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與學生素質培養論文

時間:2022-01-22 06:21:00

導語:音樂教育與學生素質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教育與學生素質培養論文

一、音樂教育學生情感素質培養

在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意素質,使學生的品格和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展。音樂教育是對心靈的塑造、情感的培養、個性的發展。音樂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又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

音樂是一門最擅長表達情感的藝術,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當優美、健康的音樂與人的生理、心理的節奏、旋律產生共振協調時,人就會產生一種高尚的、正義的、道德的、靈魂升華的情感,充滿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活、生命和整個世界的摯愛,增強奮斗的自信和力量。音樂教育正是在潛移默化的音樂欣賞、器樂演奏、歌曲演唱中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展開無限的想象和聯想,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和意境,獲得情感的陶冶和培養。比如電影插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從孤獨的失去母愛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無數個孩子和電影觀眾流下同情的淚。

二、音樂教育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

優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高尚的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中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他們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養各方面發生變化,培養他們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國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大型聲樂曲《黃河大合唱》,通過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氣勢磅礴地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給人一種向往美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三、音樂教育與學生身心素質的培養

科學實踐證明,音樂能增進健康,醫治疾病。悅耳的音樂通過聽覺器官傳入大腦皮層,會刺激神經系統,使感情發生變化,從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緒振奮,同時起到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內分泌、促進消化、解除疲勞的作用。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聽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有利于放松大腦神經,在后續學習中集中精力,提高學習效率?,F今,許多學校的上下課鈴聲已由原先的單調鈴聲變為悅耳的名曲,為廣大師生營造了充滿高雅音樂的文化氛圍,這對師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開展多樣的音樂課外活動。

四、音樂教育在學生素質教育中的現實意義

作為一門藝術,音樂除了自身的美之外,其音律運動還可以引發人們種種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這一意義上講,所有富于想象力的人都能從音樂中獲得美的享受,審美就是審美者反映審美對象、產生美感的活動。審美活動可以使人感到人的偉大,看到自己的才智,從而激發自信心、進取心和創新力。音樂審美活動還可以使人通過音樂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進而產生共鳴。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家認識到沒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沒有經過美育熏陶的人不是完美的人。美育不僅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將成為現代教育的基礎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雷燊.淺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中國西部科技,2005,(02).

[2]張文元.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江漢石油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03).

[3]武蘭平.也談大學生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太原科技,1998,(05).

[4]鄭雪飛.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國西部科技,2008,(11).

[5]司培培.音樂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學術版),2006,(10).

[7]趙智娟.音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科技信息,2007,(03).

[8]張晴.試論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太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04).

論文關鍵詞:音樂教育情感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心素質素質教育

論文摘要:為使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對學生的音樂教育與素質培養進行研究和探討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優雅的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情感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身心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重視中學生音樂教育,是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