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模式
時間:2022-05-30 15:24:04
導語: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數字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著港口企業自動化、智能化不斷迭代升級,數字化建設成為各大港口企業競爭的新領域。港口自動化技術的爆發式應用為業財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財務管理的內容和邊界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財務的職能由單一的核算拓展到推動財務轉型、加強管控和進行數據賦能等。數據治理為港口企業賦予了更加智能和高效的生產管理方式,得益于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財務數字化建設為企業決策提供快速、準確的信息。文章基于海港集團財務數字化轉型的現狀,探討分析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轉型模式,在提升港口運營板塊發展的同時,促進航運服務、金融等板塊的齊頭并進,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
【關鍵詞】港口;財務數字化;中臺
一、財務數字化
財務數字化建設是以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財務系統的不確定性,也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迭代和升級,是數字技術驅動下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其目的是通過智能化的信息系統將傳統分散的財務核算、資金管理、稅務管理等財務管理職能進行集中化、規?;土鞒袒\作,促使沉淀的數據自動流動而實現數據自身的資產價值,并衍生決策支持、分析管理等數字治理應用,其本質是通過“數據+算法”來對數據進行挖掘和建模,通過數據優化財務資源配置,助力企業決策。
二、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現狀
國內各大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起步較晚,目前大部分還在傳統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上,離實現財務數字化還有較大差距。上港集團尚未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財務數字化建設相對滯后;江蘇省港口集團初步建立了總分中心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但主要還是聚焦在財務核算領域,衍生增值開發相對還較少;天津港口集團財務數字化建設相對靠前,通過浪潮系統實現了費控系統共享、散雜貨共享、收入核算共享、稅務管理共享等,并在數字化的建設場景上有部分落地應用。浙江省海港集團通過近幾年建立幾大區域性財務共享中心取得了財務數字化建設的一些經驗,目前正在就財務數字化轉型升級做整體方案規劃。
三、港口集團財務數字化的動因
(一)數據智能促進高效競爭
各大港口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港口自動化建設,港機設備自動化、無人智能集卡、北斗精準導航、5G傳感設備、前端影像采集系統等數字設備的應用,使部分港區內實現了全天候無人化管理,以及數據資料的收集和加工成本大幅下降。港機設備的作業效率,無人集卡的短駁路線,集裝箱裝卸的順序,以及集裝箱堆存的場地等都能通過系統實現快捷有序地編排。單個泊位的實時作業量,作業收入,年度計劃完成情況等都能實現動態的數據收集和系統核算。這些數據獲取為企業快速決策提供強大支撐。
(二)技術賦能創新數據價值
各大港口集團原有的集裝箱管理C-Bos、N-Tos系統、干散貨系統、EMA管理系統等系統繁多,主要為滿足單一業務管理部門使用,系統“煙囪式”發展明顯,數據孤立現象普遍,業財融合度較低。數字技術的發展為數據的提取提供了技術路徑,并大幅降低獲取數字化資產價值的成本。通過提升對數據治理能力挖掘數據巨大的潛在價值,促使業財數據向價值創造型資產轉變。
(三)業財融合提升數據治理
業財融合數字化建設已成為港口企業一號工程得到全面推進,特別是集裝箱管理系統相對統一,干散貨系統正在逐步實現迭代,財務核算系統、資金管控系統等都在推進標準化建設,各系統間的數據通道更加高效,企業大腦數字治理機制逐步形成。
四、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面臨的難題
(一)構建靈活敏捷的財務數字化前臺
