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分析
時間:2022-01-14 10:58:01
導語:基層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需要一套系統完備科學的質量標準體系作保障,需要聚焦高校院(系)黨組織履職盡責各環節,從健全基本功能、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要素入手,對相關的制度、程序、組織運行等各方面進行全流程梳理,構建指導衡量院(系)黨組織黨建工作的一桿“標尺”,推進實現黨建工作效果自我診斷、決策分析和達標創優。
黨的報告提出了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的嶄新命題,這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全新價值訴求和目標定位,也是新時代黨建工作具有新氣象、新作為的重要任務。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要求“加強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a href="http://www.trq119.com/lunwen/zllw/zlpjlw/202101/734553.html" target="_blank">構建起適應高?;鶎狱h建工作需要、滿足黨建工作需求、符合黨建工作實際的標準體系,從而實現高?;鶎狱h建工作在各領域、各環節、各崗位運行過程的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以此提高黨建工作的效能、效果與效率,是新時代加強高?;鶎狱h建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且具有重要意義。
構建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的意義
1.構建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是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根本要求高校黨的建設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高校黨組織是我國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和立德樹人工作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能否辦好黨和人民滿意的社會主義大學,能否將立德樹人落到實處,根本靠黨的領導,關鍵看黨建責任落實和黨建質量提升。新時代高校只有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讓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才能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只有堅持完善和落實好黨建責任,才能統攬全局、協調各方,切實把立德樹人責任扛在肩上。2.構建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載體指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當前,高校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過程中存在著責任意識不夠強、責任界定不夠清晰、落實力度不夠大、檢查考核不夠實、追責不夠到位等問題,迫切需要構建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運用科學和標準化的手段,對基層黨建工作實踐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組合匹配,對基層黨建工作環節進行規范,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指標體系推動責任制落實,使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在各級黨組織層層傳導、層層壓實。3.構建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是提高基層黨建質量的重要舉措黨的明確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的總要求,并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為新時期黨的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高校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基層黨建工作質量是高校黨組織的必然選擇和應盡之責。新時代高校只有緊緊圍繞“落實黨建責任制”這根生命線,構建系統完備的質量標準體系,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確保黨建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實效,才能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只有將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作為新時代高校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將抓好黨的建設作為最大政績,才能不斷推動黨建工作與高質量內涵發展同向同行、相融互促。
高校院(系)黨組織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
