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留白藝術的高中政治論文
時間:2022-01-01 11:45:28
導語:基于留白藝術的高中政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導語設懸“留白”,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高中生對教師“滿堂灌”非常反感,特別是空洞的理論講解,很難引起學生的共鳴,教學效果當然很差。為此,教師要從課堂開始就采用“留白藝術”,給學生創設一些懸念,點燃學生學習熱情。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課堂導語設懸是很多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設懸都能達到預期效果。這里有一個巧不巧的問題,成功的設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果懸而未懸,就會弄巧成拙,學生難以進入教師預設空間。在學習《文化與社會》“體味文化”一節時,筆者是這樣設計開場白的:“文化有豐富的內涵,它就像一只萬花筒,形式多樣,色彩斑斕。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體味文化’,究竟是該用什么來體味呢?我們身邊的文化現象又具有什么樣的文化特征呢?這些文化現象會激發什么樣的力量呢?這些問題都等待我們去探索?!睂W生對“文化”這個概念并不清楚,對身邊的文化現象也缺少研究,這個導語給學生留下足夠多的懸念,應該說“留白”足夠。
二、問題設計“留白”,激發學生探索意識
政治課堂教學中必然涉及師生互動環節,教師需要針對學習內容設計一些思考問題,以便開展合作探究學習。在問題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留白”的運用。這里的“留白”主要是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間,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完成思維開發。在運用“留白藝術”時,教師不僅要對問題設計進行精心考量,還要注意抓住投放時機。如果學生認知不到火候,或者缺少足夠的合作探討,學生思維還沒有完全進入軌道,教師急于要結果,這樣的“留白”就真的留出“真空”了。學生回答問題七零八落,找不到點摸不著邊,教學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在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時,學生對中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筆者特別設計了這樣幾個思考題: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請你用一個例子加以論證。中華文化有民族性,你能夠找到相關依據嗎?多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是什么關系?我讓學生分組談論這幾個問題,并要求形成答題提綱。學生談論比較熱烈,看來學生對這些問題都有自己的認知。結果,大多數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問題解答,而且答案比較全面。
三、教師評價“留白”,鼓勵學生不懈追求
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表現給予適當評價,這是最常見的教學現象。在實際操作評價時,教師采用不同評價方式取得的效果存在差異。好的評價運用可以激發學生斗志和信心;相反,壞的評價會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破壞課堂教學氣氛,學生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會傷到自尊心,這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極為不利。所謂好的評價方式,也就是要具有“留白藝術”特征,讓學生獲得足夠的認可。即使學生回答完全不正確,教師也要“嘴下留情”,給予學生的努力以正面評價,尊重學生的勞動。這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能夠發揮重要作用。高中生很愛面子,教師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評價的尺度。對那些不靠譜的答案,教師可以這樣評價:“你很用心,一定可以給其他同學帶來一些有益啟示?!被蛘呤牵骸澳阌歇毜揭娊?,不錯,還需要加以完善?!睂W生獲得這樣的評價,自然比較舒服,相比教師粗暴批評否定當然要好很多。這就是給學生“留足面子”,也就是“留白藝術”的實際應用。對于班級里的優等生的優秀表現,教師在評價時也要注意“留白”,對獨到見解給予肯定,但不過分吹捧,讓學生保持清醒頭腦。教師要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抓住稱贊時機,向學生傳遞友善和關愛,教學效果自然會大幅提升。
四、結語
總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留白藝術”,不僅體現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思想。高效課堂的建立,教師“留白”設計不可或缺。用一系列“留白藝術”滲透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歷練學生思維,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獲得更多新知和探索體驗。這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有重要意義。
作者:高建秋單位:烏海市第六中學
- 上一篇:當好崗位安全管理第一執行官演講稿
- 下一篇:信用小額貸款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