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英語與外貿企業財務風險研究
時間:2022-11-12 08:48:03
導語:外貿英語與外貿企業財務風險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球經濟趨于下行和疫情的雙重打擊的背景下,外貿企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然而仍然面臨著外部形勢嚴峻、行業競爭激烈、創新動力不足等局面。2020年4月,中央政府充分結合國內外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新挑戰。首次提出構建“雙循環”的針對性方針,給外貿企業提供了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在內外貿并進持續發力的同時,也暗含著財務風險隱患,尤其是信用風險、匯率風險、資金風險,還需進一步實施管控措施,構建客戶信用管理機制、構建匯率預警管理模式以及完善資金結算管理體系。
關鍵詞:雙循環;財務風險;國際貿易;外貿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原則推動貿易自由化的發展,長期以來我國主要實行以國際循環為主的貿易模式。但是,我國近年來持續的貿易順差地位已經逐漸成為各國貿易摩擦的導火索。目前,我國貿易大部分還集聚在低附加值、低勞動成本的加工貿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力成本急速上升,使我國的人口紅利優勢逐漸削弱。內憂外患的局面迫使國際循環難以為繼,雙循環格局應運而生?;陔p循環的格局,對于促進外貿企業平穩健康發展,提升企業價值,財務風險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和防控勢在必行。
一、外貿行業現狀分析
(一)總體平穩發展,消費拉動增長
我國作為出口貿易的第一大國,2020年全國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46470.62億美元,其中,出口25903.87億美元,進口20566.75億元,貿易順差5337.12億美元。2011—202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主要呈上升趨勢,2014—2016年進出口貿易出現雙降局面,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的需求量減少,造成國際能源資源市場供過于求,價格大幅下跌。2016年以后我國貿易情況逐步好轉,2019年出口額呈現約0.52%的回落。然而,即便在疫情和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我國依然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的矚目成績。“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2020年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對GDP貢獻度為31.65%。2011—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對境外市場的依賴程度呈顯著下降態勢,消費持續刺激經濟增長。我國十分重視進出口貿易的發展,2018年中央會議首次提出“六穩”方針。2020年,政府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務,精準施策、引導融資、提高保障、平臺支持、服務到位等多套組合拳,為外貿企業持續優化政策環境。
(二)外部形勢嚴峻,行業競爭激烈
目前,我國面臨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首先,全球經濟正在經歷大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了4.4%,國外消費需求持續疲軟。其次,疫情突如其來,給全國帶來巨大災難,對全球物流供應鏈系統也產生強烈沖擊。然后,各國以本國自身利益為出發點形成的貿易壁壘,出臺越來越苛刻的限制條件和保護措施,尤其是近年來美國的單邊主義、反傾銷制裁形成的中美貿易摩擦,這些都加劇我國外貿企業的生存壓力[1]。同時,外貿行業“內卷”嚴重,2020年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高達53.1萬家,增長率為6.2%,民營企業進出口貿易額為14.98萬元,占我國外貿總額46.6%,外商投資企業占比38.7%,面對全球消費增長停滯的情況,外貿企業的生產壓力不斷加劇。外貿企業拓寬內貿市場,由于國內外市場環境不同,需要面臨重新定位客戶群體,尋找新的銷售渠道,打造品牌知名度等問題。
