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7-15 11:52:00
導語: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近期低溫多雨,全市即將全面進入汛期。市政府召開這次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防汛抗旱工作會議和全國水庫安全度汛視頻會議精神以及國家防總西北防汛抗旱檢查組對我市防汛工作的要求,總結經驗,分析形勢,研究措施,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全市防汛抗旱工作。剛才,常崇信同志對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作了具體安排,氣象、水文部門對今年汛期氣候、水文作了預測分析,大家很受啟發和幫助。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了防汛抗旱目標責任書,明確了目標責任和工作任務,希望大家結合實際,抓好落實。下面,我再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堅持不懈積極應對洪澇干旱自然災害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防汛抗旱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盡職盡責、密切配合,駐寶部隊、武警官兵積極參與、勇挑重擔,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全市三分之二的水量在山區,三分之二的雨量在秋季,三分之二的區域面臨水土流失。再加上山高水低,崖高坡陡,水旱災害頻發,雨情、水情、汛情對全市安全度汛和抗旱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
一是天氣趨勢。去冬今春,我市遭遇了連續120多天的冬春連旱。久旱必有久雨。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全市發生大范圍、長時間、高強度降雨可能性大,出現局部暴雨引發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的可能性大,汛期降水偏多、盛夏有伏旱、秋季有秋淋,所致自然災害偏重發生的可能性大。洪澇災害突發性強,一旦發生,成災重、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二是度汛形勢。我市病險水庫多,全市104座水庫,64座是病險水庫,27座在“5、12”汶川地震中受損。4座大中型水庫經過除險加固,防洪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近百座小型水庫分布散、位置偏、交通不便、設施不全、程度不同存在安全隱患。我市江河設防標準低,渭河陳倉、眉縣、扶風和市區段都有險工、險段和無堤段,全市大小河流300多條、河道1500多公里,有堤段不到三分之一,河流防洪能力整體較低。水無常形,調蓄能力不足,水的出路治理不規范。
三是思想態勢。近20年來全市主要河流度汛相對平穩,沒有出現大的洪澇干旱災害。一些干部群眾水利觀念強,水患意識差。加上次生災害觀測難度大,見怪不怪,麻痹大意。對風調雨順期望值過高,應對自然災害的主動性不足,對自然條件的依賴程度高,人工防御影響天氣的手段不多。
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嚴峻形勢,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堅持不懈地增強科學防控能力,持之以恒地提高設防標準,積極主動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各項工作,確保安全度汛,減輕旱災損失,為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汛情旱情交替出現,洪澇干旱危害嚴重。防汛抗旱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各級各部門要把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作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控,實現安全度汛、生態文明,確保全市無重大人員傷亡、無重大財產損失。
1、抓細預案體系建設。凡是則預,不預則廢??茖W的預案是戰勝洪澇干旱的基礎性工作。從去年抗震救災和冬春抗旱的工作實踐來看,我們的防汛抗旱預案還存在著先天不足和明顯差距,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盡快修編、完善預案。要增強預案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專家編與大家編相結合,專門編與開門編相銜接,領導牽頭、聘請專家、抽調技術人員、組建專業班子,廣泛征求部門和群眾意見,做到措施具體、切合實際。要把制定預案的過程作為問計于民、集中民智的過程,把啟動預案的過程作為宣傳群眾、動員社會的過程。渭河林家村站洪峰在4000立方米/秒以下,由沿渭縣區分段指揮實施,4000立方米/秒以上由市上統一指揮實施。大面積連續15天沒有有效降雨,受旱面積達到10-20%,啟動四級抗旱預案,以縣區組織實施為主;持續時間達到25天以上,受旱面積達到20%以上,啟動三級預案,由市上統一組織實施。各縣區要按照職責,充分準備,確保一旦災害發生,預案能夠及時啟動、順利實施,做到臨危不亂、處置有序。
