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局關于群眾最關心的有關問題的匯報

時間:2022-12-22 02:04:00

導語:貿易局關于群眾最關心的有關問題的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貿易局關于群眾最關心的有關問題的匯報

昌邑市貿易

關于群眾最關心有關問題匯報

市府辦公室:

接通知后,我們立即對機關及所屬企業職工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了解,歸納起來,當前貿易局職工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是個人身份、工資、保險、企業效益。調查發現,這些問題如不設法盡力解決,將會給企業生存、發展以及職工穩定帶來較嚴重的問題?,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貿易局機關共有各類人員111人?,F有在職工作人員25人,財政全額撥款(參照)國家公務員管理的10人;財政全額撥款事業人員6人;企業編制財政定額撥款人員9人。另外,原商業、物資總公司機關自收自支企業內退人員7人;原物資機關離崗人員5人,病休1人;遺屬11人;退職3人,此27人工資均由貿易局自行解決。另外,還有退居二線人員12人;離休人員7人;退休人員40人,均由貿易局統一管理。

貿易局直屬企業21處,共有在職職工1845人,在崗518人,下崗1166人,內退31人,停薪留職176人,病休及其他35人。有離休人員33人,退休433人,退職31人,遺屬127人。

二、目前的熱點、難點問題

(一)欠繳職工各種保險問題比較嚴重。目前,市屬企業需參加養老、失業、工傷、醫療四種保險,但由于各企業情況不同,故投保險種、繳費時間及繳費數額也各不相同,且出入很大。總的看,欠繳缺口較大,截至上年底,全系統欠繳總額達1351萬元,其中養老保險1080萬元;醫療保險53萬元;失業保險198萬元;工傷保險19萬元。四項保險中,欠額最大的養老保險與職工利益尤為密切,有的企業因多年欠繳保費,致使大批職工到齡無法退休,如食品公司,現有在職職工132人,就有50%的職工已到或將到退休年齡,因該企業停產多年,無力繳納各種保險,許多職工無法退休。

(二)企業債務大,包袱沉重,很難以原來的生產經營模式生存和發展。由于歷史的原因,企業十幾年前與銀行的一些借貸款項,因近些年企業停業、半停業等問題,一直無能力消化這部分債務。截至目前,全系統企業銀行債務總額已達15393萬元,其中工商銀行本息8417萬元,農業銀行本息2154萬元,信用社本息2509萬元,建設銀行本息1417萬元,中國銀行105萬元,其他本息848萬元。尤其是近一個月來,有9處企業被一個金融部門起訴,無法維持正常經營,嚴重影響職工穩定。

(三)長期拖欠職工各類資金補貼數額較大。截至上年底,全系統共欠發各種款項5423萬元。其中,欠發職工工資1987萬元;職工集資2053萬元;職工押金196萬元;職工風險金731萬元。欠發內退職工生活費38萬元。欠發退職人員生活補助57萬元;欠發遺屬生活補助165萬元;拖欠離退休人員醫藥費143萬元(包括離休干部醫藥費7.5萬元),拖欠離休人員護理費6萬元。僅就欠額較小的遺屬補助來說,除貿易局機關遺屬補助按規定標準每月每人170元發放外,全系統各企業幾乎均未發放,個別發放的企業,也是杯水車薪,如華偉公司,只在年底發給每人200元。

(四)下崗職工經濟無保障,家庭生活困難。隨著企業內部改革和改制,下崗職工越來越多。下崗人員中,絕大部分人無創業能力,只是迫于生活需要,從事收入微薄的體力勞動以支撐家庭開支,如遇天災人禍,罹患絕癥,生活更加困苦,因此,有相當部分下崗職工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

(五)機關人員的安置政策不明確,職工思想不平衡。2004年7月,按照昌編發[2004]7號文件精神,原商業、物資、食品三總公司職能和有關人員劃歸商貿辦(現更名貿易局)。特別是歸并后,原商業、物資機關本身的離退休、內退、遺屬、退職、離崗、病休等人員的工資、生活補助及各項費用的發放因原總公司的撤銷,只能由貿易局統一管理,雖說貿易局自合并之日起,就采取各種措施籌措資金,艱難地承擔起這部分人員的各種費用,但目前已很難維持。原因有二:一是原剝離資產無法全部兌現,且越來越少;二是機關人員增資因素逐漸加大,貿易局給上述人員發放工資的負擔太重,難以為繼。再就是根據2001年市政府每總公司僅留5人的改制分流意見,商業總公司將人員分流后,原機關50周歲以上人員全部內退,工資保持不變。而物資總公司沒有及時分流機關人員,只是等到2004年7月職能合并之際才確定了留守的5人,除一名50周歲以上人員內退外,其余人員一概做為機關下崗人員,每月發放生活費300元,并簽定有關協議,現已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合并后,原兩總公司在崗的9人中,2人為結構工資,7人為企業工資,現統一執行結構工資標準,但因人員身份性質的不同,養老保險繳納部門的不同,退休后,工資差額未來差距繼續加大;原物資下崗人員與原商業內退人員在工資補貼上也存在很大差距。

(六)貿易局無力承擔社區職能,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難以及時解決。原商業、物資、食品總公司合并后,由于當時只是簡單地把三總公司的人員、職能等合并給了貿易局,而原三個單位所轄住宅區的物業管理等關系職工生活切身利益的許多事情沒有制定相應的辦法,如今,全系統的職工住房修繕、水暖管道、線路維修等許多事情成了貿易局很難解決的問題,要辦好這些事,需相當的人力、物力、財力,貿易局沒有這些開銷來源,若辦不好,就積累矛盾,引發上訪。

據調查,目前,貿易局所轄宿舍區共8處262戶,分別在新興街、天水路、利民街、北海路、新村、商業大宿舍等地,共有變壓器4臺,這些宿舍及配套設施均為早年建筑和安裝多年,年久失修,問題很多,其中還有兩座危樓,經常出現樓頂漏水、管道破裂、線路損壞等問題,僅當前必須維修的事項就需費用179200元,而現實是貿易局自身運轉都很艱難,群眾的迫切需要無力解決。

三、措施及意見建議

1、加快傳統流通企業的改組改造。采取分門別類,因企制宜的辦法,對原未改制、早年停產外欠多的企業,可通過破產的辦法,解決企業負擔和職工遺留問題;對運轉相對正常的企業,融通各有關金融部門、債權公司,通過各種渠道消化債務,采取招商引資、擴建等措施使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對部分城區企業,根據《昌邑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舊城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改造的實施意見》,積極實施“退城進園”,把通過整體開發所得資金,返還企業繳納所欠職工各類保險、歸還銀行貸款及職工集資欠款等,化解矛盾,甩掉包袱,為企業下步發展創造條件。

2、建議市委、市政府根據貿易局機關的現實情況,理順內部人員的身份及待遇,確保機關的協調及以后各類人員有個合理的著落。

3、建議成立社區,將原撤銷單位多年形成的老住宅區按社區管理的辦法和標準管起來,避免各類矛盾的發生,確保職工穩定。減輕部門負擔。

二〇〇*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