1.黨建工作責任落實不到位,從嚴治黨壓力傳導機制不健全。對黨建工作認識還不夠,“重局部、輕全局”“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依然存在。領導班子成員黨建責任不均衡,對黨組織書記責任強調得多,其他成員履行黨建工作的要求少。部分院(系)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抓分管領域黨建工作的意識不強,自覺性主動性不夠,抓黨建工作的角色定位、作用發揮、職責權限等認識還不足。行政干部和教學、科研、人事等行政部門落實黨的工作任務、支持黨的建設要求不明確,主動抓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還不夠主動。黨員參與黨建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教工黨員、學生黨員在黨建工作中的責任不明確,缺少責任清單,“全員化”黨建工作格局有待完善。從嚴治黨壓力傳導機制不健全,工作中仍存在“上熱中溫下冷”現象,呈現出越往下黨建主體責任意識越淡薄的現象,尤其在黨支部層面,落實主體責任多停留在學習、領會和表態階段,具體行動和措施還不多,開展工作創新的主動性和原動力不夠,組織生活質量不高,效果不明顯,黨員參加學習教育、開展工作情況在黨員考核評價、督導激勵上未能有效體現。2.從嚴治黨責任不夠具體明確,責任內容具象化、系統化、精細化不夠?;鶎狱h建工作落實層面缺乏系統謀劃,從戰略上、整體上、全局上進行系統謀劃和統籌部署,提高黨建工作的科學性、連續性和可行性不夠。對基層黨組織籠統地給任務、提要求多,給方法和具體指導少,幫助解決問題更少,存在“上下一般粗”的貫徹落實上級黨組織部署要求的現象,沒有把每個領域、每個環節抓具體、抓深入。黨建責任不具體,職責內容偏于宏觀、抽象,不夠具象化,難以科學、真實地反映黨建工作內容和要求。黨建工作責任邊界不夠清晰,對責任主體職責不夠細化,對“干什么”“怎么干”“誰來干”“干到什么程度”“干出什么效果”缺乏明確細化、量化要求,責任重復與責任盲區并存。從考核對象上看,覆蓋面不全,多局限于對黨組織書記有考核指標要求,對其他班子成員、職能部門的黨建責任考核評價不夠具體,黨建考核體現在工作實績考評中的占比權重也偏小。問責制度尚不健全,對黨建工作責任不力的具體情形不夠明確細化,責任認定、問責方式不夠科學嚴謹,問責程序可操作性不強。3.考核評價體系不夠完善,考評科學性、導向性、實效性亟待提升。考核指標不完善,考核形式主觀性強,且考核存在重年終考核輕平時檢查等現象。黨支部書記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還存在“憑印象、靠嘴說、看材料”的現象,存在考核內容定性多、定量少,缺乏具體量化標準,或量化指標籠統模糊,不能全面準確反映工作實績,劃分考核等次難等問題;存在“重復交叉考核、指標交叉重復”的現象,存在相同指標考核結果不能共享共用的問題。歸納起來,基層黨組織建設缺乏相對統一的質量標準體系,把黨的最新精神和上級黨組織的工作要求進行科學的整合、精簡、統一、分解和模塊匹配,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質量標準體系還不夠,沒有科學、量化、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標準,且目前的考核大多結果同質,重形式輕結果,重程序輕標準,重年末考核輕日常檢查,重統計結果輕綜合分析,重“做了什么”輕“做成了什么”,沒有形成鮮明的效果導向,迫切需要以科學合理的標準體系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系統化,解決“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干得怎么樣”的問題。
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構建探索
1.質量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一是堅持遵循黨章黨規,突出合法合規性。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既要把握好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目標新要求,所涵蓋的具體指標內容又要符合黨章黨規、《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特別是教育部、北京市委對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還要根據高校院(系)的具體情況和黨建工作的客觀實際,與高校師生的教學科研活動相結合,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引領性,從而推動考核評價達到客觀性、公正性。二是堅持與中心工作相結合,突出全面性。質量評價體系要結合院(系)業務工作重點和崗位工作職責,建立“基礎+專項+特色”的考核內容和標準,既體現管黨治黨的共性要求,又體現履職過程中以黨建引領事業發展取得的突出成效,把開展黨建工作取得的實際效果體現到實實在在的業績之上。同時,還要主動同中央、市委的要求對標對表,在考核要素和測評點上實現全覆蓋,做到緊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題,既不顧此失彼,又能重點突出,結合基層減負工作實際,充分體現考核內容的合理性、全面性、科學性。三是堅持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突出可操作性。要明確責任范圍,量化考核指標體系,考核評價指標要體現內容的具體化,可以在操作范圍內轉化為各責任主體在實際工作中可操作、可落實、可監督、可檢查、可評估、可問責的具體任務,并將每一項工作內容與考核指標相對應,給予各要點明確的權值和計量標準,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考核賦分方式,切實做到考核評價有理有據。2.質量評價體系的要素構成。高校院(系)基層黨建工作質量評價體系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上級制度文件精神,結合基層黨建工作實際,按照標準化的方法,對院(系)基層黨建工作中共同使用或重復使用的工作內容進行認真分類、梳理,在研究論證的基礎上組建若干標準模塊,設置基本指標、對標爭先指標和負面清單指標,形成了一二三級指標體系。