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分析
時間:2022-02-26 03:25:04
導語: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的質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檢查檢測的質量得不到穩定的控制,仍然會出現中毒的意外情況,就是由于可食用農產品中的有害、有毒的物質超標,沒有得到準確的檢測。所以,應該不斷完善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的手段,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以降低產品質量問題,提升可食用產品的檢驗檢測水平。
關鍵詞: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有效措施
可食用的農產品,主要是包括漁業、畜牧業、植物等相關的產品。對可食用的農產品進行檢驗檢測時候,必須按照國家的相關要求和標準進行檢測,所實施的檢測技術體系也必須是可食用農產品相關的農業投入,在質量檢驗檢測、市場監管等方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進可食用農產品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對可食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不管是畜牧業、植物,漁業等檢驗檢測體系都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現階段的檢驗檢測體系還存在不足和問題,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還要不斷進行完善。
1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中存在的細節問題
1.1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現狀。如今,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地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所以相關的食品檢測人員為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加強了對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控制,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同時,根據相關農業部門的調查,我國農產品的總體質量還比較穩定,相關的質量部門通過質量安全監測發現我國的水產品、蔬菜以及畜禽產品的合格率分別達到95.8%、95.9%和99.5%。此外,在我國的29個省份中,有3373批次生鮮乳樣品的三氯氰胺含量全部合格,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可食用農產品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保障,整體上提高了我國農產品的檢測質量[1]。1.2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過多。在實際的質量檢測的過程中,雖然我國一些農產品的質量已經有所提高,但是還是有一些農產品的質量存在著一些問題。在農產品的加工過程中,一些工廠使用了過高的食品添加劑,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產品的發展。此外,根據相關的統計發現,我國目前還存在1500多種食品添加劑,含有食品添加劑的食品竟然有10000種以上。因此,這樣的情況下,相關的質量檢查部門,必須加強對食用農產品質量的分析和檢測,為人們的生命安全提供堅強保障。1.3農產品中使用農藥的問題。農藥是保障植物正常生長的關鍵。近幾年隨著農藥和化肥種類的不斷增加,很多高濃度的農藥都殘留在農產品上。根據相關的調查發現,我國每年在農業這方面使用農藥的量大概在170萬噸,大約30%的農藥中都含有有機磷,這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脅。因此,相關的農產品質量的檢測人員一定要具有較強的基礎專業檢測技術,對農產品的質量進行全面的檢查和分析,減少農藥殘留超標率。
2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
2.1添加劑的檢測。在農產品中添加添加劑主要是為了提高食品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同時,食品添加劑還可以為改善食品的品質和色澤,從而達到防腐和保鮮的效果。但是,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過量的話就會對人體內部的各項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因此,相關的農產品的質量檢測人員一定要對產品中的添加劑進行合理的分析,要不斷地控制其添加劑的用量。2.2生物毒素檢測。生物毒素主要是由動物和植物等生物產生的有毒物質。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有毒的海洋生物大約在1000種以上,但是能充分說明有毒成分的化學結構和毒理作用的卻僅幾十種。同時,由于生物毒素本身就是一種有害物質,如果它出現在農產品中,會嚴重的影響人們生命健康。在實際的農產品中所存在的生物毒素有黃曲霉菌和黑曲霉菌等,這些毒素主要在植物中出現,所以相關的檢測人員一定要不斷地加強其檢測力度[2]。2.3浸出物的檢測。對浸出物的檢測主要是指用水和乙醇或其他適宜溶劑,然后有針對性地對農產品中的可溶性物質進行檢測。同時,對農產品浸出物的檢測不僅能提供其檢測的質量,還能控制農產品的各項浸出物的濃度。但是,相關農產品的檢測人員一定要注意這個操作流程,要讓有經驗的人員進行檢測,這樣才能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實際的農品檢測過程中相關的質量檢測人員要明確具體的檢測內容,加強對農產品浸出物的檢測,利用有效地手段對其進行檢查,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的質量。2.4揮發油的檢測。揮發油主要是植物中的成分,它具有難溶于水,能完全溶解于無水乙醇以及油脂中等特點。所以對它進行實際的檢測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根據它的這個特性對其進行一定的檢測。同時,揮發油可能會對檢測的機器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相關的檢測人員一定要注意揮發油的檢測方式,利用科學的方式對其進行檢測,從而為檢測結果準確性提供一定的基礎,對農產品的細節問題進行合理地控制[3]。
