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高效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時間:2022-09-06 10:27:12
導語:怎樣高效開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文寫作不僅是學生掌握語文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整體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因此,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必須嚴格落實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但是,現在一些初中學校的語文寫作教學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筆者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旨在更好地促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寫作;閱讀
寫作是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從小到大都會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寫日記和作文,用文字形式表達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受應試傳統考試模式的影響,教師在寫作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往往會過度重視學生的寫作技巧,而忽視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就導致學生對寫作存在誤解,認為寫作枯燥乏味,難度較高,甚至抵觸寫作,從而無法有效提升其寫作技巧、創作能力和想象水平。
一、開展高效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人們認識自然、社會并進行表達的過程,是學生從小到大應該培養的綜合素養,無論是應付考試還是在情感表達或是人際處理方面,都尤為重要。中學作文教學是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實踐活動,是逐漸培養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作文能力的高低也是學生語文素養高低的體現。初中作文教學的過程也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過程,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二、開展高效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
(一)廣泛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只有廣泛地、大量地閱讀才能使寫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前,應給學生布置課前的預習活動,例如,寫“最可愛的人”時,教師應該提示學生回去多閱讀一些有關于人物描寫的文章或者段落,這樣學生在廣泛閱讀有關這一類的文章后,就能對這類的作文得心應手,學會從哪些方面來形容一個人,如從外貌、神態、行為等要素來描寫一個人,與此同時,學生也會在閱讀的指引下,懂得多去觀察和欣賞一個人。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描寫產生興趣,愿意去表達、去呈現,進而提升寫作質量。閱讀可以是有聲的,也可以是無聲的,閱讀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外。大聲的朗讀可以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能使學生沉浸在文章中,為自己的寫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感官思考。除了課上教師的引導閱讀外,課下學生也應該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建立“常閱讀,讀好書,讀書好”的閱讀理念,這樣能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二)合理思考,教師有效指導。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程標準注重的是對學生的人文尊重和教學民主氛圍的營造,要求教學應從學生主體發展的需要出發,強調語文學習不應是教師的一味灌輸,更不是強迫,而是要進行適度、適時、適法的引導,切勿面面俱到,切勿幫助學生思考,使學生喪失思考的習慣[1]。在寫作時,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如何創作。作文分為無題作文和有題作文,第一種是展示一段材料,讓學生根據材料表達的主題來進行寫作,考查的難度相對來說更高,教師要幫助學生合理思考,確定主題再進行寫作;第二種是有題目作文,學生只需根據設定的題目盡心寫作即可,相對來說難度較低,可多加一些寫作技巧。那么在作文寫作前,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多維指導,要變教師講為學生觀察或討論,讓學生主動參與、廣泛加入、增強興趣、活躍思維,以達到成文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完《塞翁失馬》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你學到了什么?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談談“得與失”,這樣在寫作之前先讓學生思考一番,其作文的主題會得到升華。(三)貼近生活,搜集素材。作文的目的不僅是訓練學生的能力與技巧,而且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熱愛生活。因此,作文的設定不能太高遠,畢竟初中生的思想境界還停留在眼前的學習和身邊的生活,比如,在寫到“國家發展、生命、價值”等主題的創作時,學生沒有那么強烈的感情去抒發。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應著重培養學生的生活意識,選擇適合學生能力與思想水平的內容。生活中有很多可以寫的內容,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寫寫身邊的“朋友”,寫寫經歷過的“最難忘的經歷”“最感動的瞬間”等,這些文章都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能夠很好地通過觀察生活和回憶過往找到寫作的內容[2]。作文,就是人進行文學的創造,而文學又是人學,是在人生活的環境中尋找到創造的元素,反應的也是人的生活狀態。寫生活化的作文,會讓中學生的情感更加細膩,情感描繪更加柔軟,能幫助學生感悟生活、體悟情感,以此提升其對生活的感悟和寫作能力。因此,對于中學生的語文寫作,教師一定要進行生活化的引導。(四)運用交流提升寫作基礎。語文教學具有聽、說、讀、寫四大板塊,是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文是“寫”的內容,也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要將四大板塊良好地結合在一起,促進四大板塊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其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利用“聽”的教學內容為學生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可開展小組交流、課堂發言及演講比賽等多種語言活動形式,使學生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了解到他人對語文知識的看法,從小組交流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到基礎的語言表達形式。這有助于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提升他們的漢語表達能力,潛移默化地增強他們的寫作能力,為學生作文的創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以《感恩的心》為題目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并聽取小組成員給予的意見和想法,使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從而了解到更多豐富多變的生活經歷,進而找尋到想要感恩的人,能在作文中表達出一顆感恩的心。(五)增加評價,增強寫作能力。作文是當代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教學內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要著眼于作文的內容和寫作特點,還要讓學生自主評價他人和自己的作文,發現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尋找到良好的寫作技巧,快速、高效地提升作文寫作能力。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增加評價教學機制,讓學生自主思考作文所表達的觀點,分析作文主題所具有的特點,掌握文體的具體構成要素,評價出寫作框架布局是否合理,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增強他們的寫作評價能力,從而為增強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對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教師必須合理設計寫作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與形式多樣的訓練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審美水平、鑒賞能力,使其成為有素質的中學生。
[參考文獻]
[1]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09):202.
[2]陳小飛.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87.
作者:何志興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謝河鎮九年制學校
- 上一篇:初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探究
- 下一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升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