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機械化暨耕作工作會發言
時間:2022-06-17 10:23:00
導語:玉米機械化暨耕作工作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必需做到點面結合,5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打好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機械化發展的攻堅戰。沒有點的突破,就沒有面的擴展。局部鎮場區對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認識比較早,落實面積比較大,這些鎮場區要依照高標準起步、快速度發展的要求,進一步明確發展目標,強化工作措施,擔負起率先突破和示范帶動的重任。同時,要注意總結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項目單位和示范基地的勝利經驗,培植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行政推動、技術服務、市場運作等方面探索規律,推動全縣玉米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的發展。相關部門要切實搞好發展規劃,既要確立總體發展布局,又要對不同區域的發展重點、發展模式和發展路子做出統籌布置,為整體推進奠定基礎。
一、明確任務,認清形勢。全力做好玉米全程機械化的各項準備工作
縣政府已召開三次農業機械化專題會議,今年以來。體現了對農機化工作的高度重視,更體現了農機化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縣政府主要領導對農業機械化工作高度重視,要求將此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納入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從全縣看,近幾年我縣的農機化發展邁出了可喜步伐,全縣玉米聯合收割機的增長幅度很快,2007年購進大型收割機4臺,今年增加到14臺。2007年玉米機收面積僅有2000畝,今年將發展到2萬畝,全縣引進精量耕播種機達到107臺,維護性耕作面積發展到5000畝。特被是通過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農機裝備推進項目,今年上半年,共新增精量和免耕播種機450多臺,農戶的機械化意識進一步增強,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有力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進程。一是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通過玉米機收和維護性耕作,玉米全程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的發展。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全縣可季節性替代農村勞動力2萬多人。二是促進了農民增收。經過幾年的實踐和多點觀測,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實施區域普遍實現了三增四節”即糧食增產、地力增強、農民增收,節水、節肥、節能、節支,每畝可增收節支80100元。三是促進了秸稈綜合利用。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拓展了秸稈利用的新途徑,使秸稈真正變廢為寶,有效減少了農村柴草亂堆、亂放、亂燒等現象,改善了環境和村容村貌。四是促進了土壤結構的改良。玉米維護性耕作的實施,改變了為追求單產而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的現狀,有效解決了土壤的板結貧化現象,增強土壤活力、改善土壤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從總體上看,近幾年我縣玉米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示范推廣工作雖然取得較大進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局部領導重視水平不夠,認識不到位。沒有把玉米機收和維護性耕作列入重要的日程,表示在工作抓得不緊,推進措施不得力,工作落實不到位。二是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的實施面積還不夠大。目前,全縣玉米機收面積還不到種植面積的十分之一,維護性耕作的面積更加有限,發展不平衡,與農業農機大縣的地位極不相稱。三是大型機具數量缺乏。目前,全縣大型玉米收割機僅14臺,精量和免耕收獲機平均每個鎮場不足30臺,還存在空白村,其它維護性耕作機具的數量更少。四是廣大農戶認識不到位。這些問題在一定水平上制約了縣玉米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的開展。
省政府下達給我縣的玉米全程機械化任務是核心面積4萬畝,今年我縣被列為全省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示范縣。輻射面積8萬畝,維護性耕作實施面積2萬畝。對此,各鎮場區和有關部門要站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的高度,認清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做到統一思想,突出重點,集中精力,強化措施,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推進玉米全程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實現新突破。
二、再增措施,再鼓干勁。確保玉米全程機械化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加強領導是關鍵。各鎮場區和相關單位要將玉米全程機械化工作擺上重要日程,1堅持加強領導與密切協作相結合。一切工作。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要明確具體分工,層層建立工作責任制。農機局負責總牽頭、總協調,各鎮場區通力配合,把具體任務分解到鎮場區、分解到村組和地塊,落實具體責任人。工作指導上,要把玉米機收作為農機化發展的重中之重,實行重點工作重點抓;行政推動上,要集中精力、物力和財力,整合各方面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形成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發展布局上,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區域特點,確定不同的發展格局,確保把這項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沒有玉米機收的大發展,2堅持玉米機收與維護性耕作結合。玉米機收是實施維護性耕作的基礎和前提。就沒有維護性耕作的大推廣。同時,維護性耕作的推廣力度越大,對玉米機收的拉動作用就越顯著。要把玉米機收與維護性耕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統籌兼顧、相互促進、協調發展。要實現玉米機收與維護性耕作的整體推進,首要任務是加快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農機裝備實力強、玉米生產機械化起步較早的鎮場區要先行一步,從今年就要開始組織實施;農機化基礎較好、有加快發展實力的鎮場區從明年開始大面積組織實施;2010年,全縣范圍內推廣,確保不留死角,做到全面發展。
著力向基層延伸,3堅持宣講培訓與機具演示結合。要以鎮村干部和農民為重點。通過層層舉辦培訓班、專題講座、科技下鄉和廣播電視、報刊、網絡宣傳等多種形式,推進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技術進村、入戶、上炕頭,讓農民了解技術原理,掌握技術要領,學會機具操作,看到增收事實,全面提高對玉米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的認識。同時,要抓住秋季作業的有利時機,層層召開現場會,廣泛開展機具演示活動。今年秋季,農機局要安排召開一次大型現場會,組織更多的農民就近觀賞,最大限度地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必需在提高機具適應性上下功夫,4堅持機具創新與基地建設結合。加快我縣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示范推廣上做文章。要抓住省示范區建設項目縣的有力契機,繼續深入實施農機化創新示范工程,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種植特點,以提高機具適應性和作業質量為重點,突出抓好玉米生產機械化和免耕收獲等機具的引進示范,向農民提供更多質量可靠、性能優良的機械裝備。要進一步加大示范基地建設力度,各鎮場區要把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作為主要內容,精心組織實施,努力把示范區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切實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要層層建立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示范點,實行縣抓鎮,鎮抓村,村抓示范戶,搞好對比試驗,用增收節支的事實讓農民看見實實在效益,使實施玉米生產機械化和維護性耕作真正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 上一篇:農房兩改交流會上發言稿
- 下一篇:城區防汛工作大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