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研究

時間:2022-08-31 02:48:39

導語: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研究

1加強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是貫徹落實《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重要工作

《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第十二條規定對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實施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職能進行了法律確認,即賦予了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對農牧業機械產品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質量表現進行依法監督的職能。過去國家只明確質量技術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分別負責農牧業機械產品、農牧業機械市場的質量監督職能,現在增加了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對農牧業機械使用方面的監督,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局面,使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管理實現了全面覆蓋。1.1監督投訴對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成效具有重要影響。以農牧業機械適應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售后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質量跟蹤調查是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實施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主要方式和特色所在。質量跟蹤調查是以農牧業機械的實際作業為基礎,其結果將提供最全面、最真實的第一手農牧業機械使用信息,這對于搞好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工作至關重要。但是決定質量調查目標和重點的主要依據之一是農牧業機械使用者的投訴情況,而監督投訴工作狀況影響著投訴信息的數量和真實性,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質量跟蹤調查的準確性和工作效果。1.2監督投訴是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的一項基本職能。隨著農牧業機械品種的增加、運用領域擴展和跨區作業的發展,農牧民使用農牧業機械的時間和頻次也顯著增長,農牧業機械投訴的季節性相對減弱,投訴受理工作趨于常態化。而且由于《農業機械化促進法》賦予了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實施農牧業機械運用領域質量監督的職能,以農牧業機械受理和投訴信息分析為基礎,其他有關農牧業機械質量信息收集為補充,因此適時進行農牧業機械質量狀況分析和形勢判斷必將成為各地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日常工作。1.3監督投訴信息是引導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依據。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工作的結果要向社會,其內容包括農牧業機械質量投訴信息、質量跟蹤調查信息、質量問題原因分析和相關管理措施等。監督投訴這一基礎性工作做不好,農牧業機械質量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充分性就不能保證,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對農牧民正確選購農牧業機械產品實施信息引導和服務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是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基礎信息源泉,沒有有效的監督投訴工作,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管理就難以找準方向,《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第十二條的立法目的也難以實現。

2加強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是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提高經營效益的重要舉措

從直接作用講,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受理農牧業機械使用者投訴,調解質量糾紛。在質量糾紛中農牧民往往處于弱勢地位,通過受理投訴,農牧業機械監督投訴人員依據有關法規和專業知識分析糾紛原因,分清相關責任,有助于問題的妥善解決,可以有效地維護農牧業機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據中消協農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投訴站統計,近3年就受理農牧業機械使用者投訴3640起,為農牧民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102.29萬元。從間接的作用講,監督投訴可以獲取農牧業機械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農牧業機械使用狀況的直接信息。這些信息反饋到生產企業,可以促進其改進產品性能、質量,提高服務水平;信息反饋到政府主管部門,成為實施管理和調控的重要依據,有針對性地引導農牧業機械產品的有效供應和農牧業機械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調解質量糾紛能夠及時發現農牧業機械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關資料分析,有一部分農牧業機械故障是與操作者未及時維護保養、正確調整使用機具有關。因此,主管部門和農牧業機械生產企業據此加強對農牧業機械使用者的培訓指導,將有效地提高農牧業機械的使用效能,減少故障,保障安全,滿足農牧業生產需要,增加農牧民收入。

3加強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是農牧業機械化發展新形勢,新特點的客觀要求

3.1品種數量增長導致質量問題的相應增加。據統計,2008年底,全國規模以上農牧業機械企業達2000多家,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工業銷售產值分別達到了1914.72億元和1874.7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8.36%和27.98%。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240萬臺,增長17%,小型拖拉機1660萬臺,增長2%;聯合收割機71萬臺,增長12%;機動水稻插秧機20萬臺,增長28%;大中型動力機械和配套農具保持較高增幅。由于農田作業條件比較惡劣,區域性強,而且超負荷作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產品的性能質量特別是適用性、可靠性往往需要通過實際使用來表現。隨著農牧業機械保有量的增加,農牧業機械質量問題備受關注。3.2新產品開發過快,適用性、可靠性問題投訴突出。一是由于農牧業機械應用領域的擴展,企業加快產品開發步伐,不少新產品問世,但同時適應性問題也接踵而來。如有的企業生產的根莖作物挖掘機,農民購買后不能正常使用;有的企業生產的蔬菜大棚骨架也遇到同樣的問題,由此造成投訴增加。二是一些企業為了抓住農牧業機械化發展的新商機,急于開發市場上熱銷的產品,一些業外的企業和資本也紛紛流入農牧業機械行業,或由于急于將產品投放市場,而未經過必要的中間試驗和技術改進,或由于設計和生產條件不適當的原因,相當數量并不成熟的產品賣給了農牧民,造成同一產品多臺發生故障而導致群體性投訴增加。3.3企業售后服務能力不足,導致投訴有增無減。產品銷售量增加,高性能產品、新產品比例上升,對售后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少企業服務工作跟不上,存在售后服務人員數量不足、服務手段不適應、技術水平不高和售后服務人員態度不好等問題,造成服務不能及時有效,影響了農牧業生產,嚴重損害了農牧民利益,造成質量服務糾紛,導致投訴數量增加。3.4拖拉機與農具不匹配導致投訴增加。比如,為了適應拖拉機田間作業量提升的需求,一些拖拉機生產企業未經系統考慮,就購買農具與拖拉機進行組合銷售而出現問題,有的農民購買使用某拖拉機廠配備的旋耕機進行作業,由于“頭”和“尾”性能相互不配套,導致拖拉機和旋耕機都發生故障。從而導致投訴增加,這也是新問題。3.5大、中型農機具一旦出現問題,更易造成投訴國家農牧業機械補貼政策的實施,有力促進了農牧業機械特別是大、中型農牧機具的迅猛增長。由于大、中型農牧機具購置成本高,雖然國家提供了部分補貼,但購置的主體資金還是由農牧民負擔,而且農牧民購買大、中型機具的主要目的是抓農時搞服務增加收入。所以一旦機具出現問題,對其經濟利益造成很大影響,企業和政府都應予以重視。

4加強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是提高農牧業機械質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條件

4.1推進農牧業機械化對質量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幾年,中央把發展現代化農牧業作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首要任務,同時提出推進農業的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國家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資金的大幅增長也凸顯這一政策取向。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必須以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來應對農牧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以高水平的質量監督工作來保證農牧業機械化的健康運行。4.2質量監督投訴是為管理部門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的重要工作。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在此方面職能的發揮與監督投訴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受理投訴本身是為農牧民服務,維護農牧民的合法權益,體現了政府公共服務的功能。向社會的質量信息更是農牧業機械化管理部門引導農牧民選用先進適用的農牧業機械,促進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的有效方法。4.3監督投訴體系建設是一項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和鑒定。系統工作能力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全國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投訴體系是加強監督投訴工作的關鍵環節,沒有組織上的支持,監督投訴信息不可能及時全面的收集匯總上報。做好農牧業機械產品質量監督投訴工作,對維護廣大農牧民的利益,提高農牧業機械質量水平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是農牧業機械管理部門“以人為本、為民服務”功能和作用的重要體現。加強農牧業機械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是保持農牧業機械化持續、快速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儀坤秀,朱良.農業機械質量投訴監督指南與案例分析.

作者:王延春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農牧業機械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