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世界》雜志是一本專注于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雜志。我們致力于向讀者提供關于低碳生活、可再生能源、環境科學、氣候變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最新信息和觀點。在當今社會,氣候變化和環境破壞已成為全球話題。它的使命是啟發讀者增強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并鼓勵他們采取行動,為創造一個更清潔、更可持續的未來做出貢獻。雜志涵蓋了各個領域的內容,包括能源、交通、建筑、農業、科技、社會創新和政策等。我們與專業的作家、學者和研究人員合作,提供高質量的文章,讓讀者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技術創新和政策發展。
它的內容包括:低碳生活指南:我們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技巧,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碳排放,例如節能減碳、飲食選擇、購物習慣和旅行方式等。 可再生能源:我們介紹各種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最新發展,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能等。讀者可以了解到這些能源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和前景。環境科學研究:我們報道環境科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包括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污染和水資源管理等。這些文章提供對環境問題的深入分析和解讀。氣候政策與行動:我們關注全球各國的氣候政策和行動,并評估它們對減緩氣候變化和保護環境的效果。讀者可以了解到各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社會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項目:我們報道社會創新者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的故事。這些項目包括社區發展、本地經濟和環保倡議等,為讀者展示了一種可持續的未來模式。
1.作者切忌一稿多投,1個月內未收到我刊任何回復,即可將稿件另行處理。無論文章采用與否,均不予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2.一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二級標題用(一)(二)(三)等編號,三級標題用1.2.3.等編號,四級標題用(1)(2)(3)等編號。
3.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順序排列,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腳注在同頁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簡介(含最高學歷、職務、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及E-mail)。
4.參考文獻:應為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作者親自閱讀、與文稿主要內容密切相關的近年文獻,要求精選。
5.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6.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7.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8.文稿必須采用法定計量單位,物理量符號用斜體,物理量單位用正體。帶有角標(主要是下標)的量請注意正確格式,非量的角標用正體,如角標本身為物理量,則仍為斜體。
9.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0.主題范圍:我們鼓勵與低碳生活、環境保護、氣候變化、可再生能源、碳排放減少等相關的原創性研究論文、綜述、案例分析以及評論類文章。投稿內容應與低碳與可持續發展領域有關。
地址:北京市復興路15號
郵編:100038
主編:任昱仰(執行)
我們不是低碳世界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復興路15號,郵編:100038。
低碳世界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主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一本工業類期刊。國內刊號:10-1007/TK,國際刊號:2095-206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復興路15號,郵編: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