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閱讀說話課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5-08 09:05:45
導語:中學語文閱讀說話課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自主開放的課堂模式,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積極參與課前一分鐘演講活動,科學評價學生的閱讀與說話,將“悅讀”“說話”具體化、常規化,有助于大面積提高“閱讀說話課”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表達能力;閱讀說話課;一分鐘講話
有人認為:“對于語文學科來說,核心素養包括社會參與、自主發展、文化修養三大領域,主要涉及國家認同、國際理解、溝通與合作、學會學習、主動適應與創新、語言符號與表達、人文與審美等,最終指向‘全面發展的人’。”[1]還有人提出:“所謂核心,就是指最根本、最主要的,它指向內核,指向中央,是能生長的素養。鑒于此,我把四維整合成兩部分,第一是語言能力,因為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因此也包含了思維能力。第二是文化修養,文化修養包含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包含審美情趣。如果說一個人具備較高的語言能力和較深的文化修養,我們就可以說此人具有較好的語文核心素養。”[2]通過學者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個性化解讀,我們深刻領悟到了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表達能力”的必要性。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得以落實?為解決這一問題,廣東省惠州市博羅中學長期開展“閱讀說話課”,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突出語文核心素養。把語文學科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融合起來,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兼顧知識和能力,意在糾正以往重知識輕能力,忽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更側重于培養學生的認知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在進行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明確面向未來的人終身發展的能力與品格——核心素養,以核心素養引領育人模式改革,有助于達成教育培養人才的終極目標——培養適應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3]在開展“閱讀說話課”的初期,我們遇到很多困難,產生很多疑惑。而這些問題大多來自于學生、教師和學校三方面。學生方面:不愿意表達分享的學生居多。作為高中生不好意思或不屑于課堂說話,認為高考考的是應試能力,會說話和考高分毫無關系。再加上偏理輕文的思想,對這種看似和拿高分無關的訓練更加不重視,不參與。教師方面:適應了傳統應試教育的指揮棒,習慣了傳統課堂的滿堂灌,很多教師始終都是以課堂的主角自居。安于現狀,不肯改變,不求創新。學校方面:對“閱讀說話課”不理解不重視。很多學校不考慮科目學習方法的差異性,比如從高一開始就安排早測、晚練、周考、月考等過多的考試,認為多做一題多提一分。另外,認為數學、英語才是拉分和有提升空間的科目,語文要提高或拔尖的難度相對較高,所以,不鼓勵語文學習占據學生太多時間,更不主張學生看“課外書”。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要如何解決?這里以廣東省惠州市博羅中學閱讀說話課為例,分析學生主動閱讀、說話的概況。從最初的困難重重,到后期慢慢成熟,再到后來漸入佳境、成果顯著的時候,大家更肯定這種形式的課程改革和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以閱讀能力促進說話能力,用說話練習帶動閱讀思考,利用課堂上有限、寶貴的40分鐘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一)“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研究指出:“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模式是建設一種生態的、主體的閱讀場景、交流場景和活動場景。學生的“自主學習”表現為“自我學習”“自主思考”“問題關注”,“我”扎扎實實的學習行動、仔仔細細的學習思考和熱熱烈烈的學習關注。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后,會按照自己的興趣或相關問題開展閱讀、思考與關注。