3加強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質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加強TLC薄層鑒別技術的應用。TLC薄層鑒別技術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跟蹤反應的手段,它能對農產品中的各種因素進行跟蹤檢測,它經常用的固定相有氧化鋁和硅膠。同時,在進行5.301實驗以及大多數實驗室實驗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用到標準硅膠板。主要的操作過程就是將溶液中的反應混合物點在薄板上,然后利用毛細作用使混合溶劑或者是溶劑在板上進行展開。此外,由于極性強的化合物會附在硅膠上,所以它在薄板上移動的距離比較短。然而,非極性的化合將會在板上移動較大的距離。因此,根據這個特點相關的質量檢測人員一定要加強對TLC薄層鑒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從而不斷地去提高食品檢測的質量。3.2加強對食用農產品農藥的檢測。由于農藥是保障植物生長的前提,所以他在植物生長的過程中會被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農藥使用的過程中,由于一些農藥的化學藥性較強,所以這些有害物質會長期的殘留到農產品上。因此,如果相關的農產品的生產者不對這些農藥進行徹底清除的話,將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在這樣的前提下,相關農產品質量的檢測部門一定要加強對農藥有害成分的檢測。同時,根據原料來源還可以將農藥分為有機農藥、植物性農藥、無機農藥以及微生物農藥,不同的藥物在農產品上的殘留程度也不同。此外,在農產品的質量檢測中還可能對檢查到昆蟲激素,這主要是人們為了防治病蟲害所噴灑的激素,它大多數是液體或固體。同時,由于近幾年人們對農藥的使用過于頻繁,導致害蟲的抗藥性大大增強。根據相關的研究發現,至少有500多種昆蟲對一些農藥具有了抗藥性,這對農產品的質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實際的農產品的檢測過程中發現,已經有47.5%的蔬菜農藥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要不斷地加強農藥檢測的力度,讓相關農產品的檢測人員對農藥的化學因素進行具體的分析,進一步地提高我國農產品的檢測質量。3.3不斷完善水分灰分鑒定流程。在對農產品進行水分灰分鑒定的時候,一定要明白其鑒定的原理,相關的檢測人員應該具備充足的檢測知識,這樣才不會對水分灰分鑒定的結果造成影響。同時,水分灰分主要是食品經灼燒后所殘留的無機物,對它的主要檢查方式就是灼燒,但是相關的檢測人員一定要清楚他們的檢測流程,掌握基本的食品的灰化方法,同時還明確灰化條件與樣品組分的關系,進一步地保障農產品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此外,在水分灰分檢測的主要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注意檢測的條件,要在600℃下灼燒半個小時,然后在冷至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溫,要對其進行精密稱量,并重復灼燒至恒量。在完成這些流程后,還要加入2~3克固體樣品進行精密稱量,然后要在550~600℃灼燒至無炭粒,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相關的農產品質檢人員一定要不斷地完善水分灰分鑒定的流程,為提高農產品質量提供一定的技術。同時,農產品的質量檢測人員還應該從可食用農產品到餐桌食用各個環節的質量要嚴格把控??墒秤棉r產品的種植者、供應者、加工者以及銷售者協調統一,建立完善可食用農產品的檢驗檢測體系。與此同時,要鼓勵各個環節的人員對可食用產品的檢驗方法、標準等進行探索,從而可以建立比較完善的質量檢測體系,保證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科學性、準確性,不斷提高質量監管的能力[4]。3.4加強培養,提升隊伍建設。提高可食用農產品的質量檢驗檢測水平,必須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技術人員從中起著核心的作用。只有建立高水平的檢測機構,才能夠實現可食用農產品的科學檢測。因此,應該不斷完善相關的培養機制,不斷引入先進的技術和人才,同時對在職的技術人員加強教育培訓,建設完善、高質量的監管團隊,培養多元化的檢測人員,滿足不同可食用農產品的檢驗檢測需求,為農場品的檢驗檢測提供技術的支撐。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我國可食用農產的檢驗檢測的質量,應該不斷完善相關的體系建設,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和人才,建設優秀的可食用農產品檢驗檢測的團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為人們提供優質的可食用農產品,加強生產經營的監管力度。
參考文獻:
[1]韓偉斌,龔成華,周新成,等.淺談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及全程控制策略[J].中國農業信息,2017(6):30-31.
[2]汪華,孔英戈,潘萍,等.快速檢測技術在食用農產品安全監管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6(33):12-13.
[3]王強,高春先.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及全程控制[J].浙江農業學報,2004(5):3-9.
[4]王鵬躍.食用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的探討[J].四川農業科技,2019(1):78-80.
作者:苑宗堯 單位:湖北省荊楚理工學院
- 上一篇:化工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 下一篇:建筑工程質量檢測技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