2、抓緊工程項目建設。渭河堤防建設工程要盡快收尾,5月底前全面完工、組織驗收。各縣區要加快完成省上下達的應急工程建設,同時要做好險工、險段的應急處理。已經列入第三期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計劃的20座小型水庫要全面開工,加快建設,制定度汛措施,確保工程安全。要精心搞好水庫汛期調度管理,嚴格控制汛期運行計劃,未加固的病險水庫要空庫度汛。要加強涉河工程管理,落實汛期禁采規定,5月底前,以縣區為單位組織一次專項檢查,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清除行洪障礙,確保江河行洪安全。要在有條件的村莊恢復澇池等蓄排水設施,澇時蓄水、旱時取水,提高農村抵御洪澇干旱災害的能力。要加強對洪澇引發滑坡、山崩等次生災害的經常監測、工程除隱工作,國土等部門要提早介入,未雨綢繆,預防在先,萬無一失。要加快抗旱應急水源工程設施建設,優化工業與農業水量調度,統籌生活和生態用水,實行計劃用水,推廣節水技術,確??购涤盟?/p>
3、抓實防御體系建設。要加強應急搶險專業隊伍建設,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增加搶險機具配置,加強技術培訓,開展模擬演練,增強抗洪搶險實戰能力。要培養一批防御旱澇災害應急骨干力量,平常時候掌握應急常識,非常時期迅速出動、積極應變。要加強軍地協作,積極組建以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為主要力量的搶險隊伍。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防災抗災知識,提高應急避險能力,增強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發揮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重要作用,健全穩定群眾監測隊伍,完善群防群控體系。
4、抓好應急基礎建設。加快建設縣區防汛可視會商系統,建設縣級預警平臺,加密雨量站點,完善墑情、雨情、苗情測報系統,增強監測預報能力。要加快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步伐,建立上下游汛情互報體系和重大汛情預警機制,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準確迅速傳遞雨情水情災情。要以木樁、樹梢、鐵絲網、大石頭為重點,備齊、備足、備好防汛物料,倡導社會力量儲備物資。要與有關工程單位和企業簽訂搶險機械、設備和設施使用協議,確保關鍵時候能拿得出、用得上、幫大忙。
三、落實領導責任,強化防汛抗旱工作保障
防汛抗旱事關全局、責任重大,核心靠組織、關鍵在領導。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加強領導和工作力量,密切協作配合,加大財政投入,明確工作責任,確保防汛抗旱工作順利進行。
1、落實責任。防汛抗旱是《防洪法》和《抗旱條例》賦予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防汛抗旱部門分工責任制和技術崗位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書,分解任務,靠實責任。要落實水庫、水電站、淤泥壩防汛安全屬地管理制度,簽訂責任狀,落實防汛責任。
2、加大投入。市上已經撥付120萬元防汛抗旱專項資金,主要用于物資儲備。各縣區也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大投入,保障防汛機構經費,確保物料儲備全面達標,確保防汛工作正常運轉。市縣水利部門和防汛辦要強化項目帶動意識,抓住國家加大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防洪排澇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項目資金投入的機遇,加強項目編制包裝,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支持???/p>
3、整合資源。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組織優勢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綜合協調作用,組織和調動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參與防汛抗旱,形成政府統一指揮、部門協調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要整合信息資源,實現防汛、水文、氣象信息資源共享,確保重大汛情、雨情、災情傳遞及時準確。市、縣區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積極配合,加強協作,形成合力,推動防汛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
4、強化檢查。各縣區、市級有關部門要組織一定的領導力量和專業人員,抓緊時間,對本地區、本部門的防汛準備情況進行全面檢查,要突出重點、全面徹底、不留死角,重點檢查責任制、物資儲備、搶險隊伍、預警設施等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要建立檢查責任制,一級對一級負責,各層面都抓落實,實行一事一卡、一地一表、檢查人和被檢查單位負責人實名登記,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要嚴肅防汛抗旱工作紀律,汛期負責承擔工作任務的領導干部一般不要外出,帶班值班到崗到位,信息通訊保持暢通。對思想麻痹、工作不力、指揮不當、組織搶險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同志們,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迅速行動起來,扎實開展工作,努力奪取防汛抗旱工作新勝利,為推進“三個率先”、建設和諧奮進新寶雞做出更大的貢獻。
- 上一篇:農村飲水工作現場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企業檔案管理體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