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作講話

時間:2022-12-16 01:04:00

導語:新農村建設工作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工作講話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20****年以來全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分析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勢,研究部署今后的具體工作。下面,我先談幾點意見。

一、20****年以來我縣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情況

20****年以來,我縣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生態良好、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扎實推進以“五改五有五提高”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現在:

1、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至今年4月底,全縣創辦了23個縣級以上領導掛鉤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其中3個縣級樣板點),涉及農戶1****80戶55814人。23個示范點投入建設資金7100多萬元,完成村道硬底化改造96公里,農村房改1166戶,飲水工程270宗,沼氣建設或改廁830宗;建成農村衛生站1565平方米,村級文化室1014平方米,農村信息網4宗。

2、發展思路明顯拓寬。各示范村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為契機,緊密結合本村實際,理清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通過發展小水電站、興建商店出租、發展經濟林等形式,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20****年,23個示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都達1萬元以上,其中有8個村達3萬元以上。如古竹鎮留洞村主抓發展甲魚養殖,積極配合越王山旅游公司加快開發雷公塘旅游項目,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4.5萬元;黃塘鎮臘石村籌資入股建設小水電站2座,實現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4萬元以上。同時,各示范點積極爭取各級各部門支持,均足額完成了入股市高新區的籌資任務,為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夯實了基礎。此外,各示范點通過推廣良種良法、發展經濟林、種植優質蔬菜、組織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等形式,促農增收。20****年,23個示范點農村人均收入均在3500元以上。

3、農民素質有新提高。全縣23個示范村過半數以上建設了文化室,建設9個信息網村村通工程。各示范村能結合本村實際,舉辦農村科技知識培訓活動,并選派村民參加縣、鎮舉辦的農村青年培訓班學習,積極發放農技、法律資料,宣傳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有效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科技水平和學法用法水平。如瓦溪鎮半崗村舉辦科技培訓班,邀請專家進村為農民現場授課,去年共舉辦了4期農業種養技術培訓班,發放科技書籍300多套和技術資料500多份,培訓農民230多人次,切實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種養技術水平。

4、農村鄉風明顯轉變。各示范點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深入開展“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等主題現代公民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制訂完善村規民約,開展文明村、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積極引導農民破除封建迷信,倡導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方式;充分發揮農村調解員作用,妥善調解各種群眾糾紛,深入開展打擊“六合彩”等賭博活動,基本實現“六無”平安村。

5、縣直部門積極配合??h直各部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能夠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制訂好新農村示范點建設實施計劃,積極爭取上級對口單位和幫扶單位支持,為推進新農村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過去的試點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為今后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必將為促進面上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繁重的系統民心工程,要做的事很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簡單地用錢物堆積幾個樣板,而要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全面推進。當前,我縣新農村建設仍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基礎薄弱,增長方式粗放,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能力不強;二是農民收入依然偏低,增收渠道狹窄;三是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能力不強;四是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滯后,有新房無新村問題較為突出;五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支部書記對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一問四不知,有的對新農村建設簡單理解為新村建設;六是村干部“等、靠、要”思想嚴重等等。這些問題表明,我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與全縣跨越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全面發展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因此,全縣上下一定要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凝心聚力,加快推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二、今后新農村建設工作意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縣“十一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主題,要切實按照省市的部署,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分類指導、先易后難、分層推進”工作原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點工程??h委、縣政府已經印發了《關于20****年紫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的實施意見》,各鎮各有關單位要切實按照要求認真抓好落實。

1、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突出發展農村經濟?!吧a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首要任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物質基礎,生產發展核心環節在農民增收。發展生產,必須堅持“雙輪驅動”。

一個輪子是發展特色和現代高效農業,向農業本身要效益,走內涵挖潛經濟發展路子。具體要把握三個重點:一是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各示范村要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春甜桔、密李、荔枝、龍眼、山楂、高山茶、無公害蔬菜等特色農業,加快袁隆平超級雜交稻兩系法制種推廣,積極推進三黃雞、瘦肉型豬養殖基地建設,努力形成“一村一業或多村一業”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鞏固、提升現有農業龍頭企業,引進、改造和催生一批競爭力、輔射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的加工業發展,促農增收。二是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圍繞農業提質增效、資源綜合利用,全面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大力推廣良種良法、農業節水、保護性耕作等先進適用技術,千方百計提高優良品種的覆蓋率、先進技術的到位率、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努力做到從品種到產業,從投入到產出,從產地到市場都能正確引導農民,走出一條優質、低耗、高效的農民致富的新路子。三是加快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按照“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引導、鼓勵農民組建各類協會、專業技術合作等組織,切實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要做好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育工作,加大對種養大戶、運銷大戶、加工大戶的扶持力度,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促進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和發展,努力做到示范村主導產業都有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組織。

