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I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筆譯的應用

時間:2022-10-29 10:57:26

導語:IPCI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筆譯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IPCI教學模式在商務英語筆譯的應用

[摘要]在商務英語筆譯課程中科學系統地運用“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工作過程,鍛煉了學生的實操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ipci教學模式;商務英語筆譯

有調查數據表明,在廣東省,高職高專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大多在中小型企業或外貿行業工作,其日常工作任務有80%是需要具備翻譯能力才能完成的[1],其在校學習期間在翻譯方面接受系統、專業訓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商務英語筆譯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職業能力課程,是培養商務英語專業商貿、物流、金融、經濟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翻譯、文員、操作員、業務員、秘書、助理等崗位職業能力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開發學生職業能力為重點,旨在充實學生的商務知識,培養學生對實用文本尤其是商務文本的理解及翻譯能力。學習了商務英語筆譯課程,并不意味著學生就一定能夠準確地理解和翻譯商務文本,提高自己的翻譯水平。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灌輸偏多,文本難度偏大,學生消極被動,課堂氣氛沉悶。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上課熱情和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本課程組經過不斷改革摸索,實施了“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筆者從以名片“名片的翻譯”這一專題為例對此教學模式進行剖析。

1IPCI教學模式

IPCI(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教學模式。商務英語筆譯課程的設計應考慮市場需求,重視學生主體,深挖課程特點,強調工作過程,加強做學合一,深化工學結合,推行“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具體表現為:1.1I:IntroductionbyCaseAnalysis案例先導課程主講教師積累了來自行業企業的豐富教學資源,如大量的名片、公司簡介、產品說明書、外貿及物流合同與單證、廣告、求職簡歷等等。從這些資源中篩選出有代表性的例子,經過整合形成案例庫。在每個專題的教學中,由教師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個中英對照的翻譯案例,供學生分組而成的“翻譯坊”分析這種文本的信息結構、專業術語、常用句式、慣用縮略語等等,討論其中存在的翻譯錯誤和不足并進行改正。1.2P:PropelmentbyProjects項目推進教師將每個專題按照工作過程設計為若干個項目,復雜的項目可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子項目,交由學生組成的“翻譯坊”完成。在項目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情況和變化,學生也可能會有各種疑問和困惑。教師對學生及時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引和輔導,用科學的評分標準對其完成效果進行評判。1.3C:CombinationofLearningandWork工學結合學生通過商務英語筆譯課程的學習,在積累商務知識、提高翻譯能力、培養良好素質的同時,還在廣交會、展會公司、各酒店等校外實訓基地以及翻譯公司、我系的恩成翻譯工作室等地承擔專項翻譯任務,提前適應工作崗位,熟悉崗位職責,鍛煉翻譯技巧,提高翻譯能力,尋找學習上的不足,促進課堂學習,實現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將其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進行有機結合,學習的同時,交叉進行企業實踐,達到工學結合的目的[2]。1.4I:IntegrationofLearningandDoing做學合一作為實操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商務翻譯筆譯固然應讓學生“學”到初步的翻譯理論、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各種翻譯技巧策略,它還更加強調“做”,讓學生通過課上課后完成一個個項目,通過在校外及校內實訓基地及其他企業兼職或實習,一面學,一面做,從做中求學,求得實踐能力的培養及知識技能的完備,通過“做”完成崗位職責,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真正做到“手腦并用”“做學合一”[3]。采取“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后,商務英語筆譯課程不僅能夠培養其從事國際商務一線工作所必需的商務知識和翻譯技能,有助于獲得相關翻譯資格證書,提高其全面工作能力,通過“翻譯坊”翻譯實訓以及在學院翻譯工作室和校外企業兼職或實習,邊學邊做,查漏補缺,提前適應公司工作環境及人文環境,培養學生在國際商務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團隊精神、職業意識、職業習慣與職業操守,提高學生的敬業精神及綜合素質。

