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在人畜飲水工作會講話

時間:2022-05-23 03:42:00

導語:書記在人畜飲水工作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書記在人畜飲水工作會講話

同志們:

一、全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人多地少,山大溝深,干旱缺水,是我縣的基本縣情。長期以來,全縣農村40多萬群眾普遍吃水困難,絕大多數干旱山區群眾吃水要到幾公里以外的地方晝夜等水,人擔畜馱找水,農村人畜飲水困難成為制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近年來,我們從這一基本縣情出發,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把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作為全縣農村基礎建設的重中之重,提出了“村村通自來水”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弘揚精神,全民參與,苦干實干,全力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011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人飲工程建設投資801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3775萬元,借貸1035萬元,群眾自籌及以勞折資3208萬元,先后建成了南部人飲、中部人飲、北部人飲、洛水北調、梁河北調等“五大人飲工程”,今年又新開建了總投資1320萬元的店峽南調人飲工程,實現了送水上山、引水入戶,從根本上解決了18個鄉鎮、243個村、3.77萬戶、20.2萬人、4.57萬頭大家畜的飲水困難,加上2011年以前利用小人飲、水窖等形式解決的8萬人,目前全縣累計已有28.2萬農村飲水困難人口吃上了自來水,占全縣34萬缺水人口的82.9%。預計到今年年底,全縣累計可解決31.2萬人的飲水困難,占全縣34萬缺水人口的92%。事實充分證明,實施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不僅讓廣大群眾吃上了安全的、衛生的、干凈的自來水,提高了農民特別是婦女兒童的健康水平,還減輕了農民找水、取水負擔,極大地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使得廣大群眾通過外出務工,發展庭院經濟和養殖業、種植業,增加了經濟收入,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為今后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和上級組織的充分肯定。老百姓說是干了一件“祖祖輩輩想也沒有想到的大實事”,省委書記蘇榮贊揚“的人畜飲水工程是一件積德行善、造福百姓的事情”。

在人飲工程建設中,我們始終堅持“建管并重、以建帶管、以管促建、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以規劃為龍頭,以項目為支撐,以科技為保證,大力度推進工程建設,配套落實管理措施,有效促進了人飲建設與管理的協調發展。主要做法是:

1、順應民意,超常規謀劃農村人飲工程。我縣群眾飲水相當困難,水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是廣大群眾最期盼、最迫切的事情??h委、縣政府及時順應群眾的愿望,把人飲工程建設作為解決群眾急需、事關長遠發展的大事來對待,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在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立足縣情、水情,果斷決策,不失時機地把農業基本建設的重點從“坡改梯”轉移到“旱改水”上來,搶抓國家實施人飲解困項目的歷史機遇,大膽作出了利用3—5年時間實現全縣“村村通自來水”的奮斗目標。一是在普查論證全縣水資源及利用現狀的基礎上,立足長遠發展,制定了《縣農村人飲工程建設五年規劃》,編制了年度實施方案,為徹底解決40.2萬農村飲水困難人口的吃水問題繪制了藍圖。二是堅持從縣情實際出發,依據地理狀況,提出了因地制宜,有水源就近解決,無水源異地調水,大規模、跨鄉鎮、跨流域建設的基本思路,保證了人飲工程建設的正確方向。充分利用我縣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落差優勢和關山林區豐富的涵養水資源優勢,建成了中部山區人飲、洛水北調人飲和梁河北調人飲等三個自流式人飲工程;利用水洛河淺層地下水,建成了南部山區和北部山區兩個高揚程電提式人飲工程。三是科學論證,大膽實踐,采取“異地調水、自流引水、集中供水、遠距離倒虹吸”等多種工程措施,分步實施了一批工程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受益范圍廣的大型人飲工程。特別是在洛水北調和梁河北調工程建設中,大膽采用倒虹吸技術,成功地解決了供水工程跨河跨溝、翻山越嶺、進村入戶的技術難題,降低了運行成本,走出了一條符合縣情、水情的農村人飲工程建設新路子。

