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與創新

時間:2022-06-02 08:23:56

導語: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與創新

摘要:筆者通過調查及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創新,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人才培養

所謂教學質量評價,就是運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依據一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標準,對教與學的質量進行衡量和評判的過程。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職業為本位,以適應社會需求為評價標準。

一、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網絡問卷星調查表的形式,對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等11所中職學校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同時采用電話訪談和現場調查相結合的形式,對11所學校的分管領導和有關教師進行了調查。調查發現,目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存在諸多問題。

(一)學校重視不夠

教學質量評價是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環節,是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必要手段。然而,很多中職學校沒有認識到教學質量評價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重視教學質量,不重視教學質量評價,導致教學活動缺乏有序性,師資隊伍建設不到位,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從而影響學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二)評價主體單一

當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主要以學校為主體,通過學校領導、督導組和在校學生評價教師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缺乏畢業生及其家長、行業企業專家、用人單位等第三方的評價,不能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質量。

(三)評價內容片面

調查發現,一些學校對于教學質量的評價,僅限于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既沒有涉及學校專業建設、辦學條件和設施、校企合作、社會影響和聲譽等方面,也沒有涉及教師的職業素養、科研能力及學生的思政教育和綜合素質考核等內容。

(四)評價標準混亂

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并不是依據行業企業、用人單位所需要的職業能力制定,而是由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自行制定,標準各異,缺乏科學性和統一性,達不到社會所要求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標準。評價結果自然也得不到行業企業、用人單位的認可,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率。

(五)評價手段和方法落后

很多學校對教學質量評價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評價認識和科學的評價理念,再加上平時不注意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導致評價手段和方法陳舊落后。例如,有的學校采用向學生發放紙質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現場調查評價,然后再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最后得出結果。這樣不僅浪費時間、效率低下,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評價結果也容易受到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缺乏客觀性。

二、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進行改革與創新

(一)重視教學質量評價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學質量評價對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和優化教學方法越來越重要,提高教學質量成為中職學校面臨的重要任務。國家和省級教育管理部門應提高對教學質量評價作用的認識,加大教學質量評價宣傳力度,完善教學質量評價制度,明確相關標準和要求,督促各中職學校遵照執行,并將其作為示范校評估必要的項目之一,提高學校對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視程度。

(二)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除了學校(包括學校領導、督導檢查組、同行、在校學生等)以外,還應包括畢業生及其家長、行業企業專家、用人單位等在內的第三方評價主體。由學校牽頭,多方參與學校教學質量評價,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維持好各種利益群體之間的平衡關系。同時,學校、行業企業專家、用人單位、畢業生及其家長等評價主體對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內容既各有側重、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相輔相成,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客觀、公正。

(三)評價內容要全面

全面評價教學質量,內容包括專業建設、常規教學、辦學條件和設施、校企合作、素質教育成果、社會評價和聲譽等,對各方面內容要進行進一步細化。例如,常規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學質量、職業素養、科研能力等,教師的教學質量又包括教材處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結構、重點難點)、教學基本功(教學語言、板書設計、教學手段、駕馭課堂能力)、教學方法(方法選擇、教學原則、時間分配、激發興趣)和教學效果(課堂反饋、課堂氣氛、學生狀態、學習效果)等。

(四)健全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探索思政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過程等監控評價新模式,制定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建立多層次、多維度、多元化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教學質量信息采集和反饋體系。以校園數字平臺為核心,設置評價項目、評價指標、評價等級,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進行客觀、科學的評價。

(五)引入先進的評價手段和方法

利用問卷星調查表進行調查,依托數字平臺將數據上傳,結果可直接在軟件上顯示,方便、快捷且準確。評價的方法多種多樣,如查閱文獻、選擇樣本、問卷調查、綜合分析等。同時還要體現專業性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及時向社會行業企業、用人單位、畢業生及其家長公布。這樣評價結果才具有權威性和科學性以及社會監督的權威性和引導性,才具有實際效果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和震.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狀況與提高策略[J].教學研究,2010(2).

[2]章建石.基于學生增值發展的教學質量評價與保障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黃艷.中職教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科教文匯,2015(2).

作者:王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