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在旅游業發展座談會發言

時間:2022-06-15 03:36:00

導語:市長在旅游業發展座談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在旅游業發展座談會發言

同志們:

今天這次會議,主要是總結交流全市旅游業發展情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下步發展的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努力推動全市實現旅游業新的突破。剛才,市旅游局通報了近幾年全市旅游業發展情況,五個縣市結合各自實際作了重點發言,講得都很好,思路明晰,重點突出,措施有力,大家要相互借鑒學習、取長補短。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旅游業是公認的“朝陽產業”,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非常大,同時又是人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全市“十二五”時期謀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新形勢下,全市上下必須把思想統一到加快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意義上來,充分認識到旅游業對于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具有的重要作用。一是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增長。旅游消費是最終消費和綜合性消費,在社會總需求中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交通、商業、餐飲、文化等產業都有明顯的拉動作用。二是可以引領服務業發展。旅游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食住行游購娛各個環節,涉及29個經濟部門,直接和間接影響109個細分行業,產業鏈條長,關聯度高,對服務業的帶動力強,而且能夠為一、二產業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市場。據世界旅游組織測算,旅游業每增加1元收入,就可以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對區域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貢獻度。三是能有效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旅游業是一個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輕、產出效益高的產業。大力發展旅游業,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有利于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和諧發展。這在當前資源環境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顯得尤為重要。四是發展旅游業能夠優化發展環境。旅游業的發展水平,體現一個地方的發達程度、文明水準和整體風貌。發展旅游業,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資環境,能夠提高知名度、增強吸引力,能夠擴大對外開放,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形成。

當前,加快發展旅游業,既有外在的形勢、政策等機遇,又有內在的量的積累??梢哉f是,機遇難逢,基礎良好,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從全國看,旅游業面臨新一輪快速發展的重要機遇。年國家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把旅游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展戰略定位,標志著發展旅游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重大戰略,成為推進科學發展新的選擇。各省市紛紛搶抓機遇,加大支持旅游業發展的力度。截至年底,全國已有27個省市區將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有20個省市區已經出臺支持旅游業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另外,按照國際上的一般規律,當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旅游需求開始產生;突破2000美元時,大眾旅游消費開始形成;達到3000美元以上,旅游需求就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去年底我國人均GDP已經達到4000美元,旅游越來越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大眾化旅游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

從全省看,我省已經進入建設旅游強省的加速期。全省完成旅游總收入第一個千億元的跨越用了27年的時間,第二個千億元的跨越用了三年時間,第三個千億元的跨越僅用了、年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在全國的位次年超過上海,年超過北京,由第6位躍升到第4位。這表明全省旅游業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時期。政策層面上,省里重視程度和扶持力度越來越大。省委九屆十次全會明確指出,“服務業要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必須加快發展、先行一步,成為轉方式、調結構的先行產業”。省委、省政府又專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這為我們實現旅游業發展的新突破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從我市來看,加快發展旅游業恰逢其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旅游業作為發展服務業的重要增長點和支柱產業來培育,通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創新營銷措施、完善服務體系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全市旅游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笆晃濉逼陂g,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接待境內外游客人次年均增幅分別達到36.7%、27.2%,一直居全省前列;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重,從年的3.7%提高到年的8.02%。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旅游業從全省第9位躍居前5位,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圓滿完成了“三年突破”的目標。同時,我們通過成功舉辦風箏會、魯臺會、菜博會等各種節會,大力宣傳推介我市的旅游資源,不但放大了我們的資源優勢,而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為旅游業下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我市旅游業雖然發展很快,但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既看到優勢,更要看到劣勢。優勢方面,地域面積較大,自然資源、人文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旅游業的潛質,同時建成了蔬菜博覽園等具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景區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處在半島城市群的中間經濟隆起帶上,與相比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劣勢方面,主要是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的品質、規模與泰安、濟寧、等市相比有較大差距,開發利用不夠;缺乏高品質的人為打造的旅游產品,特別是沒有打造出像泰安的方特游樂場和封禪大典、煙臺的南山景區、開封的“清明上河園”等能夠吸引人、留住人的景區;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宣傳的力度不夠,等等。這些劣勢和差距,正是我市旅游業下步發展的廣闊空間和潛力所在。各級各部門的主要負責同志都要在思想上有所觸動,靜下心來,研究如何結合各自實際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問題。只要我們思想認識到位,真正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充分挖掘、開發利用好各類旅游資源,進一步做好開發、宣傳、推介等工作,就一定能把我們的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二、突出重點,努力實現旅游業發展新突破

