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

時間:2022-09-27 10:51:27

導語: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運用

內蒙古是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區,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底蘊,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漫漫革命建設征途中形成的優秀文化,是共產黨人意志信念、精神理想的集中表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歷史的縮影,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有著很高的文化研究審美和教化育人價值。黨和國家歷來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大學生科學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政治素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務,面對持續推進的高校思政教育創新提升工程,高校如何把握機遇,完成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全面提升,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當前緊要且迫切的問題?!缎聲r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一書就此提供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該書立足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立場,尋求思政教育課程教學的創意、創新、創造,通過名師案例展示了思政教育課程富有生機的一面,達到了各類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并進的狀態。此外,該書還就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了示范,這些經驗對廣大思政課教師開展思政教育課程創新富有借鑒價值,具體歸述如下:

一、高效整合區域紅色文化資源,充實思政教育教學內容

我國行政區域廣闊,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紅色文化資源。不僅表現在內容涵義上的不同,也表現為存在方式的不同。既包含文化藝術等非物質資源,也有故居遺址等物質性資源。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內蒙古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區,一大批共產黨人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比如被譽為“紅色之子”的烏蘭夫,是革命的堅定追隨者,在他身上展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為了實現革命理想、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孜孜以求、誓死不屈、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此外,內蒙古還有豐富的紅色文藝作品和大量的革命舊址,如音樂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話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音樂《牧民歌唱共產黨》,以及烏蘭夫故居、五一會議舊址、城川干部學院、集寧戰役紀念館等故居舊址。通過有序、高效整合這些紅色文化資源,并將其轉化為形式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如教材、視頻影片、歌舞劇、紅歌、紅色小說、紅色研學基地等,一改以往單純以課本教材為唯一課程內容的做法,能夠大大充實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提升思政課程教學的層次性和豐富性。并且由于課程資源的豐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課堂學習氣氛,引導學生從排斥思政學習到認可再到沉浸于思政學習,對于提升學生思政教育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具有明顯作用。

二、多維度切入思政教學,豐富思政教學課堂形式

目前多數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即以傳統的教師宣講、學生聽課的形式呈現,缺乏互動的課堂,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也難以培養出真正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確政治意識形態素養的人才。對此,以內蒙古紅色文化資源的創新利用為例,探討豐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形式的可能性。首先,基于傳統思政教育課程多以理論灌輸和知識性識記為主要教學手段,缺乏實踐和體驗性教學環節。要知道,實踐教學是文化教育獲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遵循教育科學規律的表現。鑒于內蒙古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紅色文化又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利器,思政教師可根據紅色文化資源內容形式的不同,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如在傳統思政課堂中融入紅歌對唱、話劇表演等環節。也可以在專業課程教學中,以紅色文化為主題,如音樂課程的紅色大合唱表演;體育課程的紅色健步跑;歷史課程的紅色歷史問答競賽;影視課程的紅色影視作品鑒賞等。都是促進當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單一化、理論化、程序化的有效手段,是思政教育實踐教學的一次集中試驗。此外,除了傳統的線下思政課堂,線上智慧課堂或者混合式教學也是打破當前思政教學桎梏的一條路徑,利用智能新媒體,可以實現靈活高效的思政教學,破除傳統教學課堂的“一次性”限制,為學生提供即時性學習機會。

三、暢通師資力量在職培訓渠道,打造高水平思政教育團隊

紅色文化資源能否用好,發揮出切實教化育人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政教師個人素養,當然這里包含教師的知識性素養和教學技能素養。盡管內蒙古紅色文化豐富深刻,但若沒有具備深厚紅色文化素養,善于創新、善于教學的思政教師,那也難以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應有的立德樹人作用。因此,高校除了要重視區域紅色文化資源的整合和課程教學機制的改革,同時也要重視加強對教師素養的培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明顯的示范性,因此首先要確保思政教師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過硬的政治素養;其次,對于教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技能素養,高校要制定合理的培養機制,定期對教師素養進行考核,促使思政教師自覺提高教學素養。例如可以通過開辦思政教師在職培訓班,邀請思政名師開展教學講座,開展教師思政創新教學大賽,評比出優秀示范課程,在全校推廣,整體推進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改革進程。

作者:亓丹 單位: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