在此基礎上,學生會產生許多思考和困惑,這時再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研討”,先在小組內、同伴間自由訴說、交流與表達,利用同伴的智慧,先行解決一些問題,接著可以將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核心關注”寫到黑板上,變成全班學生的“共同關注”,這是匯聚的過程、去粗取精的過程。任何一個學生,當他進行“合作交流研討”以后,必然會走向“其進自不能已”的境界,從而實現課堂的達標。[4]以就近和分層輔導的原則,將全班分成6-8個學習小組,選出組長,擬好個性化的組名。教師召集組長開會,明確組長應承擔的責任,并和他們商量擬定一個小組之間競爭加減分的規則。根據評分表,每個月選出最佳小組和優秀個人,給予表揚獎勵,引導得分低的小組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這種“包干到組”的好處,是讓老師布置的任務得到更好的落實。如閱讀交流課,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推選出一個講得最好的同學上臺分享,最后評出最佳讀后感或演講者,并給予加分,所加的分數既是個人的,又是小組成員的。(二)積極參與課前一分鐘演講活動“陳凌云首創的‘一分鐘講話’訓練,不僅僅涉及聽說訓練,還涉及讀寫及思維訓練等,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相互促進,相互作用,是一項趣味性十足(在學生看來)的學習活動”。[5]在語文教學中,長期堅持進行課前一分鐘演講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這項活動,學生體會到說話訓練的重要性,切實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課前演講,有效地提高了閱讀教學效果,并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課前演講,為學生展示習作提供了一個舞臺,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培養了學生寫作中的創新精神;在課前演講中進行聽力訓練,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記能力。可見,這項活動“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有著很大的意義”。[6]與傳統的課前演講不一樣。首先是時間的限制:老師用倒計時60秒的方式溫馨提示,當超過90秒時,計時器自動響起,演講的同學需立即停止,這樣便可防止一些同學拖拖拉拉的行為,讓他們知道時間的寶貴,考驗自己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自己的目標,不影響老師的正常教學計劃。其次是形式的創新:先利用活動課讓學生看《央視主持人大賽》,教師課后打印出其中一些優秀的演講稿讓他們熟讀,參考主持人大賽中的一分鐘才藝展示,鼓勵學生在演講的同時結合自己各方面的藝術修養,將這一分鐘的課前演講做到最好。這種方式讓大家在語文課前就有了很多期待和收獲,一些平時默默無聞的學生在這一分鐘里在小小的講臺上一鳴驚人。有的同學講到書法藝術,把自己的墨寶展示出來,并現場揮毫,亮出“隱藏”已久的毛筆字功底。有的同學講生僻字:魃魈魁鬾魑魅魍魎、怙惡不悛、其靁虺虺、咄嗟、蹀躞、耄耋、饕餮、囹圄、蘡薁、覬覦、齟齬、狖軛、鼯軒、腌臢、孑孓等等,讓很多看都沒看過的同學大開眼界,這位擅長唱歌和操作電腦的同學打開流行歌曲《生僻字》的短視頻,一邊演唱一邊展示這些字詞。還有同學拿著吉他上臺,邊彈邊唱白居易的《琵琶行》,經典詩詞用樂器伴奏,加以流行音樂的唱法,讓大家印象深刻,許多同學馬上會背誦和默寫這首詩。也有同學以王維的《山居秋暝》為載體,講山水田園詩的意境,并用繪畫的形式,一邊背誦一邊展示。學生的奇思妙想、多才多藝的表現,令語文課堂精彩紛呈。(三)自覺參加“同讀一本書”文學沙龍選好組長,以同班同學或興趣相近者為原則,組成不同小組。老師們可以分在不同的小組,參與并指導活動。組長負責,每周規定一個時間,組織組員們圍坐在一起,分別用一兩分鐘的時間言簡意賅地談談這周讀書的收獲,也可以提出疑難,和組員們一起探討問題、解決問題??梢砸园酁閱挝?,也可以以年級、學校為單位,共同討論,共同發展。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有膽量發表自己的見解,增加了他們的閱讀量,提高了他們的寫作水平。而在此之前,部分學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二(一)設置“七點”指南,任選一點發言這其實是最早也是我們最常用的方式。老師主導課堂,以策劃者、主持人的身份,選好一篇文章或一個主題的幾篇文章,按照預設的教學計劃和提前設置好的問題上課。這種傳統的方式也可以達到我們要的教學效果。但是對老師本身的閱讀能力和掌控課堂能力要求很高,需要老師在課前花費較大的精力去篩選文章,尋找主題,設置問題,規劃課堂。