今后一個時期,我市旅游業發展的主要任務是: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目的地”為目標,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加快旅游資源開發,規劃建設一批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重點項目;加大機制體制創新力度,打造旅游龍頭企業集團;規范行業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強化旅游營銷推介,積極開拓客源市場,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將打造成為全省重要的旅游版塊,努力實現從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的跨越。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上要有新突破。旅游業要做大做強,必須靠大項目作支撐。我市旅游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旅游開發的力度不夠大,旅游項目“有群山無主峰”,缺乏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龍頭旅游景區。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多元投入”的方式,加快建設一批旅游大項目,打造精品景點,帶動旅游業快速發展。要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產業資本、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開發旅游資源,興辦旅游項目。要抓好旅游業招商引資工作,敢于拿出我們最好的資源,吸引國內外著名的旅游企業和投資機構參與我市旅游業發展。要根據我市的旅游資源稟賦,結合《市旅游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實施,著力抓好北部、西部、南部“三大旅游聚集區”的建設,形成旅游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北部,要以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為中心,整合觀光帶、生態博覽園、村及體育中心等周邊旅游元素,規劃打造生態農業旅游聚集區。西部,要以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為中心,整合風景區、景區等南部山區旅游資源,規劃打造古州文化旅游聚集區。南部,要以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為中心,整合景區、板栗園、山景區、公園等資源,規劃打造世界級的恐龍主題旅游聚集區。通過三大旅游聚集區的建設,統籌有效資源抱團發展,拉長延伸產業鏈,打造旅游的“龍頭”。只要這三大旅游聚集區真正抓出了成效,全市旅游業重點工程少、無“主峰”的現狀就一定會大有改觀。對這三個旅游聚集區的建設,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市旅游局負責業務指導、綜合協調調度,要組成專門的班子靠上抓,把三個聚集區打造成全市旅游發展的“高峰”,實現爭創5A級景區的突破。要樹立精品意識和全球視野,聘請世界一流的專業機構進行策劃和規劃,精心設計,精細施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確保把三個聚集區打造成標志性景觀和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以此為龍頭,把全市相關旅游景區點串聯起來,形成獨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線路。其他縣市區、開發區也要結合各自實際,突出本地特色,確立自己的重點旅游項目。要對重點旅游項目進行立項分解,倒排工期,市旅游局要加強調度、檢查,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全市旅游專項考核中,要加大對旅游項目特別是新上項目的比重,調動各地推動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二)城市旅游品牌塑造要有新突破。經過多年的打造,“世界風箏都”已成為最響亮的名片,但風箏與旅游結合的文章還做得不夠,單純就“風箏”本身而言,遠不能成為旅游吸引物。也就是說,至今沒有形成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的旅游品牌。近幾年,我市打造的“逍遙”旅游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但還達不到膾炙人口、叫人一聽就忘不了的地步。隨著全市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該品牌的局限性也日益顯現,需要在此基礎上對城市旅游品牌進行重新策劃設計。市旅游局要牽頭整合全市旅游資源,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研究,提煉更能體現特色的城市旅游形象品牌,打造“聯合艦隊”,通過品牌塑造把全市旅游資源有機整合成一體,發揮整體效益。各縣市區要根據各自特點,研究如何打造本地的“主艦”,特別是市區要在“主峰”打造上盡快破題。要進一步加大旅游宣傳促銷的力度,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體系。特別要加大“捆綁營銷”的力度,市旅游局牽頭,各縣市區、開發區都要積極參加,通過聯合宣傳促銷,打響整體旅游品牌。要堅持政企聯手、部門聯合、上下聯動,綜合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形成政府推動城市形象宣傳、企業開展旅游產品促銷、全社會共同宣傳的格局,使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了解、向往。要突出高端媒體的宣傳,在中央電視臺、衛視等主流媒體以及報刊、網絡等全面開展城市旅游品牌宣傳。要策劃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特色旅游線路產品,滿足不同游客群體的差異化需求。要研究整合我市的各類宣傳資源,統一對外宣傳推介,形成合力。要研究我市現有的節會資源與旅游的結合問題,通過節會平臺把旅游的牌子打得更響,把節會辦得更精彩、更有活力。

(三)旅游資源的整合上要有新突破。我市各類景區資源較為分散,分屬不同的縣市區和不同的部門,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難以發揮整體效益,沒有形成“拳頭”,對外的整體競爭力不強。旅游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的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市場在旅游資源配置方面的基礎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如景區管理機構多為事業單位,缺乏市場激勵機制,發展活力明顯不足。在中心城區,要研究推進成立國有旅游集團公司問題,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按照“長遠規劃,分期實施,先行試點,逐步推開”的原則,著手考慮組建市級國有旅游開發集團公司,把分散在各區域、各層次的景區資源進行科學整合,對相關景區資源進行股份制改造,統籌運營,捆綁營銷,打造龍頭旅游企業,為開展資本運作奠定基礎。市直部門及有關區所屬的城區旅游資源可先行開展試點,探索經驗。集團公司內部要依法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權、責、利關系,既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又能發揮旅游集成作用,釋放旅游生產力。國家層面的事業單位改革已開始啟動,各級組織、人事部門要盡快研究景區管理機構改革的問題,先進行調研,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方案,積極穩妥地推進。

