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媒體思品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3:10:00

導語:電教媒體思品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教媒體思品教學管理論文

二、引用電教媒體,學文悟道,曉之以理

在學生知情意行過程中,明理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是導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

1.用投影燈片縮短時空距離

七冊《堅持民族氣節》?中所講蘇武牧羊的故事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用投影片可縮短時空距離,深入淺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設計一框燈片,漢武帝派出蘇武出使匈奴,親手交他一根“使節”,使學生認識到蘇武此行任重道遠。教學第三自然段時,設計一框抽拉活動片,內容是蘇武被單于用種種手段逼迫他投降,蘇武嚴辭拒絕,再抽拉單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蘇武拋進地窖,用饑餓和寒冷折磨他。畫中蘇武形銷骨立,連眉毛上都結了冰,奄奄一息,但他還是沒屈服,這就是民族氣節。而后抽拉蘇武被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北海邊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壯的《命運交響曲》進行感情朗讀訓練,深入理解蘇武如何堅持自己的民族氣節。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時,映出第三框燈片:十九年后,須發皆白的蘇武回朝,長安百姓涌上街頭,歡迎這位光榮的使者。蘇武之所以受到萬民敬仰是因為他堅持了民族氣節,這種愛國精神,我們后人應好好學習并發揚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腦子里沒有映象,當然進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維活動也很難活躍,因此,有必要借助電教媒體化抽象為形象。

七冊《珍惜時間》一課教學重點是“為什么要珍惜時間?怎樣珍惜時間?”

而“時間”這個概念對中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因此,理解這個概念成為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誦錄音同步進行,學生興趣盎然,“世界上哪樣東西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人重視,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p>

學生一番爭論之后,得出謎底:“時間”。抓住這個時機,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工人能生產8.26噸鋼;一臺采摘機可摘西紅柿69公斤;彩電生產線可組裝一臺半彩色電視機……這樣使學生對時間的概念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強化了對時間的理解。

三、運用電教手段作結,提高學生道德辨析能力,強化主題,導之以行

人們的認識規律是感性→理性→實踐,這樣才能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運用電教媒體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冊《先人后己》一課學完后,把課后第二題制成有圖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討論該怎么辦?一框為春游回來,大家都累了,車上座位少,應當克服困難,把座位讓給別人。另一框為“六一”兒童節影展,班里發票時好票不多,主動要一些不太好的票。此項道德識別練習做完,再讓學生舉一些生活實際的例子,指導學生樹立先人后己的正確思想,并能夠在生活中加以實踐。

四冊《不上當受騙》討論學習后,放少年兒童被拐賣的錄像片,討論如果是你自己,該怎么做?以強化主體,不上壞人的當,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總之,在思品課教學中,充分利用錄像、投影、錄音等電教媒體,有利于激情、明理、導行,提高教學效果,使思品課成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其高尚行為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