財務數字化的前臺直面需求,必須具備快速響應需求的能力,一方面輸出標準化的信息;另一方面提供靈活多變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充分體現前臺的靈活性、協同能力、快速響應能力。傳統的財務數字化一般從打造后臺開始,最終考慮前臺輸出,這種觀念往往是本位主義,閉門造車,拋棄了外部實際需求,強制向外提供標準化產品。前臺是將數據從沉淀資產到價值創造的必然途徑,可從以下三方面思考:1.財務信息可視化平臺建設。業財數據組合的BI駕駛艙、APP應用、數字化大屏、業財全流程動態跟蹤展示、多維圖表等直觀的視角呈現,可單獨作為一個可視化子平臺來建設。2.應用場景柔性開發。主要聚焦兩方面,一是滿足客戶對數字量身定制的需求,對中臺標準化、標簽化的數據進行組合和數據價值分析,形成多維的可視界面和個性需求的數據分析。例如航運指數、集裝箱運價指數、多式聯運方案價格比選,以及航運服務業細分行業的增長情況、供需預測等;二是面向內部需求開發應用促管理提升,通過系統智能化運作促進高效管理。例如數據溯源分析,能對營業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進行即時的溯源分析,從業務板塊、細分領域等維度快速做出不同程度的顆粒度智能分析;趨勢判斷,能根據收入的變化分析價格影響因素和作業量因素,并根據業務增長趨勢和市場行業情況作出預測,為船舶靠離泊作業、港機設備配套數量、堆場配置和集裝箱運力調配等做好預先的管理安排。3.生態鏈應用開發。必須認識到當前企業單打獨斗的競爭理念已落后,未來的市場競爭模式是以核心企業形成的生態圈之間的競爭。通過強化財務業態生態圈建設,增強外部應用的粘性,強化業財融合生態鏈群落的整體競爭力。例如通過分析近洋船只在集團管控港域內的作業量、經營收入等為金融機構提供征信服務,打破近洋船舶融資租賃缺失動態信用監管的行業發展壁壘。根據業務占比、經營收入、支付能力變化等維度對合作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分類分級標簽化管理,進行生態鏈整體授信,做大做強配套上下游企業。
(二)整合資源搭建強大的財務數字化中臺
中臺是資源整合、能力沉淀、數據共享的核心平臺。前臺需要持續創新,講究快速迭代;而后臺修改的成本和風險較高,要更加穩健,因此強大的中臺就成為海量業財數據清洗、加工、分類管理的核心平臺。財務數字化中臺從業務中臺來實現業務支持數字化,財務中臺來實現財務會計數字化和管理會計數字化,數據中臺來實現財務決策,支持數字化。通過打造三個中臺解決低效重復的信息系統建設,分類輸出標準化、能快速響應的數據服務和數據支持,以供前臺敏捷地應對外部需求而做出快速的數據組合分析,實現財務數字治理高效化。1.業務中臺主要是根據財務中臺的系統建設要求,促使業務系統實現流程再造,將原先“煙囪式”、相互孤立的信息系統通過業務中臺實現系統的互聯互通。業務中臺是財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的重要數據來源,業務中臺聚焦對生產業務系統的集合,按照財務中臺和數據中臺的要求實行業務流程再造。近幾年各省紛紛成立省級港口集團,更加促進了生產系統標準化。但管理系統孤立現象較嚴重,標準化建設困難重重。結合港口企業業務系統情況,從兩方面同步推進業務中臺建設:一是按照業財融合的要求,漸進式推進系統迭代升級,盡可能實現相同業務系統標準化;二是同步推進管理系統與業務中臺數據端口的銜接,通過開發數據端口或應用低成本的RPA機器人提取業務數據。2.財務中臺財務中臺主要圍繞促進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共享財務一體化融合。財務中臺建設首先要實現會計科目、會計政策,核算流程標準化建設,先行實現財務共享;其次是將業務模式、業務流程轉換成財務準則核算模式,將重復性、規律性和數據量大的業務通過集中處理來提升核算效率,通過借助業務后臺底層技術支持系統來完成數據的智能化處理、分析,讓傳統的財務人力承擔更多的管理職能。3.數據中臺財務部門一直是企業數據處理中心,掌握著公司大量的基礎數據,并且數據的精準度較高,可靠性強。數據中臺的核心是通過制定數據標準,對業務中臺和財務中臺的數據進行識別,將其中可標準化的、多場景可重復應用的數據資源進行整合。數據中臺是業財融合數據的加工廠,實現數據資產化,資產服務化,能隨時為前臺輸出數據服務,為中臺進行數據交互,為后臺反饋資源需求。財務數字化在本質上是技術驅動下的一場業務、管理的深度變革,數據中臺是實現財務數字化的工具和路徑,數據中臺為業財融合提供應用場景,其最核心能力是匯聚整合、提純加工,對數據進行多維度標簽管理,以達到財務數據服務可視和價值變現。
(三)后臺穩定有序
財務數字化后臺指的是企業基礎資源、基礎要素的保障,本質就是人、才、物的保障,主要包括財務與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設備設施硬件保障、軟件系統基礎開發團隊以及資金的支持。財務數字化的后臺必須要非常穩定,要有明確的目標,服務于集團長期的發展戰略,需要企業制定長久不變的藍圖。六、結束語當前港口企業的財務數字化尚處于探索階段,本文基于港口企業業財系統的現狀和特點,同時結合浙江省海港集團推進財務數字化轉型情況,分析和思考了港口企業推動財務數字化轉型可采用的實施路徑和轉型模式,為港口企業財務數字化改革提供一定參考。
主要參考文獻:
[1]陶欣欣.港口企業財務管理數字化轉型:路徑與實踐[J].財務管理,2021(8):43-48
作者:楊卿 單位:寧波舟山港鐵礦石儲運有限公司
- 上一篇:高校檔案管理的現代化建設策略
- 下一篇:風力發電及控制技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