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新社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會講話
時間:2022-02-22 09:57:00
導語:區新社會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基本概況
截至2009年9月,**區共有依法登記的社會組織577家、黨員1966名。其中社會團體129家、黨員573名;民辦非企業單位448家、黨員1393名。經過前期調查,已參加第一、第二批學實活動的324家、黨員數1643名;沒有黨員無須參加的149家;其余104家單位、323名黨員屬于第三批參學對象。
在學實活動開展期間,根據104家參學單位、323名黨員根據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關系歸屬情況,分別以新社會組織黨組織為單位和以社區離退休黨員參加居民區學實活動的形式,全員參加了第三批學實活動的三個階段活動,做到了全覆蓋。其中,以健全的黨組織形式參加的13家、黨員113名;以社區黨員身份參與居民區黨組織開展活動的91家、黨員210名。在學實活動整改提高階段,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但應建未建黨組織的27家社會組織,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實現了社會組織黨建管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二、主要做法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一是思想認識上明確“一個中心”。民政部電視電話會議和市民政局動員會議召開以后,區民政局黨委高度重視社會組織的學實活動安排,第一時間召開黨委會研究,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將該項工作確立為局黨委下半年中心工作來抓,要求舉全局之力確保這項全區性重大政治任務完成。二是組織架構上形成兩級管理。全區層面:由局黨委成立了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指導小組,從屬于區學實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區社團局局長任副組長,并任區學實領導小組成員。指導基層工作層面:成立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指導小組辦公室,由社團局局長任主任,局黨辦、民間組織管理科人員為主,具體負責整個活動的部署。并安排了16名機關干部、事業單位人員任聯絡員,與各街鎮、業務主管單位聯系。三是指導工作上落實“三項制度”。根據參學單位的實際情況,為更好的指導好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學實活動,形成了更加注重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反應快捷的工作機制。指導小組例會制度:局學實活動指導小組共計召開5次例會研究工作;區新社會組織學實指導小組副組長作為區學實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定期參加工作例會。指導檢查工作聯席會制度:召集8個大口業務主管單位和13個街道鎮聯絡員,定期商議部署工作;聯絡員會議制度:召集本局16名聯絡員,聽取在基層指導調研情況的匯報,研究下一步工作。
2、認真開展調研,夯實工作基礎。因組織形態的復雜化和人員的流動性大,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一直是個薄弱環節,加上我區社會組織總量較大,學實活動要做到全覆蓋,難度較大。針對這些情況,局黨委及時進行研究部署,用加強工作培訓、分組明確職責、開展“地毯式”巡查的方法,開展了一次全面調查摸底,為后續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調查摸底采取“網上+網下”聯合推進的方式,網上通過上海社會組織網組織調研問卷填報,網下則由局黨委牽頭落實16名聯絡員,進行了3次業務培訓,然后根據新社會組織歸口管理的情況,進行人員分組,分別聯系相關委辦局和13個街鎮,通過逐一、逐家、逐項的“地毯式”排查,摸清底數。各聯絡員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放棄休息時間,利用中午、雙休日等時機,采取電話聯系、上門調查等方法,不厭其煩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核實摸底,直至情況全面清楚。經統計,整個調查摸底階段,全局16個聯絡員共打電話3000多個,網上郵件300多份、調查問卷500多份、上門調查400多次,較好的對全區所有的新社會組織黨建情況有了全面的掌握。
3、扎實指導推進,確?;顒映尚А@“落到實處、簡便易行、深入指導、統籌協調”的原則,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指導小組突出工作重點,抓住關鍵環節,貼近實際地開展各項工作。一是明確活動主題。為確保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真正取得實效,局黨委一班人在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本區新社會組織大多從事教育培訓事業的現狀,及時修訂方案,將“牢記黨的宗旨、誠信責任在心中”作為本次新社會組織的實踐主題,加以貫徹落實。在整改落實階段,活動指導小組還專門策劃了一場“牢記黨的宗旨、誠信責任在心中”學實主題實踐活動,組織43家社會組織,為市民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業務介紹和公益服務。活動現場接受市民咨詢服務達100余人次。二是深入活動一線。工作中,局黨委堅持深入指導,5名局領導14次深入街道、委辦局以及新社會組織,對活動開展進行具體指導。16名聯絡員積極與社會組織及其主管單位溝通聯系,及時傳達貫徹中央、市委以及區指導小組的部署和要求,做好組織保障和思想發動。分析檢查階段,聯絡員還主動參加13家社會組織的黨員議事會、專題組織生活會。三是把握關鍵環節。為確保全區所有新社會組織能盡早了解和掌握學實活動的工作進程,做到不遺落,不掉隊,在整個學實活動安排過程中,始終做到“早計劃、早安排、早部署、早謀劃”,特別在關鍵工作環節加強指導。在學習調研階段,配合區學實辦統一舉辦的集中宣講活動,組織開展了2次針對新社會組織特點的輔導報告,邀請市委黨校教授主講,得到了各社會組織的好評;在分析檢查和整改落實階段前期,區學實領導小組專門召開座談會,聽取工作階段匯報,布置下階段工作,區委書記還專門提工作要求。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指導小組也及時組織104家社會組織召開工作部署推動會,對第一階段工作進行總結,部署下階段工作重點,抓了“六個一”專項工作,即“開好一次轉段會,搞好一次調查問卷,召開一次座談會,開展一份調查研究,舉行一個主題活動,組織一次宣講”。特別是要求按照區委領導提出的開好“三個會”的要求,對各社會組織組織落實好“黨員議事會”、“支部評議會”、“專題組織生活會”作了具體工作指導。在整改落實后期,根據市局要求,重點抓了應建未建黨組織單位的新建黨組織工作,指導小組與區委組織部緊密合作,聯系社區,精心組織落實推進27家應建未建黨組織的社會組織按期完成建黨任務。
