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單位:中國發展改革報社
《中國信用》是一本由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的一本社會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社會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7年,出版周期月刊,影響因子為0.82。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中國信用》雜志致力于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提升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旨在緊跟學術前沿,緊貼讀者需求,堅持指導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原則,不僅反映了我國在信用管理方面的最新成就和面臨的挑戰,還展示了國內外先進的信用管理和應用經驗。通過深度報道、專題策劃等形式,中國信用為社會各界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促進了國內信用環境的優化和國際間的信用合作。
雜志構建了“一刊一報一平臺”的立體傳播格局,即中國信用雜志本身、相關報紙以及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這種多渠道、多平臺的發布方式使得信用建設的信息能夠迅速傳遞到社會各個角落,增強了雜志的傳播力和公信力。它憑借其獨特的定位、權威的內容以及廣泛的影響力,在信用建設領域樹立了鮮明旗幟。無論是對于從事信用管理的專業人士還是普通公眾而言,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信息來源,有助于加深對信用體系建設的理解和支持。它不僅是我國唯一以信用建設為主題的國家級公開出版物,更是我國首個獨家披露信用公示信息的指定刊物,對于推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1.來稿內容為作者未曾公開發表過的研究成果,不涉及泄密問題;表述力求充實精煉;引用數字、資料應給出參考文獻;凡被國內外正式出版物公開發表或已錄用的稿件本刊不予受理。
2.公式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標、數學符號、數字、公差值、絕對值和其他符號使用正確,書寫清楚。
3.帶圈數字與腳注內容之間空一個字符。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并注出。
4.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注于文章首頁,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0271269)”。
5.引征應能體現所援用文獻、資料等的信息特點,能(1)與其他文獻、資料等相區別;(2)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等的相關來源,方便讀者查找。
6.正文中所有字符均使用中文、英文或其他插入的文本符號,禁止使用小圖片代替有關符號。
7.參考文獻著錄:執行GB/T7714—2015《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8.來稿請附中、英文摘要、中圖分類號和關鍵詞。其中,中文摘要應在200字以上,內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要具體詳細,不能空泛而談;英文摘要應有與中文摘要對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00個實詞)。
9.題名:恰當、準確、簡明、清楚的反映論文全部重要信息,盡可能將表達核心內容的主題詞放在題名開頭,保證檢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慎用縮略語、特殊符號、疾病例數等。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
10.來稿應標明作者姓名、單位及郵編,并注明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職稱(博士或博導請注明),主要研究方向,E-mail。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
郵編:100045
主編:焦玉良(執行主編)
我們不是中國信用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郵編:100045。
中國信用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國發展改革報社主辦的一本社會類期刊。國內刊號:10-1453/C,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月壇南街59號新華大廈,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