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英語跨文化商務溝通思政教學模式
時間:2022-05-08 09:08:22
導語:商務英語跨文化商務溝通思政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戰略舉措。本文以《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中的跨文化作為切入點,從不同文化價值觀對比和融入中國文化故事兩個方面著手探索高校英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建設,以便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進行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關鍵詞:《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構建;商務英語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課程思政是指傳授專業知識和培養專業能力的同時,融合價值觀教育,將德育潤物無聲地融入教育實踐活動。課程思政的本質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目的是實現各類專業課程與德育的融合,實現協同育人。課程思政化教育理念既是新時代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新的歷史使命。對當前高等教育的專業發展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1],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外語專業課程思政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跨文化能力培養,故跨文化課程是融入思政的最好切入點。
《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跨文化溝通與管理能力及國際商務實踐能力??缥幕瘻贤芰κ菚r代賦予英語專業內涵建設的目標之一,服務于提出的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目標。跨文化交際具有多元性和跨學科性,非常適合作為“課堂思政”的切入點,做到將“育人”與專業知識學習巧妙融合。將思政教育理念與《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融合,致力于培養既具有中國情懷、文化自信,又具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人才。
三、《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思政教學的必要性
商務英語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寬闊的國際化視野、合理的國際商務知識與技能,掌握多元知識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與溝通能力,能在國際環境中用英語從事商務、經貿、管理、金融、外事、教育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犊缥幕虅諟贤ā氛n程思政的主要目標是以專業技能知識課堂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在了解各國文化知識的同時進行文化對比,增強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尤其是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接觸到各國文化碰撞時,很難辨別孰是孰非。如果不加以引導,很可能會出現崇洋媚外的心態。因此,新時代下應將單一的知識與技能培養目標轉變為跨文化能力與思辨能力的培養,將思政教育融入教學中,尤其是《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中,為社會培養出思想素質過硬、中外人文知識底蘊深厚、跨文化溝通能力和專業能力突出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將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引入其課程體系是非常必要的,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重要的意義[1]。
四、《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構建路徑
(一)以時事熱點為切入點,培養愛國情懷
近年來,時事熱點分析法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被廣泛運用于跨文化溝通教學中。課堂上,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熱點時事出發,一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打破沉默的氣氛,拉近師生距離。比如,結合病毒肺炎疫情這一目前備受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的教學中探索課程思政。首先,引導學生收集語料;其次,對其背后的語料予以分析;然后,結合跨文化章節理論知識,對語料背后所反映的人群意識形態和認知進行分析,加深對現今世界中國及中國人民面臨的問題的理解;最后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此次疫情所折射的中西認知差異,探討在中國復興道路上應該如何發出聲音,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屹立于民族之林。
(二)融入傳統文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
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1],一方面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起到德育的功能,培養中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根據《跨文化商務溝通》教學模塊,融入中國傳統和中國文化。例如,《跨文化商務溝通》第四單元“ContrastingCulturalValues(文化價值觀對比)”闡釋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圍繞這一主題,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課下查詢價值觀的語料,可以是名人名言或俗語,也可以是名人故事,然后對語料進行對比分析。例如:Self-helpisthebesthelp.(一個好漢三個幫。)Ifyouwantthingdonewell,doityourself.(人心齊,泰山移。)Godwill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Selfcomesfirst.(國家利益至上。)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英文報告展示或者舉行辯論賽,辯論賽可以讓“思政”與“課程”進行完美融合。將本章內容“文化價值觀對比”課程教學中隱性的“德育”內容顯性化,使學生感受到理論的“溫度”的同時,促進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統一。同時讓學生互相學習分享,深深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價值觀文化驕傲自豪,樹立強大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不同文化價值觀對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跨文化商務溝通》其實就是一門不同文化價值觀對比的課程,非常適合切入課程思政內容。首先選擇一個價值觀沖突點;其次讓學生思考,通過查詢資料,理解和融合中國文化,培養中國情懷;再次從國際視野理解西方文化的不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后從人文教育角度,讓學生樹立文化平等、文化自覺的意識,激發人文關懷。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政內容,并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和各種教學活動將其融入教學設計中。德育與專業知識的融合,既可以使跨文化知識點傳授與國學傳授同向同行,學生進一步深刻學習國學知識,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同時,又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西方價值觀及其根源,更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差異與制度差異。
(四)案例教學,樹立正確的批判性思維
在選擇案例時,要選擇比較典型的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案例,通過這些案例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利用案例進行跨文化交際理論知識傳授的同時,普及其中暗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利用專業知識解釋后,能將其中的核心觀念上升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學生牢牢把握其深層含義及價值觀念,并指導自身行為。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使學生調節自身文化身份及思維定式,深化在全球化世界中樹立自身民族文化自信的認知,培養中國情懷;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從理論視角辯證看待國內外時事,進一步深化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五、《跨文化商務溝通》思政教學路徑建設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是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目標要求和內容重點。專業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需要制度來落實,院系部門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在所有院系、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理念形成廣泛共識,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二是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要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2]。三是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全過程。要將高校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作為課程設置、教學大綱核準和教案評價的重要內容,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等各方面。四是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教師是落實課程思政的關鍵,教學效果與教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加強教師自身思政能力的培養。五是建立健全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制定相關的激勵約束和評價機制是必不可少的。將思政體系建設與實際效果納入考核指標,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獎勵指標,引導和激勵更多教師投身于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中。
六、結語
《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辨別中西方兩種價值觀,培養學生多元文化認同感;可以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讓學生能以批判的態度對待中西方不同文化,激發學生的人文情懷;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視角,即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用中國的眼光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看世界,讓學生辯證分析中西認知的差異,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價值層次從個人到社會到國家到世界;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
參考文獻:
[1]李海燕.高校英語專業《跨文化交際》課程思政教學探索[J].科技視界,2019(28):107-108.
[2]張一璠.高校課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論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38-42.
[3]侯子雯.立德樹人理念下工程造價人才培養策略分析[J].現代交際,2020(23):114-116.
作者:張哲 單位:廣州商學院
- 上一篇:中學語文閱讀說話課探索與實踐
- 下一篇:民營中小企業社保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