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項目與融資租賃風險管理研究

時間:2022-12-20 10:10:32

導語:PPP項目與融資租賃風險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PPP項目與融資租賃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ppp模式在我國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逐漸得到推廣和發展,融資租賃是實現PPP項目融資的一種有效方式。本文研究融資租賃參與公共基礎設施PPP項目模式與風險管控有關問題,首先探討了PPP項目與融資租賃結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PPP項目中融資租賃參與的方式;進而分析融資租賃參與PPP項目的風險;最后,提出融資租賃參與PPP項目風險管理對策。

關鍵詞:融資租賃;PPP項目;結合方式;風險管控

1融資租賃與PPP模式

PPP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建立的一種重要合作關系,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型模式,在這種合作關系中,公共項目建設中通過引入社會資本,解決政府資金約束問題,提高公共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效率以及提升公共服務質量。PPP融資模式的創新在拓寬融資渠道、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我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PPP市場。2015年國辦發68號《關于加快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中提出了要“探索融資租賃與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融資模式相結合”。融資租賃以融物實現融資的金融服務模式,適用于公共基礎設施領域等大型、長期的PPP項目,積極創新PPP項目的融資模式,推進融資租賃服務在公共領域的應用,探索融資租賃與PPP模式相結合,有助于緩解PPP項目融資難現狀,推進PPP項目建設。

2融資租賃與PPP模式的結合分析

公共基礎設施PPP項目具有投資金額大、投資期長,收益穩定等特點,與融資租賃方式能夠提供中長期、大額資金的運行模式非常契合,公共基礎設施PPP項目應用融資租賃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從政策上的契合看。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的產業、行業扶持政策,為融資租賃與PPP模式的結合指明了方向,中央層面有關政策中明確提出了“租賃公司可以參與地方政府的PPP項目”,地方各級政府的貫徹落實意見中,也提出鼓勵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產品及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購買融資租賃服務,探索通過售后回租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和沉淀資金,探索融資租賃與PPP模式相結合。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專項建設基金與融資租賃企業合作,鼓勵高速公路、城市軌道公共交通等公共領域通過融資租賃跨越發展。這些政策都為發揮融資租賃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相關領域發展中的作用夯實了政策基礎。從融資需求的契合看。PPP項目建設及后續運營期限較長,公共基礎設施PPP項目的合作期限最短不低于10年,最長不超過30年;PPP項目的融資期限長、融資金額大,PPP項目所涉及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公共服務領域,大多投資金額大、資金需求大。融資租賃產品的主要特點就是解決中長期大額資金的需求,滿足PPP項目建設及運營中的資金需求,以PPP項目的資產為依托,通過融資租賃特有的交易結構,為PPP項目解決融資瓶頸問題。3PPP項目公司運行結構PPP項目公司是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重要載體,項目公司(SPV)負責基礎設施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是PPP項目核心實施主體,在PPP項目全過程中,是聯系政府部門、社會資本、資金提供方、運營商、建設方、使用者等各參與方的紐帶和橋梁,項目公司的運作結構如圖1所示。

4PPP項目與融資租賃的結合方式分析

融資租賃企業與PPP項目公司的合作,提供債權融資,權益融資和咨詢服務三方面并形成三種不同的參與方式。4.1作為社會資本方,提供權益融資服務模式。融資租賃企業可以與資金方、建設方、運營方等組建聯合體的方式,設立SPV共同作為股權投資人參與PPP項目。PPP項目規模不同,股權投資選擇不同的方式。對于中小規模項目,融資租賃企業宜采用直接參股或控股PPP項目公司,即直接股權投資方式,融資租賃公司在對投資的企業實施盡職調查后,與被投資企業約定入股方式、持股的比例、以及權責分配,風險分擔機制,退出方式等。對于大型項目,融資租賃公司可利用自身的行業資源,引入外部資金與政府、金融機構、社會企業等其他投資方共同設立產業基金,運用產業基金的資金投資PPP項目,采用政府回購、股份轉讓、清算退出、資產證券化等方式進行退出。4.2作為供應商和資金方,提供融資租賃債權融資模式。融資租賃企業作為債權人、出租人的角色參與PPP項目。PPP項目公司與融資租賃企業簽訂相關合同,在PPP項目不同時間節點,以不同融資租賃形式提供融資服務。PPP項目多為長期合同,無論是前期的項目建設,還是后期的項目運營,在項目運作的各個階段都會涉及大量的原材料和設備采購。項目資金缺口較大,融資租賃公司針對新建、存量等不同類型的項目,提供直接租賃、售后租回、杠桿租賃方式的融資服務,為PPP項目建設和運營期解決資金需求。體現融資租賃公司作為提供債權融資服務為主的金融機構的專業性。4.3作為咨詢服務方,提供專業化信息服務模式。融資租賃企業作為咨詢服務提供者,為PPP項目公司提供投融資政策咨詢、項目投融資方案策劃、財務顧問、信息咨詢等專業性服務;融資租賃企業利用行業服務平臺,提供PPP項目信息、PPP項目參與各方對接與交易、項目運作過程的業務咨詢服務;為PPP項目公司提供金融、稅收服務;在招投標、設備購置等商務環節提供商業運作服務。

