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誦讀在中學語文教育的作用

時間:2022-01-22 10:28:20

導語:經典誦讀在中學語文教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典誦讀在中學語文教育的作用

經典誦讀在初中語文教育中的意義

1能夠全面培養語文素養。想要加強語文學習的水平,那么就要讓聽說讀寫相融合,而且還要讓這四個方面都具有緊密的關聯性。誦讀是聯系聽說讀寫的紐帶,對加強聽說讀寫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效果。而且,文字藝術是我國經典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成朗讀習慣。長此以往下去會逐漸加強學生的語文水平,并提高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如此一來就能夠全面提升語文素養。2積累素材,模擬內化。“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如果能夠在平時收集到大量的文章素材,那么就能夠加強學生的作文水平,而想要提高積累的水平,那么最佳的方式就是進行讀誦。在平時,學生要多誦讀一些著作,了解文章的架構和寫作技巧,積累更多的詞匯。如此一來,就能夠具有豐富的寫作思路,從而達到“下筆如有神”的能力。3承接民族文化精神。傳統經典是我國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對我國悠久歷史的濃縮,匯集了古代文人墨客對于人生的感悟,也蘊藏了豐富的精神品質,在當今社會也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如果能夠將其中的內涵和思想傳授給學生,那么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價值觀、健全他們的人格,從而得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二經典誦讀策略

1營造學習意境。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學生視作課堂教學的“主角”,要全面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如果能夠創建出具有真實感的學習意境,就可以實現少講精講的教學效果,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對文章的意境采取全面且準確的分析。而且教師要帶動學生的誦讀情緒,在閱讀期間要飽含深情,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誦讀的興趣。例如在講到《繁星.春水》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全面的掌握“童年!是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的內涵,可以對學生講解此文的創作環境,作者的情況等。這樣學生就能夠掌握作者是在什么樣的感情狀態下來進行創作的,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全面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確保充足的閱讀時間。在語文教學期間,對經典的誦讀會占據課堂教學的時間,而且還要讓學生在課下來對經典進行誦讀。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要全面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在詳細講解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要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對經典讀物的研究上。不過,目前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如果一味地占據學生的課下實踐,那么就很有可能讓學生失去對于經典讀誦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講,要合理地計劃誦讀時間,巧妙地把經典誦讀內容融合到課堂教學里。這樣就能夠在不占用學生課余時間和其他科目學習時間的前提下,來提高學生的經典誦讀能力。3案例分析。在講到《回鄉偶書》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先介紹一下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其本人的經歷。然后再回到古詩的本身,來講解大概的內容:以前有個人在歲數不大的時候就遠走他鄉,到別的地方去讀書、做官,直到成為一個老人后才回家,此時他頭發已經斑白,不過家鄉話依舊沒有忘。當他遇到有一幫孩子時,問他來自哪里,他大笑著說:“我的家就在這”。孩子繼續問“但我們從未見過你”,他回到說:“我離開家鄉很久了,離開的時候你們的父母還是我的晚輩呢!”小孩子們樂了,激動地拉著他的手走進了村子。到了夜晚,老人想到小孩把他當做外地人,覺得挺有意思,便怎么也睡不著。

三結束語

經典作品是歷史的沉淀物,其就好比營養品,能夠不斷的補充我們的精神生活。而且經典誦讀和快餐文化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不但能夠加強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價值觀。同時還能夠全面的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而這就要求相關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要營造學習意境、確保學生擁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這樣一來,不但能夠提升初中語文經典誦讀的教學水平,而且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丁建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踐國學經典誦讀的途徑漫談[J].學周刊,2019(08):114-115.

[2]陳繼合.初中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窯D刊(學術刊),2018(10):18-20.

[3]王晶.初中語文經典誦讀指導與評價[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54.

[4]趙雪蓮.初中語文教學中實踐國學經典誦讀的途徑[J].甘肅教育,2018(06):49.

作者:姜琳 單位:吉林省通化市校外教育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