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初探

時間:2022-10-16 03:11:51

導語: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初探

1評價主體多元化讓評價客觀、全面、多視角

(1)教育主管部門評價,保證幼兒園發展的規范、健康。隨著對學前教育的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除了政府辦園,私人或社會力量辦園勢頭兇猛。這些幼兒園師資水平、教學與管理質量可以說良莠不齊。劉焱在《試論托幼機構教育質量評價的幾個問題》一文中指出,由于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而產生的“知識爆炸”問題,社會競爭加劇,學業壓力逐漸向學前教育階段擴展,一些學前教育機構為了迎合家長,向幼兒進行早期的學業技能訓練,使學前教育教育小學化、成人化。教育主管部門通過評價和監管,可以防止這類問題的發生,保證幼兒園朝著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2)投資舉辦者評價,使幼兒園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贏。作為投資舉辦者,尤其是民辦園,他們要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對幼兒園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進行評價。投資舉辦者是客觀存在的評價主體,甚至決定著幼兒園的辦園規模和發展方向。(3)家長評價,讓幼兒園了解社會的需求和期望。家長作為幼兒的監護人,有參與到幼兒教育過程中來的愿望和動力。家長評價幼兒園辦園質量好壞,有其特殊的角度。引導家長合理評價幼兒園的教育質量,既可以正確認識高質量幼兒園的標準和條件,理性擇園,又可以讓幼兒園更多了解家長和社會的需求和期望,更好地為家長服務,為社會造福。(4)幼兒評價,促使家園樹立正確兒童觀。幼兒是幼兒園最直接的服務對象,所以,他們的感受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他們的評價也是有價值的。幼兒作為評價主體,是尊重幼兒,促進幼兒發展的宗旨的最直接的體現。把他們當作評價主體,他們的感受和需求自然就會得到重視,幼兒園在保教工作管理中才會體現眼里有兒童、心里有兒童的意識,教師和家長才會樹立正確的兒童觀。(5)園長評價,有利于幼兒園樹立科學的辦園目標。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園長對幼兒園也有自己的評價。從幼兒園負責人的角度評價幼兒園的質量,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和決策者,園長的質量觀對幼兒園的發展意義非同一般。(6)教師評價,讓幼兒園管理更科學、更人性。幼兒園工作的主體是教師,尊重教師的意見和感受,是穩定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園教師隊伍的重要因素。教師作為評價主體,可以增強教師的主人翁意識,讓教師表達需求和愿望,同時讓幼兒園審視自身管理是否科學,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能讓教師自我發展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得到保障和滿足,從而增強民辦園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增強教師對幼兒園的歸屬感。