5融資租賃業參與PPP項目風險識別

5.1政策風險識別。重點關注國家在PPP項目強化監管、項目投融資約束方面政策的變化及融資租賃稅收政策的改變,規避可能對融資租賃參與PPP項目產生較大影響的政策風險,如限制性政策方面,是否有規范政府融資行為管理,規范PPP運作模式的政策出臺;“營改增”后,融資租賃企業作為供應商和資金方,在融資性售后回租、有形動產融資租賃、不動產融資租賃等業務領域所適用的融資租賃稅收政策有無不利稅負承擔的影響。5.2項目合規性風險識別。重點關注PPP項目是否符合適用范圍,即政府負有提供義務且適合市場化運作;項目簽約主體是否適合,包括政府方、社會資本方主體;項目的運作方式是否規范,項目有沒有實質性的運營;項目合規性手續是否齊全,包括是否符合項目建設要求的各類合規性手續;項目期限是否符合政策要求,績效掛鉤機制是否合理,項目資本金是否充足;項目信息是否存在披露,PPP項目全壽命周期各階段需要公開的信息是否已公開。5.3政府財政風險識別。重點關注以政府付費和可行性缺口補助為付費機制的PPP項目,政府是否有能力支付;由于政府存在付費責任,政府的承諾是否有能力兌現,是否有可能形成違約風險;融資租賃企業作為社會資本方參與PPP項目時,還要對政府財政支出能力進行評估,了解PPP項目中股權投資支出責任、運營補貼支出責任、風險承擔支出責任、配套投入支出責任的測算方式;關注相關支出責任在當地公共預算中的安排比例。5.4社會資本方風險識別。重點關注社會資本方是否具有既往運營一定規模和數量PPP項目的資質和經驗,因為這對PPP項目能否正常完成建設、正常運營影響較大,因此,融資租賃企業需要對項目公司社會資本方聯合體中其他參與方進行盡職調查,對社會資本方的誠信程度、專業能力、履約能力、融資能力等進行綜合考察,對社會資本方是否能完成前期融資、建設和成功運營進行評估;有無不能按時完工風險及項目中止之風險。5.5項目收益風險識別。PPP項目實施周期長,項目運營收支是否能夠平衡并獲得合理投資回報,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融資租賃企業要對PPP項目全壽命周期內各個階段內,影響項目收益的各類階段性風險因素進行歸納、分類、識別、測度;并對項目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進行現行測算,把控項目的收益能力,確保有合理的收益。

6融資租賃參與PPP項目風險管理對策

6.1科學構建PPP項目融資租賃風險評估指標體系。融資租賃企業要樹立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分析可能影響目標實現的內外部因素,確定能夠承擔的PPP項目風險,識別風險的誘因、特征和影響程度,并根據其特征加以分類,建立符合自身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的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對風險運用量化指標生成評估結果,據此來進行項目資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根據組織和環境的變化,及時動態優化;應用壓力測試、風險敞口、敏感性風險等模型或方式,對PPP項目面臨的諸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可量化的風險進行衡量和評估,并采用自我進化方式加以優化,克服所選模型或方法的局限。6.2全過程跟蹤動態識別和評估PPP項目融資租賃風險。公共基礎設施PPP項目具有實施周期長、交易結構融資過程復雜、參與方多、投資金額大等特性。因此融資租賃企業要著眼于項目全生命周期過程,全面識別PPP項目的項目前期準備、項目招投標、項目實施、項目移交階段等各個階段的風險,定期對PPP項目參與各方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合規性風險等PPP項目運作過程中關鍵風險點并進行跟蹤評估。6.3構建智能融資租賃風控平臺。融資租賃企業要完善業務的數據服務,凡涉及風險的業務交易事項及進程,都要能夠實時、精確、連續、完整的記錄與傳送;借助信息化方式管理風險信息,構建智能風險管理信息技術系統,嵌入先進的風險管理模型和工具,依托融資租賃業務云計算平臺,建立PPP項目融資租賃大數據,以此為基礎進行各種場景下的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分析;PPP項目融資租賃風控業務流程與互聯網+等技術結合,多點風報;運用人工智能提升風控能力,線上和線下、公司內部外部等多方數據建立大數據風控模型,按照一定規則進行風險識別、風險匯總、風險計量、風險預警及監控,智能全流程閉環監控。6.4實施風險監控結果反饋,定期評估報告融資租賃參與項目風險。融資租賃企業將智能融資租賃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監測出的風險,形成風險評估報告、風險事件處置預案,公司風險管理部門應采用周期性或例會報告的方式,將風險識別、評估結果報告和應對方案向企業風險管理決策層報送,對特殊重大風險專項評估分析,提供專門報告,以確保決策層能夠及時、全面掌握融資租賃企業面臨風險狀況,當智能風控系統提出風險預警指標超出設定值時,風險管理部門應及時與相關部門、業務單元和組織分支進行風險信息溝通,全面掌握風險的范圍、成因和特征,并要求風控一線責任主體實施應對方案,降低風險影響,同時向決策層報告。6.5采用與風險偏好相適應的風險管理策略。融資租賃企業根據風控系統所分析識別風險的結果,在監管持續趨嚴的形勢下,采用與風險偏好相適應的風險降低、規避、轉移、承受等對策,建立全方位的風險管理體系。融資租賃企業合理戰略定位,以合適的身份和角色介入PPP項目,規避政策風險;在PPP項目中開展杠桿租賃、資產證券化ABS等新融資租賃業務形式,規避業務風險;強化合規經營,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從資產規模調整、風險撥備、資本補充、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提升內部的風險防控能力和資產管理能力,降低操作風險。

參考文獻:

[1]孫偉.基礎設施建設PPP模式融資的經驗性規律及策略優化——基于兩個典型案例的分析[J].經濟縱橫,2019,(07):120-128.

[2]劉宇昕.融資租賃拓寬PPP項目融資渠道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8.

[3]李拉.融資租賃公司參與PPP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產權導刊,2017,(06):47-50.

[4]李凱風.城鎮基礎設施建設PPP融資模式風險管理研究[J].求索,2016,(01):109-113.

作者:嚴涌 單位: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財務與會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