有的閱讀課,我們是這樣做的:提早發下閱讀材料,讓大家通讀,就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寫一篇500字以上的讀后感受。以這種方式來檢查大家的預習情況和預設教師在課堂上要講的內容。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寫出七點: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和主旨;2.理清寫作思路;3.賞析文中字詞句段;4.分析文中的表達技巧或藝術手法;5.我的感悟;6.閱讀中的疑問;7.嘗試設計題目及答案。要求學生們就這七點中的任一點發言。上課時,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讓學生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地讀透文本,讀出他們自己的個性、見解。上課時一個學生說:“我講的是《我的四個假想敵》,作者是一個極具童趣的詼諧小老頭,作為一個有四個女兒的父親,他深知女兒嫁人是早晚的事,但作為五個女人世界中唯一的具有雄性荷爾蒙的生物,與生俱來的靈敏的‘嗅覺’,令他情不自禁地抗拒四個‘外來侵略者’的到來,作為一位父親,他希望女兒們能找到幸福?!睂W生的掌聲非常熱烈。這時,老師說:“講得非常好!作為一個父親,當然希望女兒找到幸福,所以他與女婿之間并非真的敵對,而是題目的兩個字……”全體學生:“假想!”一個學生舉手:“我要講的是《沒有一棵小草自慚形穢》,我設置了一個問題:文章的主角是小草,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來寫大樹的雄偉、壯觀?”同學們一起回答:“鋪墊,形成對比!”老師作為主持人,必須馬上引導和補充:“對,這么對比和襯托,便更顯出草的渺小,但渺小不等同于自卑。像老師也覺得自己是平凡而渺小的一個人,像小草一樣,但卻沒有自慚形穢的理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臺,為何要輕視自己?來到人世間的第一次,我們就當過一次強者,都是父母的孤本和驕傲?!泵總€學生的發言,大約一分鐘時間,但這一分鐘時間,凝聚了他們課后對文本解讀所要花費的數十分鐘的探索。這的確驗證了人們熟知的一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課堂上的表達與交流,其實就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的交流,這種交流可以讓我們心靈溝通,是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培養能力、提升素質的重要手段。(二)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舞臺當學生已熟知老師如何在閱讀課做主持做策劃時,教師可以嘗試放手把重任交給學生,自己在臺下做一個評委或觀眾。最開始,可以選出有能力的同學組成一個策劃小組,讓他們課后制定一節閱讀課的內容、形式、步驟、規則,選出主持人、評委和選手等。不拘泥于一種形式,策劃小組成員、主持人、參賽選手,可以每個星期輪換,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體驗不同的角色,都有機會上臺參賽,展示屬于自己的寶貴的一分鐘。果然,學生們的潛力是巨大的,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展現的是出乎意料的精彩。開始,他們每周一次的閱讀大賽,都以《悅讀》為材料?!稅傋x》的編寫說明指出:“起初我們每周印發6篇左右的精選文章(約8000字)供學生閱讀,反響不錯。之后要求學生精讀其中的1-2篇文章,并寫出自己獨有的讀后感受(不少于300字)。”[7]每個小組選出代表參賽,每個小組選出代表組成評分團和評委團。獲勝小組和個人可以加分,而且最佳讀后感會配上作者的照片,在“鐘舜斌閱讀說話課”公眾號上發表。這些嘉獎方式讓學生們的努力、成果得到更多人的見證,激勵周圍的學生共同進步。(三)提升專業素養,增強駕馭課堂的能力李鎮西老師認為,守著三尺講臺的語文教學工作者要有比語文寬廣的人文視野,閱讀是教師的生命線?!白x書,是我對老師們進行思想引領的常規途徑”。[7]語文老師要做到有話可說,也需要在浩瀚的書海中繼續遨游,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具有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我們語文教師也可以學古箏、學書法、學繪畫,學唱歌、學朗誦、學跳舞,在教學需要的時候便展示自己的所學,如一分鐘的簡筆畫、一分鐘的歌唱、一分鐘的誦讀等,讓學生知道引領他們前行的人是優秀的,彼此之間就會更加信任。有了這種信任,我們就可以更大膽地以各種形式開展有趣的閱讀活動,更大膽地帶著學生去解讀經典、名著,靈活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機智地處理突發事件,讓師生的靈魂在閱讀中升華,讓師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產生出智慧的火花。