想,達不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升。同時學生也會產生懶惰的心理,失去自主思考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最終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厭煩和排斥的心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也會下降,非常不利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很多高校對大學語文的認識不夠充分,致使大學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融合,甚至出現相互脫離的現象,這跟僵化單一的教學方式是分不開的,我們必須要認識并且克服這些困難,將大學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結合起來。
三、大學生語文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方法
了解到大學語文的優勢和大學語文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現狀之后,我們要不斷努力積極地尋找大學語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方法,共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首先,更新大學生語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大學生語文教育的側重點不能只放在基礎語言知識的講授上,要在學習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因為這樣可以間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同時,也要更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即改變以往的以居高臨下的灌輸為主的教育觀念,倡導以引導為主、灌輸為輔的教育觀念,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極具人文性的語文教學中去。以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主要以被動灌輸為主,學生被當成了記憶的工具,強迫學生接受老師所教的內容。在這樣死的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走出校門后很容易形成思想和行為的偏差。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學習,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其他的學科中去,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不是一味地把知識強加給學生。其次,開創多樣化的大學語文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大學語文教育上要給予充分重視,不能將大學語文當成一門可有可無的選修課來上。大學語文應該多授給學生傳統的文化教育和自豪的民族情懷,陶冶學生的人文精神。在進行大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要重新設定大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及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學語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出巨大的功效。但是大學語文所包含的思想教育內容很多,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精力和興趣愛好來選擇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思想沖擊和改變,讓思想深刻的文學作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達到大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大學語文教學中也可以用寫作文的形式來加強大學生的情感和思想教育。最后,要不斷挖掘語文教育中所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大學語文中有很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勵志教育功能和心理健康功能的文學作品,這些都可以被挖掘出來作為思想教育的內容,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大學語文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和優勢,它的內容豐富,而且又極具人文性和實踐性,這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所以我們可以把大學語文教育的優勢和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共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作者:王輝 單位:天津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淑琴.語文人文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究[J].語文建設,2015(12).
[2]楊道麟.試論語文教育中國化的方向[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1).
[3]劉鐵芳.申語文教育的立人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5(04).[4]趙季秋.談大學語文課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語文建設,2015(9).
[5]王正玲.讓語文教育流淌傳統文化的血液[D].山東師范大學,2007(04).
- 上一篇:小學語文教育研究論文8篇
- 下一篇:水利水電工程高邊坡的治理及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