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參與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的思考

時間:2022-01-05 02:59:37

導語:第三方參與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三方參與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的思考

一、對第三方評價的理解

“第三方評價”最早起源于15世紀的歐洲,歷經數個世紀的發展,已經被西方國家普遍運用。一些發達國家,如美、英、法、德、澳等,很早就建立了第三方評價制度,他們的行業企業組織會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監控與評價,對教學的改進和創新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在促使學校不斷發展和自我完善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21世紀初,“第三方評價”開始進入我國,并逐步得到各高職院校的認可、重視和運用。

1.教學質量評價的主要內容

(1)辦學思想、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制度及學生管理制度、學校師資條件等方面的監控與評價。(2)對教學運行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包括專職評價人員日常教學秩序、授課質量等方面的監控與評價,以及教師之間聽課評價、學校及系院領導的評價、學生網上集中評教等。實踐教學的監控與評價,包括對實踐教學比例進行審核、開展實踐教學條件的建議、實踐教學計劃執行情況的檢查評價、實訓(實驗)教學的監控評價、實踐實習教學過程的監控評價。還有畢業設計(論文)的監控與評價等方面的內容。(3)對教學輸出質量的監控與評價,包括畢業生就業率及就業質量、畢業生用人單位反饋意見等方面。

2.對教學質量第三方評價的理解

原有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是以學校內部評價為主體的評價方式,即所謂的第一方評價和第二方評價。一般將教師的自我評價稱為第一方評價;以學校為主體的內部評價,如院級領導、督導、同行及學生的評價評教,被稱為第二方評價。而第三方評價主要是來自于外部的評估形式,是有別于學校內部的評價,一般由用人單位、合作企業、行業組織等利益相關方共同組建并參與學校教學運行質量的監控和評價,主要突顯行業企業在評價體系中的角色。第一方評價和第二方評價是目前各高職院校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使用最多的評價方式。第三方評價是社會評價,來自學校外部,它的出現必是對前兩種評價方式的補充和完善。

二、第三方參與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經常受到人們的詬病。這種學校內部的評價模式缺乏客觀公正,缺乏有效的外部監控和制約機制,而且原有的質量評價體系越來越無法適應高職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所以積極引入并探討第三方參與的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對高職教學質量的保障和提高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1.教學場所內容及方法的改變

工學結合育人模式的開展,促使行業企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教學場地不再是單一的學校課堂,取而代之的是企業和學校兩個教學場地的結合。同時,教師的授課方法、教學內容,甚至是教師的來源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首先在教學方法上,傳統的方法是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教師講學生聽,授課形式多以滿堂灌、一言堂為主;而在工學結合育人模式下,教師會以完成既定工作任務為目標、關注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的緊密結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突出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討論、協同合作完成任務,非常關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其次是教學內容,要求上課教師通過設計具體恰當的工作項目和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在完成各個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因此,教師的授課內容必須與企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相關聯,注重實際運用的效果。最后是在授課教師來源上,上課的教師不僅是在校的專任教師,還有來自企業行業的名師專家、高級技工及能工巧匠等,多承擔專業核心課程實訓教學等工作,他們的授課風格和教學方法與在校專任教師截然不同。

2.第三方評價參與教學質量評價的積極作用

“圍繞產業辦專業,依托企業建專業”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專業建設的基本思路,高職院校根據企業單位的要求和建議制定專業培養目標、修編教材、確定課程標準和教學進度等,使高職教育貼近行業企業實際需要,專業及課程更加符合企業需求及行業組織標準。如筆者所在學校,就從企業的生產過程、職業標準、崗位技能要求等方面,和學校的教學過程、課程標準、專業要求以及專業定位等相對接,邀請企業行業加入到教學的各個環節,校企共同承擔教學任務,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同設計課程體系,從而保證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無縫對接,逐步實現了教學環境由學校向企業的過渡。眾所周知,目前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使用最多的評價方式是第一方評價和第二方評價,有專門的教學質量監控部門,監控人員多為學校內部教師或工作人員。這些評價方式都是來自學校內部的監控,整個評價過程也只是體現學校一方的理念,對于來自社會的行業企業的參與和督導教學評價基本沒有涉及;同時,教學質量監控評價指標也沒有體現以社會、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辦學理念。自然而然,評價結果也就不會得到企業行業的認可。因此,高職教學質量評價必須由原來學校內部單一評價體系發展為有第三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三、對第三方參與高職教學質量評價的探析

隨著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高職教學質量評價也需要順應時展,改變現狀,通過第三方評價,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充分體現當今高職的職業教育理念。

1.建立相應機構,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最終要得到社會和企業的認可,第三方參與教學質量評價將更加有助于學校的內涵發展和學生的全面成長。所以,高職院校必須建立由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單位負責管理和協調、第三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組織機構,共同管理、考核教師及來自企業行業兼職教師的工作和業績。人員組成可以是專業帶頭人、企業、行業專家、學校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用人單位代表等,定期召開教學質量評價研討交流會,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以及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實踐教學、學生學習狀況、畢業生就業質量等環節的檢查和評價,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和改進措施,最終形成文字性的評價意見。而評價意見是學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及教學質量評析的有力依據,從而突出行業企業在評價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2.出臺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校企合作是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行業專家共同參與教學,使教學內容更貼近行業企業的生產實際,教學內容和工作任務零距離對接,保證了學生在校所學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與未來從事的職業崗位緊密聯系。這種從教學內容、方法到教學場地的轉變,均需要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使高職教學質量評價指標與企業行業職業需求相融合,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因此,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實施校企合作下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學校需要進一步修訂或制定教學質量評價管理辦法、校內外教學質量監控評價辦法等一系列相關規章制度,從而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參與評價的標準體系?!敖虒W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是提升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隨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大力推行,各高職院校需要在提升第一方和第二方評價內涵的基礎上,正確理解第三方參與教學評價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探尋運行規律,從而建立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這也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作者:楊晉 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