(四)合理競爭,科學評價小組之間有了競爭才能使活動順利開展,如我們的學生在看了國際大學生辯論賽的視頻后,就特別想組織一場小型辯論賽。但由于時間和場地的限制,我們只能制定適合自己的流程和規則。比如將立論和質辯、小結環節的時間調整為1分鐘?!敖處熢u價語是教師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點評的即興語言,是教學中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在語文教學中不同功能屬性的評價語能夠給學生不同的影響。如激勵評價語能激發學生學習動力,鼓勵學生學習;引導評價語能夠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給學生以啟迪;診斷評價語能夠給學生一定的引導和幫助,使學生更好地成長”。[8]另外一個更好的辦法,是把評價打分的任務交給在場的每個觀眾,相信他們就無暇顧及其他了。教師可以先示范點評,然后教會學生點評的技巧。比如評價一個學生上臺交流的讀后感受,先聽聽讀后感受的內容,看看有沒有緊扣話題,議論是否深刻,有沒有教育意義等,再評價這位同學上臺講話的語氣是否流暢,體態是否自然,是否具有感染力等。評價時可以選出評價小組,也可以隨機抽簽點評。很多學生的評價都從膚淺、籠統變得中肯、深刻,這種明顯的進步說明了我們要相信學生有慢慢變好的能力,老師學會引導和放手,讓他們蛻變,假以時日便會超越舊我。
三學校對閱讀說話課的理解與支持。學校尊重語文學科的特點,給語文課堂更多讀書、交流的空間。學校支持語文科組組織的活動,如演講比賽、經典誦讀、辯論賽、讀書沙龍、課本劇表演等,加大對學校圖書資源的投資力度,重視對獲獎學生的獎勵和培養。博羅中學自開展了閱讀說話課以來,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每年校慶期間都舉辦讀書節;平時的教學安排中,每班每周的課程表都會有一節由老師帶著學生去圖書館進行閱讀的課;另外,還及時升級語文科組的活動,讓演講比賽、讀書活動從最初的班級活動變成了全校性的大型活動??傊?,學生積極參與的閱讀說話課,提高了他們妙語連珠、妙筆生花的能力。實施這些改革方法后,改變的不僅是我們語文教學的面貌,也明顯看到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表達與交流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核心素養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得以落實的途徑之一,就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說話能力。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自主開放的課堂模式,包括學生巧妙運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積極參與課前一分鐘演講活動,自覺加入“同讀一本書”文學沙龍,和教師設置“七點”指南、讓學生任選一點發言,給學生一個完整的舞臺,提升專業素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引導學生合理競爭,科學評價學生的閱讀與說話以及學校對閱讀說話課的理解與支持等方法。將“悅讀”“說話”具體化,常規化,有助于大面積提高“閱讀說話課”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顧之川.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J].中學語文教學,2016(03).
[2]孫雙金.指向核心素養的小學古詩詞教學[J].福建教育,2017(18).
[3]劉華貴.讀懂核心素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核心素養之價值取向與意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16(04).
[4]趙東嫻.淺談“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4).
[5]崔紹懷.陳凌云語文教學觀及其現代意義[J].惠州學院學報,2019(04).
[6]黃文娟.對“課前三分鐘演講”的一些思索[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05).
[7]北京東方人民教育科學發展中心.悅讀•語文(高一年級)[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8,編寫說明.
[8]覃嘉英.高中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有效性研究[J].課外語文,2020(01).
作者:劉淑君 崔紹懷 單位:博羅中學 惠州學院
- 上一篇:PDCA管理法對醫院管理的應用價值
- 下一篇:商務英語跨文化商務溝通思政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