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 創刊時間1958
  • 影響因子1.24
  • 發行周期季刊
  • 審稿周期1-3個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 省級期刊

主管單位:四川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是一本由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省級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1958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1.24。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出版信息:
期刊類別:醫學
出版地區:四川
出版語言:中文
紙張開本:B5
基本信息:
國內刊號:51-1501/R
國際刊號:1004-0668
郵發代號:62-64
全年訂價:¥160.00
查看更多
雜志介紹 征稿要求 數據統計 文章選集 聯系方式 常見問題 推薦期刊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介紹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季刊)(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學報》),創刊于1999年,是由成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中醫藥學術期刊。宗旨:本刊以提高為主,兼顧普及。主要內容:主要反映成都中醫藥大學及全國中醫藥、中西醫結合科研、臨床、數學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所載論文要求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先進性、客觀性、實踐性和邏輯性,并符合國家規范,對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科發展,以及輔導基層醫技術人員,都有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欄目設置:專家論壇、臨床研究、實驗研究、中藥研究、病證研究、臨床報告等。

本刊主要資助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四川省教育廳資助科研項目、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本刊主要資助課題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50450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5045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070902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3237)、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研基金(06-07JP37)、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I10B07-02)、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5047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77077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661)。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征稿要求

1.文稿要求來稿要求內容充實、立意創新。寫作上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書寫要工整,用字要規范,標點要正確,計量單位和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外文字母、數學符號、拉丁學名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也應標示清楚。稿件請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打印在A4紙上,寫明排版軟件,并附相應磁盤。推薦使用電子郵件或網站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

2.文稿內容來稿須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英文摘要Abstract、關鍵詞Keywords;正文部分;致謝;參考文獻。正文部分區分綜述專論、研究論文和簡報,對內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別。綜述專論須包括:引言、展開論述部分、結論及展望。研究論文和簡報須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4部分。文章篇幅,綜述專論和研究論文通常不超過6個頁碼,約10000字左右;研究簡報不超過4個頁碼,約6000字。

2.1標題文章標題務求簡明扼要,以反映論文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副標題,避免在標題中出現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英文標題與中文相吻合,除連詞、介詞及冠詞外,詞的首字母大寫。正文中各級標題應精煉明確,以不超過15字為宜。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可用至3級標題,不同級別的數字之間用實心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2”“2.1”“2.1.1”,以此類推,一律左頂格,后空一字距寫標題。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標題,不加編號。

2.2作者與單位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所有署名作者對文稿署名認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分別注明所有作者的單位、城市和郵政編碼。

2.3摘要與關鍵詞正文前須有200~3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并重點提示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別列出中、英文一致的關鍵詞3~8個。

2.4腳注來稿首頁注腳處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或/和通訊作者)。基金項目包括課題來源、名稱及基金代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及所從事專業方向。

2.5圖與表文中圖與表一般不超過3~5個,且精煉、完整;圖表的題、項、注等要求英漢雙解;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在文字中概括歸納圖表內容時,避免逐項重述數據及圖表的重復使用。圖表的標題、內容及注解一律用中英文對照標示。請作者同時提供圖片的原始文件,以保證圖片的清晰。

2.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入近期的、主要的、已公開出版的引用文獻;按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列于文末,論文中在引用處掛角標識;內容、書寫順序應規范;一般不超過30個。參考文獻的著作者少于3人時全部列出,超過3人時,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英文為“etal.”)。

3.英文稿件本刊現同時接受英文投稿,英文稿件的書寫除正文為英文外,其他參照中文稿件,參考文獻全部使用英文,中文文獻請譯為英文,后方標注(inChinese)。

4.投稿與刊用3個月內如未收到刊用通知,可自行處理。所有來稿恕不退還,務請作者自留底稿。編輯部對擬用稿件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如作者不同意修改,務請在來稿時注明。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數據統計

歷年影響因子和發文量

主要機構發文分析

機構名稱 發文量 主要研究主題
成都中醫藥大學 1422 中醫;中藥;中醫藥;細胞;小鼠
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388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南京中醫藥大學 68 中醫;動物;動物模型;中藥;中醫藥
山東中醫藥大學 42 針灸;中醫;生殖;中藥;免疫
廣州中醫藥大學 42 中醫;針刺;中藥;中醫藥;療效
成都軍區總醫院 42 中醫;中醫藥;中醫藥療法;藥療;藥療法
北京中醫藥大學 40 針刀;中醫;針刀松解;針刀松解法;松解
四川大學 37 中醫;中藥;中醫藥;重癥;重癥急性
安徽中醫藥大學 36 醫案;中醫;醫家;血證;糖尿
上海中醫藥大學 33 中醫;中醫藥;細胞;中藥;中醫藥療法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文章選集

  • 基于分子對接方法的青藤堿對TLR4受體的分子作用機制研究 李秋霞; 高永翔
  • 濕法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測定冬蟲夏草產區土壤鉛、砷、鉻、鎘、銅含量 陳蓉; 李陽; 白靜; 曹靜; 國錦琳
  • 層次分析法結合正交試驗優化川黃柏炒炭工藝 羅婷; 唐玉; 王佳琪; 江宇勤; 余凌英
  • 蒙藥烏蘭溫都蘇-11丸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水平的影響 孟根杜希; 金澈勒格爾; 劉肇寧; 哈申圖雅; 云蘇日娜; 包滿達日娃
  • 頂空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紅古豆醇酯原料藥中的殘留溶劑 田金磊; 羅斌; 熊城; 馬建強
  • ZTC 1+1Ⅱ型天然澄清劑應用于一貫煎的澄清工藝研究 白蘭; 李晉奇; 鄭宇
  • 正交試驗設計優化小兒傷科合劑提取工藝 季歐; 張忠; 龐超平; 朱力陽
  • 以藥對大黃甘草為例采用HPLC法比較湯劑與配方顆粒指標成分的含量差異 馬鴻雁; 鄧雨嬌; 許潤春; 魏琪; 吳燕
  • 抑郁癥中醫證候要素辨病辨證量表的研究及優化 趙恒宇; 江泳
  • 針藥聯合來曲唑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藥物促排卵中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研究 徐文婷; 王利紅; 朱小娟; 湯夢雨
  • 活血化瘀養陰方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癌性貧血療效觀察 俞雷; 羅明; 胡艷; 王爽
  • 健脾養心通絡針刺法治療氣虛血瘀型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癥的隨機對照研究 劉俊雙; 宋兆瑛; 李浩; 劉兢; 劉渝冊; 馬志輝; 楊艷君; 鄭賀英
  • 消栓腸溶膠囊用于高血壓伴高脂血癥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李紅艷; 代文健; 鄭召雨; 張平
  • 小陷胸湯對糖尿病前期痰濕蘊熱質患者胰島素抵抗指數及β細胞功能的影響 張利民; 鄒蓮霞; 巫祖強; 張學英; 譚毅; 馮德勇
  • 醫護一體化護理在開腹膽道探查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研究 吳輝燕; 鄭敏; 黃憲; 曾小蘭; 楊林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社聯系方式

地址:成都市十二橋路37號

郵編:610075

主編:余曙光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
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雜志

價格:¥160.00元/1年 季刊 郵發代號:62-64

主辦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

免責聲明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十二橋路37號,郵編:610075。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