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高中語文教學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11-05 10:36:26

導語:AP高中語文教學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AP高中語文教學探索與實踐

一、創造真實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認知與學習理論認為,情境是一切認知活動的基礎。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獲取的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可以通過影視、電子書、微課等教學素材,為學生呈現出更加直觀、立體、豐富的教學內容,創設出形象生動、逼真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一是讓文字活起來———配音表演。配音、電影或話劇表演創設的具體情境,能促使學生在閱讀鑒賞、探究合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個性。比如,面對跌宕起伏的《鴻門宴》,教師可結合文本,選取情節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楚漢傳奇》,讓學生分組抽取經典片段:項伯告密、項莊舞劍、樊噲擅帳,并針對抽取片段進行現場配音表演?;顒又?,學生們自主選用道具,創造性地設計舞臺語言和動作,感情充沛地進行配音,大大地激發了學習興趣。二是創新型跨媒介閱讀———名著與影視的對比閱讀。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特點,教師利用形象、生動、有趣的電影視頻讓學生對人物形象有更為直觀的理解。同時,通過名著與影視的對比閱讀,增進學生對文學作品和電影兩種創作方法的理解,提高跨媒介分享與交流的能力。比如,在《巴黎圣母院》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原著小說與根據它改編的電影、音樂劇進行對比閱讀,寫成一篇小論文。學生從文學作品、影視改編和改編效果等多個角度,進行批判性的比較分析,并深入反思、理解辨析媒介傳播內容的水平,以恰當的價值觀審視其思想內涵??梢?,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真實情境,化抽象為形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語文課堂更活潑、靈動、富有內涵,讓學生感受到移動互聯網給語文學習帶來的便利與樂趣。

二、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模式

互聯網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空間和視野,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平等交流的學習平臺,為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供了幫助。因此,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本著平等、尊重的原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一是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借助教育軟件、社群媒體等學習平臺,創新教學方法,力圖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師生、生生之間廣泛參與、高效互動、實時反饋的學習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結構,運用UMU、微信、HUB等平臺進行作業布置和作品分享,用云盤進行作業收集,用石墨文檔進行多人實時協作,用金數據、搶答網進行評價和問卷調查,用全民K歌、錄屏軟件等多樣化的技術手段完成特色作業??梢?,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有效結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二是實施翻轉課堂,優化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習資源提前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課前進行學習,而課堂上師生主要是對重難點問題進行探究。如在執教《前赤壁賦》時,筆者嘗試利用信息技術,運用H5網頁制作平臺、多人實時協作的云端文檔、互動學習平臺和思維導圖工具的翻轉平臺,將課文翻轉到課外。學生通過“熟讀成誦—疏通文本—自主測試—提出問題—協作討論—課堂分享—總結固化”的自主學習路徑,通過對文章內容的梳理,把握作者的情感發展脈絡,了解作者前后情感變化的原因。信息技術為高中語文教學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優化了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研究者。

三、創設交互空間,實現個性教學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具有多功能、全天候、開放式的優勢,拓展了師生、生生交互的空間,讓互動更加頻繁、開放和多元。語文教師應積極探索“互聯網+”教學改革,通過網絡平臺創建安全可靠的交互空間和課程,創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混合式”學習生態,實現個性化教學。一是充分利用微信學習群和微信公眾號。微信具有普及性、容納性、互動性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學習群,組織主題討論,分享文字、照片、語音、視頻和相關鏈接,讓學生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自學,鞏固所學。教師還可以隨時通過微信,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和幫助;可以創建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發表原創文章、分享學習經驗等,和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溝通和互動,構建語文學習的立體網絡。二是善于利用教育平臺。多樣化的教育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虛擬學習環境,創設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學習生態。在Edmodo、HUB等平臺上,教師可以自主設計課程模塊、創建討論區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微博、博客、公開課等平臺上在線討論話題,以任務型學習為驅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三是拓寬多媒介閱讀渠道。在“互聯網+”時代,閱讀媒介種類繁多,手機、平板電腦已成為學生普遍的學習工具;閱讀軟件多樣化,使用方便,且多為免費閱讀;多媒體資源豐富,各種音頻、視頻、網頁等,形成了立體的學習資源?;诰W絡的協作性與交互性,語文閱讀教學更像是在開放、多元的社群中一種參與性學習,使學習更加個性化。所以,學生應以學習任務群為目標,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主題性閱讀,以便交流共進,逐步成長。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適時創設交互空間,讓師生、生生共同商討、切磋,讓語文課堂有效延伸,以此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總之,信息化技術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促進了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應充分利用新時代賦予的新媒介,通過創造真實情境、創新教學方法、創設交互空間,進行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融合的探索與實踐,開展順應時展、具有時代特點的語文教學。

作者:陳惟妍 單位:人大附中西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