2、先干后要,靠項目支撐農村人飲工程。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財政窮縣,沒有國家、省、市的大力扶持,沒有項目上的有力支撐,要想建設大規模人飲工程根本無從談起。多年來,我們牢固樹立“項目就是生產力”的思想,本著“有錢要干,沒錢也要干,群眾急需的事再困難更要干”的決心,敢想敢干,真抓實干,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的政策機遇,千方百計向上爭投資、上項目。2011年以來,先后實施了六大人飲工程,完成國家投資3775萬元。在項目實施中,始終堅持兩點:一是發揚“三干”精神,就是有錢要干、沒錢也要干的“敢干”精神,先干后要、干中爭取項目扶持的“先干”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苦干”精神,在全力實施人飲解困項目的同時,對列入國家投資規劃的項目,經過科學論證先干起來,然后在干中爭取,既為項目立項爭取了主動,又加快了發展步伐。去年實施的梁河北調人飲工程,就是在國家投資尚未落實的情況下,采取借、貸、墊等辦法,超前建設的人飲工程。今年開建的店峽南調人飲工程,目前國家投資也尚未落實,我們已經全面開建。二是多方籌資。在解決配套資金方面,我們采取了財政擠一點、群眾拿一點、投工投勞省一點和占地不征用、青苗不補產、樹木不賠償、入戶自己籌等多種辦法,有效彌補了資金缺口,保證了項目建設。五年來,僅群眾自籌及以勞折資3208萬元,占總投資的40%。

3、實干攻堅,大力度建設農村人飲工程。在人飲工程建設中,我們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上下一心、同臺唱戲”的思路,充分發動干部群眾苦干實干,攻堅破難,超常規建設,強力度推進。一是每年都把人飲工程項目作為政府為民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在縣人代會上明確向人民代表報告當年新建的項目、通水的鄉村、解決的人數,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二是縣上專門成立了工程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主抓領導、配合部門和鄉鎮,落實了工作責任,并制定考核辦法,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年底嚴格兌現獎罰。設立了項目建設辦公室,由水務部門選派3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蹲點抓實施,跟班搞質檢。在項目建設中,圍繞“建一流工程、建精品工程”的目標,把質量作為人飲工程的根本來抓,自我加壓,嚴格把關,強化監管,全面推行招標制、合同制、監理制和項目法人責任制的“四制”管理辦法,堅持實行施工單位自檢、建設單位復檢、上級部門終檢的“三檢”制度。聘請水利專家現場監理,實行質量終身負責制。這些措施,為工程建設優質高效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工程的優良率達到了90%以上。三是發揚“用一分錢辦十分事”的作風,采取宣傳發動、典型帶動、利益驅動的辦法,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人飲工程建設的積極性。如在洛水北調、梁河北調等工程建設中,在項目投資有限,施工管道穿越森林、巖石等特殊地段,施工難度極大的情況下,沿途鄉村社積極發動群眾義務投工投勞,開挖、填埋管道2183公里,移動土石方143萬方,折合資金567萬元。

4、創新機制,高標準管理人飲工程。為了保證農村人飲工程能夠長期、持久地發揮效益,我們采取邊建設邊管理、建設與管理同步進行、整體推進的辦法,狠抓了以專管機構建設、群管網絡建設、制度建設和供水服務為重點的建后管護工作,有力地促進了人飲工程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邁進。一是及時建立了專管機構。按照“建管并重、以管為主”的原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就配備了管理人員,從而使工程管理從一開始就走上良性發展軌道。目前,全縣共建立了8個人飲管理所,配備了近百名專業管理人員。今年我們又從加強統管的需要出發,成立了全縣人飲工程管理總站,配備了7名管理人員,促使各個環節管理措施落實到位。二是健全群管網絡。堅持“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讓用水戶直接參與工程管理。以受益鄉村為單位,建立了縣、鄉、村、社、戶“五位一體”的群管網絡。選擇群眾代表參與工程管理,共建立群管小組258個,落實群管人員549人,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群眾參與式管理的新路子。三是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2012年縣上制定了《縣人畜飲水工程管理使用暫行辦法》,去年縣上又出臺了《縣人畜飲水工程水源保護與污染防治暫行辦法》;今年水務部門制訂了《縣人畜飲水工程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群眾參與式管理辦法》,各人飲工程管理單位相應制定了《泵房、蓄水池安全管理制度》、《機電設備安全操作制度》等一整套規章制度,還與群管人員簽訂了《工程管理合同》,使人飲工程管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四是優化了供水服務。堅持在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在一水多用上求突破。按照工程配套到位、用水計量管理到戶的要求,對所有建成運行的人飲進戶工程都采取一戶一表、當月收費、現場開票、按戶計帳的公開水費收繳方式,管理人員嚴格執行水費征收標準,定期上門開展服務,真正使群眾吃上了明白水、放心水和滿意水;對于富余水量,采取建立“用水示范戶”的辦法,引導、扶持受益戶用自來水發展養殖業和庭院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達到了以水養水、良性循環的目的。五是狠抓水利隊伍建設。多年來培養出了一支愛水利、懂技術、善管理,愛崗敬業,吃苦能干,以專業人才為主體的領導班子和技術隊伍,一年接著一年干,年年都有新發展,為全縣水利事業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內在動力。

