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
時間:2022-05-09 11:07:36
導語: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創造的,留給后代最寶貴的財富,因其特殊性使它成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其政治導向、道德導向、價值導向功能,有利于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進而改變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不佳、實效性不強的現狀。通過闡述紅色資源的內涵和價值,分析當前紅色資源應用的現狀,總結紅色資源應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探討紅色資源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徑,以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應用
一、紅色資源的內涵及其價值
紅色資源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我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由人民創造的,并可以為我們今天所開發利用,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各種精神及其物質載體的總和[1]。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經過長期艱苦的革命奮斗在實踐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具體表現為革命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革命遺址和革命精神。其中蘊含著艱苦奮斗、團結進取、頑強拼搏、堅定信念等優秀革命精神,甘于奉獻、敢于創新的高貴品格和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首先,政治導向功能。紅色資源天生具有政治性,因為它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及革命、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與黨的艱苦奮斗史緊密相關,同時也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相結合。1978年,鄧小平曾指出:“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的必須是正確的政治方向?!盵2]。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資源非常必要,它既有利于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又有利于大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國共產黨艱苦的奮斗史,明白當今的和平來之不易。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幫助大學生深入了解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形成正確的“三觀”,激發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道德導向功能。紅色資源是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黨的艱苦奮斗史無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學素材,先輩們身上那種勤勞勇敢、吃苦耐勞、不屈不撓、勇于創新、無私奉獻、堅定愛國的品格猶如一束耀眼的光芒激勵和鞭策著當代大學生,使其內心受到觸動,靈魂得以升華,追隨學習榜樣,將榜樣力量內化為自身前進的動力,身體力行將中國精神繼續傳承下去。最后,價值導向功能。人們的價值取向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呈現多變性,行為方式也更趨于散漫。而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此時的他們體力非常充沛,思維極其活躍,渴望展示自我,但其思想認知水平還不健全,容易受外界影響而誤入迷途,因此,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指引和引導非常重要且必要。紅色資源中所蘊含的思想內容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三觀”,也有利于大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和愛國主義情懷的養成。
二、紅色資源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思政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其根本目標是立德樹人。將紅色資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思政課發揮育人作用,而當前高校普遍存在紅色資源的應用形式單一、價值挖掘不充分,應用效果不佳的現象,導致紅色資源的育人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紅色資源的應用形式較為單一
近年來,高校不斷探索將紅色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豐富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其教學方式陳舊致使教學效果不明顯。課堂教學方面,教師雖運用了現代技術手段,旨在通過圖片和視頻的形式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但教學方式仍然陳舊,主要以“填鴨式”為主,在講解紅色理論知識點時,僅局限于對歷史事件發生時間、地點、人物的簡單羅列,本來生動靈活的先進事跡不能完美地向學生展現,課堂以滔滔不絕的講授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課堂枯燥乏味,知識抽象無趣。實踐教學方面,近年來高校雖進行了探索,但對紅色資源的利用方式也較為單一,實踐教學僅限于參觀紅色文化遺址、博物館、名人故居、校史館,清明節祭拜清掃烈士陵園、觀看紅色電影、聽相關報告會等,途徑單一且缺乏創新,再者這類實踐活動往往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多流于形式。
(二)紅色資源的應用價值挖掘不充分
學生方面,當今的大學生身處和平年代,對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必然聯系等缺乏認識,對紅色資源的學習缺少熱情,缺乏主動探索紅色資源中育人意義的動力。即便部分學生對紅色電影、紅色文化主題晚會感興趣,也往往抱著娛樂的目的參與其中,這使得紅色資源的價值導向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達不到預期效果。教師方面,受諸多因素影響,專業課教師普遍缺乏課程思政意識,同時對課程思政的認識不足,以至在專業課教學中對思政元素挖掘不夠,甚至部分思政課教師也不重視紅色資源教育價值的挖掘,對此類紅色教育基地的了解和研究不足,情感投入較少,無法準確地將紅色資源蘊含的精神內涵傳遞給學生,很難使學生產生情感認同,引發共情,教學效果差。
(三)紅色資源的應用效果不夠理想
當今社會,受功利主義的影響,大學生最關注的是就業,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重視相關職業技能的習得,一些大學生認為思政課這種理論性強的課程是無用的,對所學知識缺乏熱情,使得教學效果差。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也造成紅色文化傳播缺乏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關于紅色文化學習和宣傳的平臺也相對較少,這些均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紅色資源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路徑
紅色資源中蘊含著優良的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對提升大學生思想境界、樹立理想信念、培養高尚道德品質、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揮著積極作用。在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元素,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中的精神財富,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一)增強大學生對紅色資源的價值認同
對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相對富足,思想仍未成熟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充分挖掘紅色資源的教育價值,利用紅色資源中所蘊含的優良傳統和職業精神,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一方面,要在現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紅色文化教育,加深學生對紅色資源內涵的理解,提高大學生對紅色資源價值的認同,激發其豪情壯舉。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實踐教學,帶領學生實地參觀革命遺址、教育基地,聆聽革命先輩們的先進事跡,感受其人格魅力,激勵學生學習榜樣,做一位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不畏艱難,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好青年。