2以名片翻譯專題為例具體闡釋該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名片的翻譯”專題教學內容設計為四個方面:2.1教學目的通過“名片的翻譯”這一專題的學習,學生能借助工具書、翻譯軟件或互聯網,準確翻譯各種名片以及含有名片相關信息的公司簡介、公司宣傳品等其他材料。2.2教學目標2.2.1知識目標了解名片各構成部分的內容、布局。從文化角度把握姓名及地址的漢英互譯。積累常用的職位職稱、工作單位名稱、地點名稱的漢英表達方式。記憶名片上慣常使用的英文簡稱及縮略語。2.2.2能力目標能夠設計出布局合理、內容得當的業務名片。能夠對有翻譯瑕疵的名片進行糾錯。能夠借助各種詞典及網絡工具對名片進行準確高效地漢英互譯。2.2.3素質目標通過組成模擬真實工作環境、重視翻譯工作過程的“翻譯坊”,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積極性,各司其職又溝通協作,鍛煉自己的團隊工作意識與能力,培養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2.3教學重點及難點本專題的教學重點是名片的漢譯英,教學難點是職位職稱及具體地址的翻譯。2.4教學過程全班學生已經分為6個組,每組6~7人,形成6個“翻譯坊”,承接翻譯業務。而教師的身份在“前輩”和“客戶”之間轉換。其中,為學生講解時,使用“前輩”身份,而交待項目任務、評判翻譯質量時,為“客戶”身份。各“翻譯坊”應竭力向“客戶”提供滿意服務,而“客戶”按照每個“翻譯坊”提供的服務質量以代幣的形式支付報酬,期末將每個“翻譯坊”得到的代幣總額換算計入平時分。本專題共分為5個項目。2.4.1項目一案例分析。作為“客戶”,教師從在企業工作時期積累下來的大量名片資源中挑出4張,分別在姓名、職位職稱、地址、公司主營業務的英譯內有瑕疵,告訴6個“翻譯坊”:這是自己公司內部工作人員自行翻譯的名片,由于不夠專業而翻譯有誤。①子項目一:糾錯。各“翻譯坊”對每張名片研究討論后,分別向全班學生指出誤譯之處并分析其原因,也為本專題其他項目奠定基礎。②子項目二:熟悉名片的內容構成及版面設計。各“翻譯坊”分析3張名片共有信息,由此得知名片一般由姓名、職位、部門、公司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包括傳真、手機、固定電話、電子郵箱等)組成,有些名片還會有名片持有人或公司口號、公司主營業務、公司位置圖等,各信息的位置及先后順序較為固定。值得指出的是:項目一的兩個子項目由教師在課前發在網絡教學平臺,各“翻譯坊”利用課下時間分析討論。上課時,全班共同分享,利用互聯網節約了上課時間。2.4.2項目二設計并翻譯名片。每個“翻譯坊”設計一張名片,要求內容完整齊全、細節真實、排版正確、布局合理,中英文對照。該項目也是課前完成,然后拍照發到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空間。教師利用課下時間認真檢查。由于目前還未涉及名片翻譯,各“翻譯坊”的作品質量應瑕疵較多。2.4.3項目三PPT和Presentation將名片的內容分為姓名、職位職稱、部門、單位名稱、地址(由于地址較復雜,涉及國家、行政區域、街路巷里弄、小區酒店賓館大廈中心以及總體順序等,分給兩個“翻譯坊”來做),6個“翻譯坊”各負責一個主題做PPT,既應包括課本章節內容,也必須要借書或上網搜索其他內容來充實該PPT。若有親自上街拍照并做案例分析,可以加分。PPT內容應豐富充實、圖文并茂。課上6個“翻譯坊”均選出1位或多位代表向大家展示PPT做Presentation,要求時間為20~30min,不得照讀,用英語發言加分。對每個Presenta⁃tion,教師均做點評,更正謬誤,查漏補缺。2.4.4項目四修改名片。目前,各“翻譯坊”已經了解了名片的內容結構及翻譯技巧,現在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設計的名片,根據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修改,尤其檢查其譯文,再次將修改過的名片拍照發到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空間。教師課下比照其原名片,對其翻譯及修改過程及修改結果進行評分。2.4.5項目五工作實踐。本院商務英語專業的所有學生在大二的第二個學期均會進行為期4周的廣交會實習。平時,部分學生也會輪流在學院翻譯工作室從事兼職工作。經過商務英語筆譯課程“名片的翻譯”專題培訓之后,學生不僅利用所學的名片知識和翻譯技巧在工作中設計并翻譯出業務名片,而且在翻譯公司網站內容與公司宣傳冊、做商務陪同口譯等工作時也有裨益。每位學生在期末均要提交1份實踐報告,總結本課程所學內容在實際工作中有何應用,對本課程有哪些建議。該報告計入平時分。本專題內容由教師設計整合為5個項目,先由學生對“患病的”真實名片進行“診斷”、分析,之后再做“設計翻譯名片”的項目。制作PPT的過程是自學的過程,修改名片是又一次“做”。最后,在第五個項目達到工學結合,充分展示了“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3該教學模式的意義