二、市人大一屆三次會議1號議案辦理情況

今年在市人代會上,我縣代表提出了“關于加大我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度的議案”,被市人大一屆三次會議列為1號議案。今年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涉及7縣區7.88萬人,其中分解給我縣2.28萬人。為了真正把市人大一屆三次會議1號議案落到實處,切實解決干旱山區群眾長期飲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普遍缺水的問題,年初在縣人代會上,縣政府把“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作為“十件實事”之一;在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縣委、縣政府關注民生,自我加壓,明確提出要把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為當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來抓,決定續建梁河北調人畜飲水工程,新開建店峽南調人畜飲水工程,集中解決農村4萬人的飲水困難。在上半年開展的第一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縣水務部門把加快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作為“體現先進性、推動大發展”的具體行動,加大工作力度,超前完成了預定目標任務。為促進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順利開展,除縣上統一組織多次督查外,縣人大在7月份集中兩天時間進行了專題視察,市政府閆市長在5月31日就市人大1號議案辦理情況專門來我縣進行了檢查督辦,進一步加快了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經過全縣上下不懈努力,梁河北調人畜飲水工程已于6月底全面建成,今年解決了2.6萬人的飲水困難,店峽南調人飲目前已經完成進戶工程1500戶,預計到年底可解決3萬人的飲水困難,全年共可解決5.6萬人的飲水困難,比市上下達任務超額3.32萬人。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上看,我縣農村人飲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老百姓生產生活上的一些具體問題,但是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相比較,與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迫切愿望相比較,還存在一定差距和問題。

一是工程建設任務重,國家投資缺口大。在工程建設方面,近幾年我們雖然連續建成和開建了“六大人飲工程”,到今年年底,累計可解決31.2萬人的飲水困難,但與40.2萬飲水安全人口相比較,任務還很艱巨。在工程投資方面,由于我們工程建設超前,而國家的投資撥款滯后,造成資金缺口越來越大。

二是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低。在工程管理方面,盡管我們采取了邊建設、邊管理和建管并重、以管為主的辦法,但這種管理模式僅停留在簡單、單一的人工管理水平上,與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管理要求差距很大。這種落后的管理方法,不僅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加大工程運行成本,而且在水量調配、隱患排除、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等方面造成被動。

三是“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管理辦法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工程管理的任務主要依靠專業管理單位,群眾參與式管理的機制還沒有真正形成。面對量大面廣、點多線長的供水網絡,只有十幾個管理所和幾十名管理人員,管理力量嚴重不足,影響著人飲工程的安全運行。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今后,我們將重點圍繞“人飲自供化”這個奮斗目標,緊緊抓住國家飲水安全項目的投資機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在一、二年內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的目標,使全縣40.2萬農村人口全部吃上干凈、衛生、安全的自來水。

一是進一步加大農村人飲安全工程建設力度。去年底,國家在全面完成三年人飲解困任務之后,整個工作重點已經由人飲解困進入到飲水安全的轉折期。這個轉折既符合我縣農村人飲工作的發展要求,也符合廣大群眾的迫切愿望。這個轉變的重點是在水質、水量和取水方便程度三個方面上提出了新的標準。從去年12月份開始,我們按照國家飲水安全項目的規劃標準,編制了農村飲水安全調查評估報告、“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和農村飲水安全總體規劃,把全縣剩余的25.2萬農村安全飲水困難人口全部列入了規劃本子,已上報省水利廳,爭取進入全省安全飲水規劃總盤子。圍繞總體方案,我們將認真規劃論證陽川人飲、河川人飲、水洛河川人飲和章麻河調水工程等一批骨干人飲工程,為實現“村村通自來水”目標提供項目支撐。同時,在今后的人飲工程建設中,切實抓好水污染的防治和水質的化驗監測工作,確保水源水質完全符合國家農村飲水安全的標準要求。

二是切實加強群眾參與式管理。按照“誰受益、誰管理”和“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完善縣、鄉、村、社、戶“五位一體”的管理網絡,充分發揮群管組織作用,利用受益區群眾就地就近、方便靈活的管理優勢,切實抓好人飲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在全縣上下真正形成“農村人飲連萬家、管護維修靠大家”的良好氛圍。

三是不斷探索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的辦法和措施。為了進一步管理、維護好人飲工程設施,長期、持久地發揮工程效益,我們初步打算建立全縣農村人飲工程管理網站,利用電腦網絡技術,對涉及工程管理、人員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業務,特別是對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預測預報、水量的合理調配等進行網絡監控,以增強安全應急工作的主動性,逐步實現人飲工程的自動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