(四)城市功能配套完善上要有新突破。堅持城市建設與旅游發展有機結合,通過城市建設推動旅游發展。旅游對城市有著很強的依賴性。世界上最發達的城市往往也是旅游業最繁榮的城市,如被譽為“萬都之都”的紐約、“優雅之都”的巴黎、“旅游之都”的新加坡、“動感之都”的香港等等,其城市的人文、歷史和聲譽、地位,直接造就了旅游業的繁華景象。而且優美的城市本身就是大景觀,不少人外出旅游就是奔著城市而來。這方面,大連市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搞旅游,靠的就是漂亮的市容市貌、完善的城市載體功能,通過城市建設推動旅游發展。因此,一定要把旅游和城市建設結合好,把整座城市作為一個旅游大景點來進行整體打造,把城市變成旅游目的地。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要統籌旅游業發展需求,體現旅游功能,增加旅游項目,把城市建成最大的開放型景區,以城市建設帶動旅游發展,以旅游發展提升城市品位。要圍繞強化公共保障,優化城市道路網絡與公交線路網絡,規劃建設直達景區的快速公交線路,同時加強餐飲、住宿、娛樂等配套設施建設。要順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學習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探索建立租車交通公司。要盡快完善火車站交通“零換乘”體系。隨著全國高速鐵路網的建設,特別是京滬高鐵的全面開通,為旅游帶來新的發展機遇。6月9日,省政府召開了“迎接高鐵時代、加快旅游業發展”座談會,要求各地以此為契機,抓緊實施高鐵站交通“零換乘”工程,加大旅游營銷力度,全面開展好高鐵旅游。規劃、交通、火車站等部門單位要按照《市火車站周邊地區概念性規劃及城市設計》的要求,盡快實現站區交通“零換乘”,方便游客出行。創建中國優秀旅游目的地,旅游集散中心是必備條件。要盡快啟動旅游集散中心建設,建設具有強大集散功能的旅游中心,開通呈放射狀、點對點分布的旅游專線,強化旅游信息、交易、展示、咨詢、監督等服務功能,搭建吸引、組織、方便游客出行的服務平臺。同時,在奎文商業聚集區、汽車客運總站等人流聚集場所設立分中心或站點,形成“一心多點”的旅游集散格局。

(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上要有新突破。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與旅游有著天然內在的聯系。要深入挖掘景區景點的文化內涵,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關于文化、旅游統籌發展問題,我市已經成立了文化、旅游統籌發展領導小組,開展了一些富有成效的工作,下步要在工作制度和機制上搞好研究,真正使文化、旅游的融合落到實處。要重點圍繞吸引人、留住人、延長游客停留時間,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健康文明的演出、娛樂和健身活動,豐富游客的夜生活;積極鼓勵小型演出、健康娛樂活動進酒店、進景區,與觀光游覽融為一體,增強旅游的趣味性、娛樂性和參與性。要加快旅游商品的開發。我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形成了年畫、仿古銅、風箏、紅木嵌銀等傳統工藝品牌,很值得挖掘、開發;但目前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甚至有些瀕臨失傳,在產業化生產、新產品研發等方面有很大欠缺。市旅游局要在旅游商品的規劃、開發及管理創新上多下功夫。

三、強化旅游業發展的保障措施

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務必要把旅游業擺上重要位置,放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來謀劃,強化組織領導,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促進全市旅游業更好更快發展。

一要加強組織協調。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對發展旅游業的組織協調,認真研究現代旅游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提高駕馭現代旅游業發展的能力。市旅游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工作調度,及時研究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促進全市旅游業健康協調發展。

二要形成發展合力。旅游業涉及面廣,只有齊抓共管、緊密配合才能實現更好更快發展。旅游部門作為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全市旅游業發展的研究,認真履行行業指導、組織協調、市場管理、行政執法等職責,全面組織實施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公安、交通、建設、文化、衛生、安監、農林水、環保、市政、園林等相關部門,都要強化“大旅游”意識,樹立“一盤棋”理念,主動配合做好有關工作,積極支持旅游業發展。宣傳部門要加大對旅游工作的宣傳力度,在全市營造重旅游、抓旅游、興旅游的濃厚氛圍。

三要加快人才培養。當前,我市旅游人才匱乏問題比較突出,各級要把旅游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加快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積極引進、培養一批中高級旅游專業人才,尤其是旅游企業經營管理、規劃策劃、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促進我市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努力提高整體素質。

四要全面落實政策。為加快旅游業發展,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支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也在財政投入、項目用地、信貸稅費、人才發展、環境建設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同時,要認真研究外地發展旅游業的好政策、好辦法,不斷完善我們的政策措施,調動方方面面發展旅游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