另一個輪子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非農產業,走外延拓展經濟發展路子。要著重采取三項措施:一要提升素質促進就業。要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實施好“智力扶持工程”、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各類職業技能和知識培訓。通過培訓,使走出去的勞動力有較強的務工技能,留下來的勞動力能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二要拓寬渠道引導就業。要堅持就地轉移和異地轉移并舉,大力挖掘城鎮服務業和縣外輸出的空間與潛力,強化勞務輸出掛鉤協作,擴大規模,建立基地,面向縣內和市高新區企業的用工需求,進一步強化就業部門與企業的對接。三要優惠政策鼓勵創業。要優化農民創業環境,降低農民創業門檻,放活農民創業政策,切實幫助農民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真正讓群眾無障礙創業、無障礙發展。對有條件的村,正確引導就業,創建勞動力轉移專業村。

2、以科學規劃為導向,著力改善農村村容村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首先要做好規劃,規劃做好了,建設新農村的各項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序展開,才有科學基礎。對已有建設規劃的村,要進一步完善,并嚴格按建設規劃要求審批農民宅基地;仍沒有建設規劃的村,要按照“布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整潔、村貌美化”的目標,抓緊搞好規劃編制,在未完成規劃編制前,暫停宅基地和建房的手續審批。在具體規劃編制中,要深入各村實地調研,把握好鎮村的發展趨勢,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抓好編制規劃。規劃要切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發展要求,區分輕重緩急,突出建設重點,不搞統一模式,不搞統一標準,不搞“面子工程”,切忌脫離實際在“桌面上搞規劃編制”。規劃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實效性,每個村莊的村容村貌、主導產業、形態布局都要盡可能體現特色和個性。對基礎較好、農民住宅建設比較有序的村莊,要進一步強化公共設施配套建設,完善村莊功能;對基礎較差,農民住宅建設較為零亂的村,先規劃一條主村道把現有的農民住宅聯結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然后沿路規劃好各個功能區,嚴格控制好各種建筑。其次要全力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所有示范村鎮都要根據現實條件,以治理“臟、亂、差”為重點,大力開展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戶戶有變化,村村有進步,村容村貌明顯改觀。三要切實加強道路和水利建設。在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的基礎上,努力發動社會各界募捐籌集資金,動員農民投勞、投工,加快推進村道硬底化進程,早日實現村村通水泥公路。結合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實施好中低產田改造和農田配套,整修溝渠塘壩,完善農田排灌設施,實現“能排、能灌、能降”目標,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加快推進農村沼氣建設等。

3、以“一保五難”為重點,大力發展農村公益事業。要加快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優先抓好農村義務教育,加快農村教育資源整合,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教育水平不高問題。要加強鎮、村醫療服務機構建設,改善農村醫療救治條件,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擴大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提高農村合作醫保障水平。要進一步完善“五保戶”供養、貧困戶救助、災民救助等農村社會救助體系,擴大農村養老保險覆蓋范圍。要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加強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有條件的村可建設文體活動場所、“農家書屋”、“科技櫥窗”,擴大公共活動場所,經常性地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要大力實施“信息村村通”工程,擴大有線電視覆蓋面,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創建文明戶、文明村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科技下鄉”活動,加強農民思想道德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新風,自覺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以管理民主為核心,切實加強農村組織建設。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是促進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根本途徑。一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和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深化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二要不斷健全村民自治機制。認真落實好民主選舉制度,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村務公開、村民議事制度及村民會議制度,依法落實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繼續實行村務財務公開、計劃生育公開,推行村級財務會計制,建立村民評議黨員干部制度等,不斷擴大民主監督范圍,保障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全面提高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水平。三要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制訂和完善村規民約,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誠信意識,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社會矛盾,嚴厲打擊”黃賭毒”等違法行為,創建安居樂業的農村社會環境。

三、落實措施,確保新農村建設扎實開展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健全縣領導掛鉤鎮指導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工作的聯系制度,加強檢查各項工作的落實。各鎮

要成立相應的機構,制定規劃,細化方案,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將任務落實到各個項目,落實到人。有市、縣領導掛點的鎮,鎮主要領導要另選示范點,在抓好自己掛鉤示范點工作的基礎上,要親力親為,協助市、縣領導做好掛鉤點的各項工作。

2、加強宣傳,營造氛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凝聚各方面智慧,調動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推動、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各鎮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積極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教育群眾,向群眾宣傳黨的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幫助農民認識發展的前景,樹立起建設新農村的堅定信心。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墻報、標語、簡報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建設新農村的重大意義、主要內容、目標要求及具體措施,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引導廣大農民克服“等、靠、要”思想,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中來,推動該項工作不

斷取得新成效。

3、密切配合,共同推進。建設新農村既是廣大農民群眾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責任??h直各部門要樹立大局觀念,根據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制訂好新農村建設實施計劃,加強工作指導。各行各業涉及新農村建設的專項資金,要??顚S茫⒁M量向示范點傾斜。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和協調,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4、量化考評,嚴格獎懲。從今年開始,對新農村示范點建設進行量化考評。由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牽頭組織實施,采取聽匯報、現場考察、集中評議、綜合評分四個步驟進行。量化考核實行100分制,考評得分在60分以上的為合格,按得分排名評出一、二、三等獎進行獎勵;考評得分在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在全縣進行通報批評,對連續兩年考評不合格的村鎮,要限期整改,并要向縣委、縣政府作出書面說明。

同志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命光榮,任務艱巨。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銳意創新的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不斷開創我縣農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