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態感知質量評價研究
時間:2022-06-14 08:39:15
導語:靜態感知質量評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靜態感知質量評價維度。潛在客戶在審視車輛產品的過程中,有一些區域是必定會關注的,如車輛外部的前機蓋、格柵,內部的儀表板、門飾板等,而在這些關注區域又有一些一定會關注的焦點,如機蓋的縫隙、儀表板的材質,而相對關注不高的區域對用戶第一印象的塑造并不明顯。根據這些特性,我們引入了關注度的概念,用100人里被關注的頻度表示。通過設置一定比例的人群做問卷調查,統計出各區域的關注度,作為該區域問題的權重,體現出缺陷的及整改的緊迫度。為了使統計更加簡化,我們根據調查結果把整車設置[0,25%]、[26%,50%]、[51,75%]、[76%,100%]4個區域、標記為A、B、C、D,來表示不同位置的關注度。A、B區域是在評審過程中重點關注的區域,C、D區域則次之,分別賦權重值10、5、2、1,來標示不同關注位置的優先級。對于不同的關注區域,可采取不同的改善策略,對于高關注區域問題設置高優先級,取得最大的費效比。感知質量評價是一種主觀評價,評價的語言很難量化,使得靜態感知質量很難直觀地表達出來,但設計者需要用一定的手段詮釋用戶的判斷,把主觀感覺轉化為合理的、可量化操作的標準,用以直觀的衡量問題的嚴重度,6分是我們可以接受的程度,5分及以下需要整改。進行靜態感知質量評價時,為了避免小樣本偏離過大,一般把不同評價人員評價的分值剔除比較離譜的分值后取平均分,將主觀評價客觀化。為了保證一定的精度,一般將最小單位設為0.5分。靜態感知質量評價遵循一定的順序,一般由外到內、由整體到局部進行,通過問題屬性可以把靜態感知質量問題分為三大類:內外飾整體外觀、總布置及人機(含操作評價)、電子電器性能,覆蓋外部感知質量、內部感知質量、上下車方便性、乘坐舒適性、操作方便性及舒適性、駕乘視野、駕乘空間、儲物空間、維保方便性、發動機艙、行李艙、電子電器性能等共12個維度、318個小項。1.2靜態感知質量評價流程。由于各汽車制造商產品品質水平有差異,作為品質管理工具,感知質量對產品品質方向的引導及介入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評估方法及開發流程也會各有不同。在新產品立項時項目應指定數款標桿產品,通過對標桿產品靜態感知質量評價摸底,設定新產品靜態感知質量開發目標,一般不低于標桿。同時感知質量團隊針對新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選擇潛在的客戶群體進行客戶需求調研,生成用戶需求數據(VOC),綜合標桿數據和用戶需求數據轉化為可量化的工程語言,如本細分市場配置、材料應用偏好,將數據結果作為細化交付物輸出給產品策劃部門及產品開發項目組。項目組根據感知質量團隊的輸入,組織造型及專業部門在硬質模型、CAS、數據設計時考慮相關需求,同時感知質量團隊全程跟蹤項目開發工作,確認各階段的目標達成。
2靜態感知質量評價在某車型中的應用
某車型產品設計定位是運動型、純越野風格,不同于城市SUV承載車身形式,具備立車架,由于設計的使用工況包含惡劣的越野路面,面向的是熱愛越野的小眾用戶,因此原車更加注重性能,而且過于關注內外飾還會給整車制造及用戶使用帶來成本,因而整車內外飾品質、精致程度偏低。但近年來用戶對SUV車型的熱愛以及消費理念的成熟,他們不再接受風格粗狂就可以隨意設計,內外飾品質、感官質量已經成為用戶選車重要的參考因素。通過對標桿車型及本品感知質量評價摸底,了解了該產品感知質量水平現狀。與城市SUV車型在靜態感知質量評價中全面弱于競品,尤其是外部感知質量、內部感知質量及功能件操作性3個方面與競品差距較大,同時此次評價共整理出品質提升改善建議80多項。這與該車型定位偏越野有很大關系。但風格粗狂不代表設計隨意,為迎合目前消費者對外觀精細化的挑剔要求,同時擴大該車型潛在受眾全體,對其中影響成本與周期不大的TOP30問題進行即時整改,其他影響較大的改動在中期改款上考慮體現。由于該產品在原有的開發策略下已經定型投產,馬上進行大幅度的改動對原有的模具、工裝等造成巨大的浪費,最終公司決定進行小成本、短周期項目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該車型的靜態感知質量水平,提升市場對越野產品顏值的認知。而且經過此次感知質量對標研究,量化的體現了和競品差距的維度和程度,為追趕競品以致在某些維度上如儲物空間實現對競品的趕超提供了明確的思路。后續繼續深度介入該車型中期改款項目,從靜態感知質量目標設定、CAS評價提前消除潛在缺陷到EP樣車達標性復評,全流程應用這一新型評價體系,為全面提升下一代產品的顏值做出貢獻。
總而言之,隨著國內汽車用戶的日漸成熟,靜態感知量將會是顧客購車時越來越看重的因素。借助靜態感知質量評價系統,企業能較為準確、直觀地認識到本品整體靜態感知質量水平,尤其是能量化的對比出在市場中的水平等級以及具體哪一方面存在差距,對有針對性的進行感知質量提升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馬曉晨,張志威,李曉艷,等.基于角度傳感器感知的靜態智能隨動前照燈系統設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7):58.
[2]張世曉.靜態感知質量在汽車新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應用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6(1):58-61.
[3]田少華,侯爽.針對靜態感知系統的坐標系改進設計[J].激光與紅外,2016,46(3):313-316.
[4]雷濤.面向車聯網的車載信息實時感知與交互方法[D].長安大學,2016.
作者:謝全廣 單位: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職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 下一篇:生鮮乳質量檢測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