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正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時間:2022-12-19 04:15:00

導語:科學發展正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正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漢語中的“粗獷”、“豪邁”是作為褒義詞來使用的。這些年來,中國人正是以粗放型的生產方式催生著一連串GDP的高速增長數字。然而近年來自然災害的頻發、資源的枯竭、電力、能源的供應緊張,無疑使中國的經濟發展遭遇瓶頸,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敲響了警鐘??上驳氖?,從中國政府到企業已經在逐漸反思這種發展方式,國家主席在全國“兩會”期間就指出要“徹底改變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不少企業也逐步認識到只有科學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理,并正在成為自覺行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發展現狀

“兩會”達成的一個共識就是現行發展模式是以環境和生態的透支為代價的。從世界銀行2000年底公布的數據看,我國自然資產損失占GDP的比重驚人:1985年至2000年,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期,GDP年均增長率為8.7%;但如果扣除損失成本和生態赤字,即自然部分的虛數和人文部分的虛數后,這期間中國的“真實國民財富”僅為名義財富的78.2%。這意味著,過去15年中國GDP的實際年均增長率只有6.5%。為了取得人為GDP的高速增長,資本不斷向高利潤領域涌入,一些急功近利的企業,以對大自然滅絕的手段攫取資源支撐著高速增長。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消費煤炭、鋼鐵、銅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電力消費國之一。統計顯示,我國每創造萬元GDP所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6倍。去年我國的GDP增長占世界3%,卻消耗了占世界40%的原煤。污染反彈屢禁不止成為頑疾,背后正是地方保護主義,而地方保護主義無非是為當地GDP的增長。“現在很多地方的GDP增長以犧牲環境、污染環境為代價,不是綠色的,而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杯h境生態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鑒明的研究表明,“如果除去環境補償成本,很可能是一個負數。”而且更可怕的是,由于對環境的破壞,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浙江一項研究表明,二氧化硫、工業煙塵、氟化氫等污染物正成為人類健康的殺手,環境質量的惡化,正在使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提高,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

自覺行動

面對著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也有不少有遠見的企業家認識到了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性,因而自覺將保護環境作為自己的責任。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劉玠告訴記者,和諧的環境能夠給企業帶來更好的發展。鞍鋼正在研究把鋼鐵生產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再加工成有利于人類的產品,目前已經具備可操作性。對于在生產中使用的工業用水,他們正在爭取用最快的時間達到零排放(不包括自然蒸發量),使生產鋼的用水指標達到國際水平。天津堿廠在上百年的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堿渣,形成了占地3.9平方公里的3座堿渣山,成為天津市主要的固體廢物污染源。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他們投資3.5億元,建成了一座占地33萬平方米的山體公園——紫云公園,綠化率達95%以上,形成了一個集休閑、紀念、環保、生態、文化于一體的標志性景觀,成為國內乃至世界惟一利用工業廢料建設的環保型公園。對此,聯合國官員稱:“你們進行的人工生態環境改造令我驚奇。中國天津的經驗、做法很值得借鑒,應該與發展中國家聯系起來,向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宣傳、推廣?!?/p>

西安開米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早意識到環境保護問題的洗滌用品生產企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創建了國內第一個環保型無磷洗滌劑品牌——開米滌王中性洗衣液。目前,開米公司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環保型無磷液體洗滌劑專業生產企業,其成功秘訣之一就是始終堅守環境保護的信念,生產過程及產品使用過程均達到國家有關環保標準。這樣的企業還有很多,可以相信,隨著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現深入人心,會有更多的企業把科學發展、保護環境作為自己的自覺行動。

企業呼吁

有些企業之所以能在低投入下實現高產出,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的。這就是現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在人們常說的所謂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這樣對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是不公平的,使其處于環保和市場兩難的尷尬境地。西安開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文建議,國家對于開發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應給予最大幅度的稅收優惠或免去所得稅;而對于生產有害環境產品的企業,應征收占總銷售額一定比例的環保補償費,用于環境治理和彌補優惠環保企業減少的稅收。于文說,生產環保產品的企業,由于技術投入和原料成本比較高,還需承擔部分環保宣傳義務,產品缺乏價格優勢,大量市場份額被非環保產品擠占。以國內生產無磷洗滌用品的企業為例,由于產品利潤低,目前只有開米一家企業仍然堅持在生產無磷產品,而其他企業已向多元化發展。目前作為國內最大的環保型液體洗滌劑生產企業,每年的稅收是上升的,利潤點卻是下降的。因為無磷環保洗滌用品的生產成本要比非環保產品高出20%—30%。為了保持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企業不得不降低銷售價格。實際上,在發展中國家發展環保產業,更需要有政策的傾斜和支持。減免稅收、設立專項基金以及改變銀行的評估體制等,都將給環保企業更大的助力。傳統經濟形態向循環經濟形態的轉型,將是以市場驅動為主導的產品工業向以生態規律為準則的綠色工業轉變的一次史無前例的里程碑式的產業革命。它可以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人們尚不夠自覺自律的情況下,必須要立法。企業家認為盡快地建立環保企業的激勵補償機制是當務之急。企業保護環境的義務應當是平等的,而我國目前卻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現象,挫傷了企業生產開發環保產品的積極性。企業呼吁,國家應盡快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激勵更多的企業參與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