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質量影響原因及辦法
時間:2022-07-01 10:53:40
導語:教學質量影響原因及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稱結構合理有序從職稱結構看,目前正高職稱人員占9.33%,副高職稱人員占31.08%,中級占52.7%,初級占6.76%,高級職稱人員共占40%,師資力量較強,結構也較合理。但是,這種結構意味這將來的高級職稱評定競爭壓力較大。學歷結構層次較高從學歷結構看,目前我院本科學歷人員占22.67%,碩士占近50%,博士占24%,有14人已取得博士學位,4名在讀,博士后研究人員3人,總體師資力量較強。不同學歷人員工作重點不同,碩士人員以教學為主,將理論結合于實踐,課堂講解深入淺出,互動效果較好。博士人員多以科研見長,理論精深,科研成果豐厚。本科學歷人員多以教輔和學生工作為主,熱心為教師和學生服務。
政治信仰多元開放從政治信仰看,在我院75人中,中共黨員占60%,無黨派人士占24%,派占16%,其中九三學社1人,民革3人,民建2人,民盟1人,農工黨1人,致公黨4人。致公黨和民革占了派的60%。黨員和派人員思想端正,工作積極性高,精神飽滿,責任心強,敬業精神較為突出。5.國際視野,交流頻繁留學及訪學情況:1995年以來,我院共有16人有過留學或訪學經歷。其中留學攻讀碩士9人,從事短期訪學研究的有7人。留學或訪學國家主要是英國、美國和日本。學校涉及斯泰福大學、奧斯特大學、早稻田大學、樸茨茅斯大學、赫爾大學國際商法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和新瀉大學,等等。出國人員回到本職崗位后,將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學術前沿知識貫徹到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靈活開放,雙語地道,深受學生歡迎,教學質量評價較好。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總體情況
我院教師近年來教學質量總體有所提高的狀況,可以從教學質量評價平均分得到證實。2005年至2010年,全院教師教授質量平均分從85.78增加到2010年的88.81,6年增長了3.53%,中位數指標也反映了這種增長趨向。進一步觀察,全體教師中評價最高值近年來基本穩定(94分左右)并略有下降,而最低值增加較大,從72.03增加到2010年的78.11,增長了8.44%,反映了教學短板不斷被彌補和提升,總體教學質量不斷上升且呈收斂態勢,這還可由標準差指標越來越小得到反映,說明教學質量離散化程度在下降,集中化程度在上升。從教學質量結構變化看,2005~2006學年教學質量評估結構是70~80分之間占18%,80~90分之間占58%,90分以上占24%。6年以后,到2010~2011學年,該結構變為70~80分占比下降至2%,80~90分占比維持在58%水平,而90分以上占比提高到41%,提高了近一倍,反映了優秀教師在增加的事實。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影響因素分析
為明確與教學質量有關的因素,并描述各因素的影響程度,可用多元統計回歸分析加以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有許多,可以從不同視角和層面進行考察。基于數據的可得性,本文以教學質量評價值作為因變量,選擇年齡、學歷、職稱、籍貫、出國經歷、黨派屬性為自變量考查指標。設定性別、教師籍貫、政治信仰、出國經歷為虛擬變量。其中,性別變量“女性”=1,“男性”=0;籍貫變量設非廣東籍“FGD籍”=1,廣東籍“GD籍”=0;政治信仰以“中共黨員”為參照系,設無黨派人員“DP1WD”=1,其它設為0;設派“DP2MZ”=1,其它為0;出國經歷變量設有過出國經歷設為=1,沒有出國經歷設為0;學歷變量設博士后為基準項,碩士=XL2SS,本科=XL1BK,博士=XL3BS為考查項。從相關系數上反映,教學質量評價值與學歷值負相關,與職稱高低正相關。相對于中共和派,教學評分與無黨派人士負相關,與年齡和出國經歷正相關,與是否是廣東籍教師弱相關。以下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1、表2),運用SPSS18.0軟件進行測算,用兩種輸入變量方式,一是強制引入法,二是逐步引入法。系統依次剔除FGD籍、DP2MZ、職稱值、學歷值。調整后R方不斷變好,為0.531。
模型1為變量強制引入法測算結果??梢钥闯觯毞Q變量系數結果與教學質量評分不顯著,符號為負,與預期相反,可能與年齡變量存在多重共線性有關。進一步考查散點圖,發現助教和教授職稱的人數較少,這兩類教師教授評分均較高。講師人數最多,副教授居次,這兩類教學評價較為分散。這說明,應提高一些講師和副教授的教學質量,教學質量評估才能與職稱等級相適應。非廣東籍教師變量與廣東籍教師教學質量差異則不顯著。
模型2為逐步引入法測算結果。發現:①政治信仰方面,無黨派人士相對于中共黨員和派人員教學質量評價較低,也就是說有政治信仰對教學質量有正影響;②年齡越大教學質量評價效果越好,說明經驗對提高教學水平至關重要;③女性教師相對于男教師教學評價較好,一方面說明女教師表達能力較好,同時也說明女教師更加認真負責;④有過出國經歷的教師教學評價較好,說明學術和跨文化的交流十分必要;⑤學歷與教學質量評分呈負相關,與預期不同,表明并非學歷高者教學質量就一定好。進一步考查,發現本科學歷教師教學評分相對集中,相對于碩士和博士略低,而碩士和博士教學評分較為分散,博士后評分相對較低(原因可能是專業不對口、科研任務重及開新課原因),造成總體上學歷與教學質量評分負相關的事
對策與建議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把握思想高地調查發現,政治信仰方面,無黨派人士相對于中共黨員和派人員,教學質量評價較低,也就是說有政治信仰對教學質量可能有正影響。應該進一步地重點加強中等層次教師的責任感和上進心。職稱等級與教學質量不完全相關,主要受中等層次職稱人員(講師和副教授)教學質量影響,這部分人沒有年青教師的激情,又沒有教授的積累深厚,相對而言教學質量較弱,加強這部分人員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提升總體素質的關鍵。
2.探索教學藝術,找準科研促教學切入點學歷與教學質量評分呈負相關,原因可能是教學思維方式轉變慢、專業不對口、科研任務重及開新課原因。這就啟發我們,一方面應加強本科教師學歷的提升,另一方面應改善高學歷人員的教學質量,將專業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找準科研促教學切入點。
3.加強男教師教學水平,同時做好傳幫帶工作實證發現,女性教師相對于男教師的教學評價較好。一方面,說明女教師表達能力較好,她們更加認真負責;同時,也說明男教師專業知識沒有更好地與教學結合起來,缺乏教學技巧。此外,年齡越大,教學質量評價效果越好,說明教學是專業水平、同時也是經驗的積累,做好梯隊傳幫帶工作十分必要。
4.有序增加出國訪學或國內交流機會開闊教師視野,增強憂患意識,提高教師對前沿知識的把握,增強知識新鮮度和專業競爭力。
5.加強對人才的引進我院師資結構老化,年齡偏大,人員不足,應加強對人才的引進,保證教學梯隊有序銜接。需要明確:除了教師方面之外,學生方面、教學內容方面、教學手段方面都對教學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還需更全面的考查。由于此項工作尚在實踐中,本文的結論與建議僅供參考。
作者:謝長青劉耘李軍陳宏武單位: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J2EE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設計
- 下一篇:民辦學院如何保證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