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情感心扉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12:25:00
導語:學生情感心扉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如何在關注我們的學科、關注我們的教學的同時,關注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兒童文化”,從而實現“心心相應的真教育”?
一、精心設計,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秋游》是蘇教版第三冊的一篇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去郊外游玩時看到的景色和他們盡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現了同學們面對秋天美麗變幻的天空和色彩斑斕的田野盡情享受的愉悅心情。因此在教學中,用幻燈展示了課文的插圖,一邊說:“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畫,你覺得這幅畫美嗎?”“圖上畫了誰,他們在干什么?”根據回答導入課題:“秋天到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出去游玩,就是秋游?!薄跋旅嫖覀兒瓦@些小朋友到畫中一起游玩好嗎?”“好““小朋友,你在游玩的時候看到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從上到下觀察秋天的天空和田野是什么樣的,啟發想象訓練說話。對絢麗多姿的秋天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從而為課文的朗讀打下基礎。在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的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找出表示顏色,“藍藍、白、黃、紅”是秋天的色彩,描繪了秋天那藍藍的天空、幾朵白云、金黃的稻子、雪白的棉花、火紅的高粱,真是一幅秋高氣爽,豐收在望的鄉村美景圖。然后,讓學生抓住天空、白云、稻子、棉花、高粱色彩上的特點,反復地有感情的誦讀、想象,感受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麗,同時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二、追求真感受,倡導個性化的閱讀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每時每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的世界如此多彩?!遍喿x是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應“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且學生在進入小學讀書前,在學前生活中就獲得了口語語感的基礎,學生在原有口語語感的基礎上,通過兩年的識字寫字和閱讀寫作的學習,逐漸培養對語言文字獨特的感受能力,而教師為學生營造的教學氛圍和問題情境,有的放矢的啟發引導,學生反復的誦讀品味,是促成學生感受多多的重要條件。如在教學《飛馳在高速公路上》一課時,在引導讀“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理解,就有了不同的讀法:一強調“珍珠”------“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二強調“紐帶”------“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三強調“黃金”------“真是串著珍珠的黃金紐帶呀!”每個學生都講了自己的理由,老師也給予了肯定。既然每個學生的個性氣質和生活經驗不同,就應該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不同的反應。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地接受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是創造意義。
三、設身處地,讓情感豐富起來。
古人云:“志不強者則知不達?!敝炯锤?。沒有情,求知欲不強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識是很難實現的,而人的情感體驗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所以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去吸引學生,調動學生的健康的情緒體驗,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習主動進行的快樂事情。
設身處地就是要求閱讀者把自己當作作者,與作者一同激動、感傷。沒有一定的情境作為信托,學生很難做到“感同身受”。在執教《二泉映月》時,學生不易體會阿炳是在苦難、凄慘中創作這首歌曲的。更無法理解樂曲中抒發阿炳對社會的控訴。為了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的體驗阿炳悲慘生活的心境,我創設了一種情境:一位才華橫溢的民間藝人,手執二胡,沿街乞討,遭遇了一個又一個的冷眼;晚上露宿街頭。畫面播放的過程中,始終縈繞著那段凄涼悲慘的音樂。學生們目睹這樣的畫面有的眼圈通紅,有的小聲啜泣,整個教室充斥著悲傷的氣氛。畫面看完后,我說:“看完了畫面后你有什么感受?”學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紛紛表達了內心的感受:這么一位才華橫溢的民間藝人,落到這樣的地步,真讓人痛心;社會為什么對他如此不公!竟讓他流落街頭;老師,看了畫面我都流淚幾次了,我被阿炳的遭遇深深地打動了。如果阿炳還在的話,我愿意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捐給他;看了畫面我已理解了阿炳為什么會創作出讓人傷感的《二泉映月》,這是他個人生活的寫照。
“情隨境遷”,一個情境的創設,觸發了學生內心情感的迸發。聽著他們發自內心的表白,我感到無比的愜意。
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葉圣陶說過:“學生跟種子一個樣,有自己的生命力,來勢能做到的只是提供他們適當的條件和照料,讓他們自己成長。如果把他們當做工業原料的話,按照規定的工藝流程,硬要把他們制造成一色一樣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敗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應當是學習者主動、自覺的行為,重要的不僅僅是“學會”更要“會學”,有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民主的、互相尊重的,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關系。教師要做的就是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氣氛,促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學中讓學生小組相互閱讀,同時可相互提建議、督促,從而起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效果。當然還少不了教師的點評。由于這種同齡人的交互中每個學生都處于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思維活躍,容易找到自信。學生與學生之間通過的這種交流、溝通、合作、切磋,相互碰撞。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會關心人,與他人溝通?!盎印辈拍茏寣W生真正成為閱讀教學的主人,在自主的閱讀中培養興趣,提高能力,養成“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總之,在教學中落實新課標的閱讀教學要求時,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充分給予他們朗讀的時間,尊重學生個體感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民主、平等的閱讀氣氛中體現出學生的個性、閃現出創造性的光輝。才能真正實現學生、教師、文本的對話,讓語文課充滿魅力。
- 上一篇:閱讀課作文體操管理論文
- 下一篇:挫折教育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