一是在基本指標設置方面,選取5大項主要內容作為一級基本指標:黨組織領導和運行機制(包含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和基層黨組織會議制度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2個二級指標,涵蓋黨員“四個意識”、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重大事項把關、干部隊伍建設等10個考核要素)。政治把關作用(包含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2個二級指標,涵蓋意識形態責任制健全、網絡陣地建設得到加強、各類陣地把關到位、重點學生教育管理到位等6個考核要素)。思想政治工作(包含師生政治理論學習、師生思想政治工作2個二級指標,涵蓋師生思想政治狀況“三全育人”工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德建設、校園文化等8個考核要素)。基層組織建設(包含基層組織設置和換屆、黨內集中學習教育、基層黨建制度、基層組織活動、師生黨支部書記選配、發展黨員工作、專兼職組織員隊伍建設7個二級指標,涵蓋黨支部規范化建設、黨員作用發揮、黨建信息化、黨風廉政建設、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隊伍建設、學生黨建工作、黨員發展教育培訓等32個考核要素)。推動改革發展(包括謀劃推進、保障落實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管理等重大改革、重要事項、重點安排堅強有力;黨的建設和群團組織建設、基層治理體系建設和維穩工作體系建設有機融合,維護學校和諧穩定,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建設業績突出2個二級指標,涵蓋學院改革發展事業成績、組織宣傳凝聚服務師生、學院統戰、教代會、工會、共青團以及安全穩定工作等9個考核要素)。二是在對標爭先指標設置方面,包含積極推進本單位黨建工作創先爭優,大力加強黨建工作創新,積極樹立黨建活動品牌一級指標以及黨建工作表彰、黨建優秀成果、黨建工作先進典型、黨建創新項目4個二級指標,明確了相應的指標考察內容和相應的采分點。三是在負面清單指標設置方面,從黨組織內存在黨員違紀行為、黨建工作出現重大失誤、發生重大安全穩定事故、出現意識形態事件4個方面明確了相應的負面清單事項和扣分標準。3.質量評價體系的考核運用。一是采取自我評估、組織賦分和關聯取分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院(系)黨組織根據黨建工作質量考核評價體系中所列項目,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對各項考核內容的工作績效進行自查和自評,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舉措對本單位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全面加強,針對基層黨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以評促建,綜合自評結果以及現狀的原因分析,不斷提升本單位黨建工作的水平,使其不斷與考核評價體系相匹配。自我評價是考核評價的基礎環節,考核的成績并不是最后的考核結果,只是一個建設性的自我評價過程。學校黨委組織各職能部門根據考核評價體系和相應的考核測評點,對各院(系)黨組織進行全面考核評價。各職能部門通過看、查、聽、問等方式,對照自己所負責的考評體系中各項關鍵指標及其下屬測評要素的完成情況、完成程度和效果,查證相關材料、聽取相關匯報、現場走訪調研,結合日常工作掌握的情況,全面了解各院(系)黨組織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細節,突出工作亮點,暴露遺留問題,尋找解決途徑,然后根據測評要素的相應賦值進行打分。在關聯取分環節,即對考核評價體系中的一些指標采取與其他工作業績或者考核結果相關聯的方式進行取分。例如:對黨支部規范建設這一考核指標的賦分,可以選取某學院全體黨支部年度考核評價分值的平均分乘以相應的系數得出。二是實現自我診斷、決策分析和達標創優的結果運用。院(系)黨組織可以在質量標準評價體系總體指標中選取靈活多樣的分析維度和指標要素,多角度、多方式評價本單位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幫助開展自我診斷工作,找出工作短板,使黨建工作決策部署落實更加精細化、智能化、科學化。可以參考學校黨委年度考核結果,通過靈活的標桿選擇,實現校內同級黨組織之間各項工作指標的對比分析,發現本單位工作短板,分析找準具體原因,擬定未來工作目標和實現路徑。高校黨委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把基層黨建質量評價體系模型嵌入黨建信息化平臺,并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采集日常黨建、教學、科研、人事等數據,實時了解信息系統中各院(系)黨組織的黨建實時大數據和互通互聯的教學、科研、人事數據,分析黨組織和黨員的綜合情況,為了解全局和局部情況、科學謀劃黨建工作、發現黨建工作規律、推動黨建工作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梢曰谫|量標準評價體系設立基層黨建工作“警戒線”標準,實行“紅、橙、黃”三級預警機制,對工作不達標的時時提醒和督促整改,促使院(系)黨組織履職盡責、對標爭先,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全面落實。以根據質量標準評價體系,組織院(系)黨組織全面對標爭先,努力在管黨治黨取得新成效上爭先,在辦學治校展現新作為上爭先,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上爭先,在全面從嚴治黨呈現新氣象上爭先。
參考文獻:
[1]齊勇.高?!爸腔埸h建”信息平臺建構實踐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7-8):112.
[2]堅持立德樹人思想引領加強改進高校黨建工作[N].人民日報,2014-12-29(1).
作者:齊勇 單位:北京建筑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
- 上一篇:顏色檢測技術在包裝質量檢測的應用
- 下一篇:幼兒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