2評價內容多元化讓評價體現不同關注點

2.1教育主管部門。各省市地區對各級各類幼兒園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這些評價標準更好地體現了政府對幼兒園園舍設施、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安全工作、衛生保健、教育教學、幼兒發展各方面工作的規范要求,從而保證幼兒園正確的辦園方向。2.2投資舉辦者。這里主要針對民辦園來說。根據調查問卷顯示,民辦園投資者的關注點包括:(1)經濟效益。這是投資舉辦者首先要評價的內容,資金投入多少,收益多少。(2)社會效益。包括社會(家長)的口碑,教育部門的評價。(3)園長素質。投資者傾向于通過評價園長的管理能力、專業素養、創新能力、工作經驗、責任意識等,確定園長是否符合投資人的用人標準,通過管理使幼兒園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贏。(4)教師隊伍素質。是否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專業學歷如何,以及有無證明自身專業水平的獲獎情況。(5)幼兒發展情況。投資者對幼兒情況的評價傾向于比較直觀的表現,包括禮儀習慣、能力發展、比賽獲獎、身心健康。(6)園所文化。投資舉辦者主要從幼兒園物質環境、教職工精神面貌和幼兒園辦園理念來評價園所文化。2.3家長。家長是幼兒園評價不可忽略的主體,家長關注的問題主要有:(1)幼兒園的收費:是否公允,在自己承受范圍內,是否物有所值。(2)安全管理:幼兒日常接觸的物品的安全性,園舍、設備、設施的安全性,門衛保安的數量及履行職責情況,是否有監控,生病幼兒及藥物的管理等。(3)膳食管理:是否為幼兒提供新鮮、干凈、豐富、充足、有營養的食物;是否提供合格的飲用水并提醒幼兒足量飲水;每月幼兒伙食費賬目情況是否公示。(4)教師素質:教師是否有愛心、有耐心,對幼兒和藹可親;教師的個人品質、學歷水平及專業能力怎樣。(5)課程設置:是否豐富多元并具有特色,是否開設家長比較關注的如識字、英語、藝術類課程。(6)玩具設施:數量是否充足,質量是否過關。(7)教育理念:是否科學、先進,是否與家長的理念相融。(8)服務意識:接送是否方便,能為家長提供什么便利,如:入離園時間,特殊體質孩子的照顧,是否接收問題兒童、殘障兒童及對他們的管理教育方法等。(9)幼兒發展。幼兒經過在園生活和學習,是否身心健康、能力得到發展,并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等。2.4幼兒。幼兒作為評價主體,評價標準則是最直觀、感性的,內容一般包含:(1)教師的親和力:老師是不是喜歡我;老師是不是態度和藹溫柔、有耐心;老師組織的活動是不是好玩、有趣等。(2)玩具的豐富有趣:幼兒園是不是有很多的玩具,幼兒園的玩具好不好玩。(3)管理的寬松自由:老師會不會經常和我做好玩的游戲;老師會不會讓我自由選擇玩自己喜歡的玩具;老師是不是給我寬松的時間讓我玩。(4)同伴關系融洽:小朋友喜不喜歡我,會不會和我玩;我是不是喜歡班上的小朋友,愿意跟他們一起玩。(5)環境的整潔美化:幼兒園是不是漂亮的、干凈的、感覺舒服的。2.5園長(管理者)。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園長(尤其受聘于民辦園的園長)對幼兒園的評價內容一般包括:(1)投資舉辦者:是否給園長充分的自主權;是否在資金上支持幼兒園的發展;是否用良好的工資待遇吸引教師。(2)教育主管部門:是否關注并支持幼兒園的發展,是否給予民辦園與公辦園同樣的機會等。(3)教師隊伍:是否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執行力,是否認可并貫徹執行園長的理念和決策;是否有較強的業務素質等。(4)家長:整體素質怎樣;對幼兒園活動的參與度、支持度怎樣;對幼兒園教育理念、管理工作的認可度怎樣等。2.6教師。作為幼兒園發展的中堅力量,教師評價幼兒園主要會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工資待遇:工資福利的增長能否與社會同步;自己的工作付出與工資是否成正比;民辦園與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相比如何等。(2)工作環境:是否溫馨、整潔;現代化教學設施的配備是否能滿足教師工作需要;上班是否便利;能否提供住宿等。(3)同事關系:教師間關系是否相處融洽,能相互合作、互幫互助等。(4)管理者:是否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和學識;在管理上是否公平、公正;在工作中是否給予發揮才能的空間;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幫助;管理過程能否體現人性化等。

3評價方法多元化讓評價的目的與功能得到更好體現

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李琳教授在《學前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發展軌跡及其未來發展趨勢》一文中指出,學前教育評價目的,應“更加注重發展而非鑒定”;評價功能應“更加重視評價為決策服務的功能”;評價方法應“更加注重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結合”;而且應更加注重“評研結合”以及“元評價”的研究。為了更好體現評價的目的與功能,評價方法不應千篇一律。根據不同的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常用方法有:(1)評價表。相關評價主體根據評價表,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現場查看、資料查詢等途徑,按照分值或者等級對各評價項目進行評價。最后,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找出問題,與負責人溝通交流,幼兒園根據問題制定方案進行整改。(2)調查問卷。根據不同評價主體、不同評價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可以在評價的基礎上,更具體地了解當前幼兒園辦園質量的現狀,同時還能獲得一些好的建議,開拓辦園思路。(3)談話法。幼兒評價的方法主要利用談話法,事先設計好問題,教師或家長與幼兒進行交談,了解幼兒想法,幫幼兒進行記錄。其他評價主體也可適當運用此法,比如家長座談會、教師座談會等。(4)數據統計法。如投資舉辦者對經濟效益的評價,主要靠相關數據統計來評價。以上是我對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初步想法。我園也將繼續在實踐中進行探索驗證。正如毛海燕(2008)在《幼兒園教育多元化片甲的建構》中主張的那樣:堅持適合幼兒發展的多元價值取向,構建一種多層次、多主體參與的幼兒園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李玉杰,肖曉雪.發達國家學前教育機構保教質量評價的特點及其啟示.教育探索,2014(12).

[2]李琳.學前教育評價發展的歷史發展軌跡及其未來發展趨勢.幼兒教育,2012(30).

[3]毛海燕.幼兒園教育多元化評價的建構.學前教育研究,2008(9).

作者:焦立群 單位:萬杰朝陽學校幼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