(三)創新動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經濟逐步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這對外貿行業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當前的出口產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低檔、低附加值的商品。此類產品處于競爭的“紅海領域”,由于商品的可替代性高、成長空間小,科技含量低等因素,所以外貿企業的議價能力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很多企業創新動力不足,缺乏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的創新力才是硬實力的表現,才能在國際貿易中掌握話語權。此外,我國外貿行業的專業人才還是稀缺,近年來,跨境電商不斷興起,人才的培養卻沒有與時俱進,對于國際環境市場的探索的營銷人才,互聯網平臺運營的技術人才,以及對金融工具運用的財務人才等,人才儲備還是相對匱乏。
二、外貿企業財務風險分析
(一)信用風險
外貿企業主要的經營模式是以銷定產,客戶則是出口業務的起點。由于全球經濟形勢下行、貿易摩擦沖擊不斷、競爭激烈等因素,外貿企業為開拓市場會提供給客戶商業信用。因為信息的不對稱,無法獲得客戶的實際經營狀況,可能由于其資金鏈斷裂、履約程度差導致貨款的逾期,從而形成一種違約風險。甚至存在另一種信用風險,即商業欺詐,上下游企業實質是關聯方關系,外貿企業按照下游企業要求向上游企業采購巨額原材料后,下游企業取消訂單,形成無法出售的存貨,使得外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例如,2021年7月匯鴻集團卷入的案件,航天神禾科技公司運用此方法詐騙13家公司,涉及金額超過900億。目前,我國外貿企業出口主要實施放賬形式。但是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環節很薄弱,沒有建立完善的應收賬款管控機制[2]。一方面,有的外貿企業的財務人員對于風險的警惕意識不強,缺少對應收賬款賬齡的分析,無法起到預警的作用。另一方面,有的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為追求銷售額增長,盲目賒銷,業務人員僅注重合同成功簽訂,不追蹤后續環節,造成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脫節”,造成大量的壞賬。
(二)匯率風險
在國際貿易中,匯率波動引起的價值上漲或下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以美元匯率為例,由圖3可以看出2011—2020年十年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較為明顯,2011—2014年主要呈下降趨勢,2015—2017年又逐步上升,隨后又有回落跡象。匯率的波動會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具有不可預見性。我國外貿企業在市場改革的紅利下迅速積累了外匯資金,與此同時,滯后的匯率制度的弊端也日漸顯現。當匯率產生較大波動時,外貿企業主要通過風險轉嫁的方式規避風險。鑒于我國外貿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利潤空間有限,所以議價能力不強,而通過轉嫁風險會增加不穩定性,導致海外客戶流失。雖然我國外貿企業已經逐步重視匯率風險,但是不少財務人員對匯率變動產生錯誤認知,認為匯率變動是不可抗力因素,缺少對于匯率波動的敏感程度,沒有及時采取措施規避匯率風險。此外,財務人員對于金融工具的理解與運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企業缺少對于外匯交易人員的培訓和指導,造成交易人員使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對沖的操作不合理、不及時、不到位。
(三)資金風險
資金與企業經營發展密切相關,資金掌握著企業的經濟命脈,所以保證資金安全是促進企業良好運營的關鍵。外貿企業在資金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問題。1.資金使用缺乏規劃。作為外貿企業,需要儲備必要的資金用以滿足客戶固定期限內賒銷需求。但是,一方面由于對于市場的敏感程度不夠,沒有把握市場機遇,從而閑置資金沒有獲得預期使用效益,對于資金的管理缺乏系統的規劃,也沒有根據市場需求制定相應的措施調控執行情況。另一方面,不少外貿企業將資金投資于外幣金融資產,因為缺乏投資培訓及投資經驗,在市場形勢持續波動時,沒有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導致資產貶值,現金流斷裂,企業損失嚴重。2.資金安全缺乏保障??茖W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結算支付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國內采購原料的業務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于電子支付。隨著支付寶企業版、1688網、京東等一系列電商平臺的支付軟件日漸完善,為適應市場環境,外貿企業也逐步拓寬財務結算方式。新型的支付方式對于外貿企業提高了對資金監管的要求,更需要對資金安全性進行關注。在國際貿易中,我國企業主要的在支付方式為信用證(L/C)、付款交單(D/P)和賒銷(O/A)。信用證曾經被認為較為安全的結算手段,雖然有銀行做擔保人,然而國外有許多私營性質銀行,信用度良莠不齊,近幾年信用證詐騙的案例也屢見不鮮。付款交單和賒銷是目前企業主要采取的結算方式,對于外貿企業會產生收匯風險。若是價格下跌,進口商拒付,出口型外貿企業將要承擔所有費用。