在商務英語筆譯課程中應用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具有如下意義:3.1重視學生主體以學生為中心不論是在課堂上的Presentation,還是課下的制作PPT,抑或是各個項目的完成及在系“恩成翻譯工作室”兼職、在廣交會及其他公司實習,都是由學生親自完成,教師只是起到引導、提點、督促的作用。3.2依據工作過程強調做學合一開始的案例引發學生興趣,其后的各個項目和子項目按照實際的翻譯工作過程設計,難度由淺至深,課上與課下,在校及在企,學生都是邊學邊做,以做促學,做學合一。3.3強調實習鍛煉做到工學結合教師雖然本身已有多年企業工作經驗和專職翻譯能力,但仍需要不斷到企業鍛煉、承接翻譯任務,邀請行業企業人士參與課程設計與教學。學生更是在充分積累了商務知識、提高了翻譯技能之后,到企業實習、兼職,從事翻譯系列工作,做到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3.4利用翻譯工作坊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組成“翻譯工作坊”,使學生不再孤軍奮戰,而是與企業實際工作情況一樣,團隊協同作戰,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3.5充分利用互聯網使用新工具新平臺利用Q群、電子郵箱、網絡教學平臺、藍墨云班課等,教師向學生課件與作業,與學生交流,學生向教師提問,師生展開討論,縮短了師生距離,加強了師生聯系。學生利用互聯網搜索相關信息,充實了PPT和Presentation的內容,使用各種網絡詞典和翻譯軟件進行翻譯,增加了參考信息來源,提高了翻譯效率。3.6采用新型課程評價方式筆者將課程學生總評分分為3部分:平時成績、實習考核和期末筆試,實現“過程考核”。其中,平時成績占30%(包括3塊:學生出勤率、紀律性和各項目完成質量,“翻譯工作坊”內部學生互評,學生兼職實習的總結報告);實習考核占30%,為兼職或實習單位對學生表現的評價;期末筆試占40%,考查學生對翻譯方法的掌握和對翻譯技巧的運用。這種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商務知識的鞏固與應用、翻譯能力的提高和實踐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集“知識、技能、素質”于一體(三位一體)的科學性評價方式。

4結語

在商務英語筆譯課程中運用案例先導、項目推進、工學結合、做學合一的教學模式,學生能夠對翻譯理論有初步的掌握,對名片、商標、廣告、公司簡介、產品說明書等涉及到的大量商務知識有深刻了解并可以翻譯相關資料,對增詞法、省略法、被動句、分隔法等翻譯方法能熟練使用,能夠撰寫中英文個人簡介、求職簡歷、求職信,對銷售合同、信用證、產地證等求職及工作中涉及的其他中英文實用文本能準確理解并翻譯,具有扎實的語言基礎、良好的理解和翻譯能力、寬厚的中西文化素養、過硬的心理素質、認真細致的工作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以及合作共事、隨機應變等關鍵素質和能力,成為商貿、物流、金融、經濟管理和服務企業認可、需要、鐘愛和留住的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彭秀林.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高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模式探索——以“筆譯公司介紹的教學單元設計為例”[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3,7(2):79-84.

[2]蔣家寧,孫長坪.新加坡“教學工廠”與我國“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職教論壇,2012(33):94-96.

[3]孫愛武.傳承“做學合一”理念彰顯高職人才培養特色[J].中國高教研究,2013(8):100-103.

作者:霍盼影 單位: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