(二)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思政課是一門講道理有情懷的課程,講好紅色故事,上好思政課有利于在學生心靈深處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上好思政課是幫助大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的高低有賴于系扣子的人,即教師?!秾W記》中曾說: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作為引路人,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較強的思想素養、高尚的行為,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使學生信任他們、尊敬他們、親近他們,學生能夠以教師的信仰為自己的信仰,以教師的行為為榜樣踐行,成為一個有信仰的人、有情懷的人。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是所有任課教師的任務,責任重大,需要廣大教師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專業課教師要樹立課程思政意識,認真研究,提高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充分挖掘專業課中的思政元素,實現教育的育人目標。同時,思政課教師更要不斷鉆研教材教法,革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推進紅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當前高校知識傳授、價值觀灌輸的一種最廣泛、最穩定、最有效方式。因而,開發利用紅色資源時,應將其有效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盵3]首先,要重視課堂教學。大學生的學習主要在課堂完成,因此課堂也就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因此,高校要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的優勢,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創新教學方法,將紅色資源有效地融入教學當中,講好紅色故事,加深學生對紅色精神的價值認同,激發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培養高尚人格和愛國情懷。通過一個個鮮活的紅色事跡,使學生深刻感受革命先烈們無私奉獻、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此外,開設紅色教育選修課,不拘泥于課本,不受教學任務的束縛,以一種“親切”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主動去了解和學習紅色資源。第二,創新教學方法。教師要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知識的靈活運用,通過案例分析、課堂討論加強師生互動。依據紅色文化實例,融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運用紅色資源多樣的體現方式,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模式,以此加深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喜愛。第三,開展紅色資源研究。高校要認識到紅色資源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充分挖掘其價值,結合自身優勢,在校園內建立紅色資源研究機構,整合具有特色的地域性紅色資源并開展紅色資源專項研究。
(四)完善紅色資源的實踐教學平臺
要想使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現自覺的思想升華,將理論內化為自身的品質,必須讓大學生“身臨其境”,深刻認識到紅色資源的作用及價值。首先,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以愛好為出發點,將對紅色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匯聚在一起,開展各種富有特色的紅色體驗活動,將學生社團打造成弘揚紅色文化、傳播革命精神的平臺,讓大學生真心喜歡參與、樂于參與。其次,開設紅色相關課程,開展實踐教學。高校要探索開設紅色相關課程,通過系統學習紅色文化,深入理解其內涵及價值。同時,加強實踐教學的力度,建立紅色教育基地,使學生通過聆聽紅色故事,親身感受革命先烈們的英勇壯舉和偉大精神,激勵自己,形成正確的“三觀”,將思想內化為實際行動。
(五)加強紅色資源網絡建設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普及,網絡已成為大學生學習和社交的關鍵手段,因此,思政課也要順應時代發展,將網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之一,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將紅色資源滲透其中。如:挖掘教材中的紅色資源,制作成“微視頻”,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從中獲得感悟;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小視頻等學生習慣的方式使學生更便捷地聆聽紅色故事,了解紅色文化,感受革命先烈們的高尚品格及愛國精神,激發大學生的壯志豪情,進而引導其行為;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通過建設紅色文化網站,充分利用校園網優勢擴大輻射范圍??傊?,高校應順應自媒體發展的時代潮流,將網絡平臺作為紅色資源傳播的重要途徑,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還可以使大學生主動關注紅色資源,感受紅色文化,用榜樣激勵自我的行為。
(六)強化紅色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應當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承陣地,校園環境總是隨著特有的“象征符號”向青少年傳導某種思想、規范和價值標準[4]。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場所是校園,校園文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良好的校園文化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習得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堅定的人生信念。紅色資源具有價值導向功能,其教育功能是隱形的,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紅色文化有助于立德樹人目標的實現。高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在所處地域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將紅色要素融入校園景觀的設計中,如在適當的位置擺放革命前輩或英雄人物的雕像,時刻提醒學生向榜樣學習,以榜樣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在走廊、教室等場所的墻面上張貼革命偉人照片或懸掛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名言警句,以此來激勵學生時刻謹記;通過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手段宣傳革命先烈或名人的小故事,以更加貼近大學生生活的方式使其認清歷史,時刻銘記歷史,培養其愛國情懷。另一方面,組織學生觀看紅色影片,舉辦紅歌比賽、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及紅色文化的知識競賽,通過競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紅色文化,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發揚紅色精神??傊t色資源是黨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其中蘊含的無私奉獻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對生于和平時代的青年一代具有較強的精神洗禮作用,其教育意義不言而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資源,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講好紅色故事,有利于使青年一代認清歷史,以史為鏡,開創美好未來;用好紅色資源,有利于培養青年一代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堅定的人生信仰。
參考文獻:
[1]朱小理,楊宇光,胡松.關于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必然性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11):42.
[2]張曉亮,韓偉.紅色資源與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世紀橋,2012(15).
[3]劉佳怡.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8.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79.
作者:王利華 單位:蘭州博文科技學院
- 上一篇:廣播電視臺安全播出技術維護措施
- 下一篇:二維斑點追蹤技術對糖尿病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