三、外貿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一)構建客戶信用管理機制
客戶信用是奠定貿易持續進行的基礎,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下,對于建立完善的客戶信用管理機制更是刻不容緩。企業內部要有獨立信用管理部門,明確各節點人員職責,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方面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對國內外客戶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篩選分析,建立客戶信用檔案,進行信用定級。對于新開拓的客戶,可借助第三方(如天眼查、愛查查)等進行資信調研,了解其股權架構、法院判決、企業年報;對于老客戶也要持謹慎態度,及時更新信用信息,防止信用惡化。根據信用評級、交易屬性、交易權重等多方面因素授予信用額度。事中控制,提高各部門的溝通效率,業務部門需要對銷售貨物以及顧客實施監控,財務部定期檢查應收賬款回收情況,進行應收賬款賬齡分析,將異常情況及時反饋相應業務員,調控信用政策,定期提醒客戶即將到期應收賬款。交易金額達到一定數量以及回款周期超過一定期限的業務,需要委派專人跟進,降低風險可能,提高應對效率。事后控制,明確應收賬款責任機制,將責任落實到人,將應收賬款周轉率指標與個人業績掛鉤,避免為追求銷售量而不注重損失風險的資金成本。
(二)構建匯率預警管理模式
在國際循環中,外匯的劇烈波動對于企業而言,風險暗流涌動,構建完善的匯率分析預警機制從而規避匯率風險[3]。在經濟形勢下行,國際政策不明朗的情況下,在簽訂合同時,盡量爭取以人民幣結算,也就沒有匯兌損益了,選擇外幣結算時,可以根據不同的交易類型采取不用的貨幣計價方式,即出口采用匯率上漲趨勢的貨幣計價,進口則采用匯率下跌趨勢。同時,還可以選擇適當的金融工具降低風險。外貿企業要加大對員工的培訓,不僅依賴于銀行人員的推薦,還要有自身的職業判斷,對掌握各項金融工具的使用。例如,遠期結售匯,與銀行簽訂遠期結售匯合同,以鎖定當期成本,以實現貨幣保值。進出口押匯和貼現,對于資金緊張的企業來說,提供了短期資金融通的需求以解決燃眉之急。銀行保函業務,通過分期付款、延期付款來對沖匯率波動產生的風險。
(三)完善資金結算管理體系
“現金流就是企業的生命之流與經營之源?!痹谀壳凹ち业氖袌龈偁幁h境下,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和奉行,主要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控制:一方面,建立預算制度建設,加強“現金池”模式管理模式。根據企業目標戰略,對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成果進行預測編制預算,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跟蹤監控、對照、分析,同時根據資金使用情況,構建資金池平臺將閑置資金集約化管理,以通盤設計和精心組織為企業提供核心競爭力的資金支撐。另一方面,加強財務人員培訓,營造安全支付結算環境。對于各種新型的支付方式興起,企業應當對財務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提升其專業勝任力,提高專業判斷力,能夠因地制宜,合理運用各項支付手段,降低資金結算??傊?,在逆全球化的浪潮中,雙循環的構建架起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橋梁,起到了良好的聯通作用,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外貿企業在持續拓展國內外市場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業務量的增長,還要時刻敲響財務風險的警鐘,加強財務風險識別,提升財務風險評估,強化風險應對,為貿易的健康穩定,為國民經濟的增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崔連標,朱磊,宋馬林,鄭海濤.中美貿易摩擦的國際經濟影響評估[J].財經研究,2018,(12):4-17.
[2]袁玉霞,張稱,王霞.外貿企業風險管理與捏制[J].國際財務商會,2020,(10).
[3]李純杰.外貿出口企業財務管理中控制外貿風險的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7).
作者:楊紹華 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 上一篇:外貿英語函電在跨境電商的應用
- 下一篇:翻轉課堂在外貿英語函電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