4、努力發掘典型,積累寶貴經驗。區新社會組織學實指導小組通過領導深入一線、召開座談會、下派聯絡員、收集活動信息等形式,及時掌握新社會組織的學實動態。根據參學單位基本集中在社會力量辦學和養老機構的現實,分別確立了2家黨建工作制度健全、學實活動組織有力、工作方法得當有效的新社會組織,作為本次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示范點,并加以總結推廣。一些新社會組織學實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效,通過上海社會組織網、區學實活動工作簡報、《**報》專版等媒介進行了宣傳。對于學實活動組織推進有力的社會組織,區社會組織促進會在評選年度先進社會組織活動中,也作為優先推薦對象,并適時進行了表彰。
三、取得成效
1、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情況進一步理清。借網上大面積開展新社會組織黨建及學實活動參加情況調研之機,指導小組和區委組織部加強部門聯動,將調研內容擴大到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及上級黨組織基本情況的調查,做到“現狀摸清、問題理清”。通過對全區577家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情況的普遍清查,更加清晰的掌握了社會組織黨建形式、黨員數量、組織關系歸屬等基礎信息。社會組織通過分析檢查,也梳理出沒有黨組織導致發展黨員難和黨員活動經費少等問題,需要上級組織部門幫助解決。這些情況、問題的查清,為下一步配合區委組織部開展深入探索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有效舉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區社團局也確立了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進一步納入正在制訂的全區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的相關指導文件中。
2、社會組織黨員教育管理進一步規范。一是學習教育有落實。學實活動開展期間,各社會組織認真組織黨員按照活動3個階段的要求,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理論、走訪調研、座談交流活動,不具備條件建立黨組織的單位黨員主動與社區取得聯系,以社區黨員的身份積極參加居民區學實活動。部分黨員表示因為退休后發揮余熱,很長時間沒有正常參加黨的生活,學實活動給他們提供了一次難得的集中學習教育機會。二是組織管理有保障。學實活動開展調研期間,上海申洋國際交流進修學院等單位就積極與指導小組聯系,提出該學院因辦學發展,需要組建獨居黨支部接轉青年教師的黨組織關系,但苦于沒有上級黨組織的審批,一直拖延至今,并希望通過學實活動得以解決。了解此情況后,指導小組當即與區委組織溝通,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最終明確由學院所在地的漕河涇社區綜合黨委作為其上級黨委,批準成立獨立支部。截至學實活動結束前,全區27家應建未建黨組織的社會組織(原29家,其中2家社團因全市推行企業協會政社分開工作,黨員人數減少僅1人,不再具備建黨組織條件),根據區新社會組織學實指導小組和區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相應建立起了獨立支部1個、聯合支部3個(涵蓋社會組織10家)、臨時支部1個和黨的活動小組15個,實現了黨組織的全覆蓋。從此,組織中的流動黨員、退休黨員的學習、教育、管理重回正?;?、規范化軌道。
3、社會組織自身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發展是第一要務。借助學實活動契機,各社會組織紛紛召開黨員群眾座談會,組織課題調研,征集機構事業發展的意見建議,解決阻礙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謀求組織發展大計。13家參學單位通過開展“我為組織發展獻一計”活動,召開座談會20余次,走訪業主、群眾230多人次,共計征集意見建議130多條,樹立突出問題42個,通過落實整改措施解決40個,有力的促進了社會組織規范管理制度、事業發展規劃等工作的落實。上海新知進修學院針對學院發展遇到的瓶頸問題,確立了4個調研組,開展課題調研,走訪了辦公在該社區的中華英才網、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等20余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并發放調查問卷400余份。在調研基礎上,制定整改措施,進一步把發展思路轉化為推動學院創新發展、提升辦學質量的實際舉措。目前,學院已經在落實新校舍、拓展新專業、開辟新市場、打造新品牌方面有所突破,為學院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4、社會組織融入社區建設進一步深化。隨著學實活動的深入開展,各社會組織與社區之間建立起了更為密切的聯系,形成了“聯接屬地關系、對接黨的組織、承接社區服務”的良性互動格局。一是聯接屬地關系。社會組織中的黨員積極參加社區黨員活動,居民區學實活動普遍走訪駐區單位,這些有益的互訪拉近了雙方之間的距離,促進了雙方的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社會組織在社區中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二是對接黨的組織。部分社區通過學實活動,促成了居民區黨組織與社區兩新組織黨組織之間的結對共建,加強了對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指導。徐家匯、田林社區更是在社區綜合黨委下設立了新社會組織聯合黨支部,配備了專職黨群工作者,將社區中黨組織無處掛靠的社會組織納入其中管理,實現了新社會組織黨組織與社區綜合黨委的組織對接。三是承接社區服務。學實活動中,部分社會組織以社區為平臺,發揮組織專業優勢,為社區提供項目化服務,社會組織服務社區的功能逐步強化。比如,湖南街道弄堂管理協會、凌云街道老年協會、區養老機構服務指導中心等機構,承接了社區綜合管理、社區獨居老人結對關愛、為癡呆老人提供康復服務等服務項目,成為提供社區公益性服務項目的主力軍。新知進修學院應區世博指揮部和社區黨工委要求,在學院設立世博志愿者招募點,動員教工學員積極參與,共計100多名黨員、團員青年參與。同時,學院還承接了世博園區、襄陽公園2處志愿者服務崗的工作任務。學院還利用師資優勢,為社區志愿者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真正做到服務社區、服務社會。
- 上一篇:工程造價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業旅游商品開發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