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新農村建設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時間:2022-10-20 10:31:00
導語:圍繞新農村建設如何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鎮黨委下設3個街道黨委和1個農村片區武安黨工委,以及1個教育黨委、1個經委黨委和1個機關黨委,有黨總支17個、支部107個,有黨員4595人。其中農村黨總支2個、黨支部23個(村級支部15個),農村黨員908人。我鎮基層黨支部絕大多數能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群眾中口碑較好,且有較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先鋒模范作用發揮較好,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現狀
(一)有的支部農村黨員隊伍年齡老化、文化偏低、活力不足,難以發揮應有作用。在我鎮農村黨員908人中,35歲以下59人,36—45歲193人,46—54歲231人,55—59歲116人,60歲以上309人;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503人,初中291人,高中(中專)89人,大專以上25人。近年來,農村大多數青年外出務工,發展年輕黨員難,無法補充鮮血液。同時,村干部待遇很低,生病、退職等無保障,難以留住農村年輕能人,致使黨的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和整個黨員隊伍年齡老化,生機和活力不足。
(二)有的支部外出流動黨員多,黨內組織生活制度不健全,黨員管理難度大。隨著城鄉經濟的發展,勞動力轉移步伐越來越快,農村黨員是村民中素質較高、經濟活動能力較強的群體,因此他們的流轉更加頻繁。農村黨員大量外出,他們有的在外打工經商,有的長年在外務工,流動性很大,增加了常規教育管理的難度。
(三)有的支部村級無積累,集體經濟薄弱,無錢辦事,服務功能弱化,影響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威信。許多村的集體經濟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甚至多數村是“空殼村”,無集體經濟積累,有的村在教育“普九”時還留下許多債務。經濟是基礎,是村級組織發揮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無錢辦事,就會變得無所事事,村里的公共設施建設舉步艱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村黨組織在群眾心中的威信。
(四)有的支部工作理念不新、工作方式陳舊、作風不民主,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習慣于發號施令實施領導,沒有讓農民群眾真正成為農村事務管理的主人,村民對于集體事務的熱情和積極性受到影響。
(五)少數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質,領導發展能力不強。一些村黨組織領導眼界不夠寬廣、信息渠道單一,缺乏機遇意識,領導發展和創新能力不強。增加農民收入思路不清,點子不多,錯失了許多發展良機。相當一部分基層干部自我發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說去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了。
二、新農村建設對基層黨組織的內在要求
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內涵深刻,涉及到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和政治文明四個方面的建設,是一個四位一體的系統工程?;鶎狱h組織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戰斗保壘,作為各項工作任務的承接載體,擔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新農村建設對基層黨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而言,基層黨組織亟需提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帶領群眾發展經濟的能力。新農村建設,首先是要發展農村經濟,只有物質基礎堅實了,才有條件實現其他的目標。生產發展、生活富裕,就是要求基層黨組織要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作為工作中心,把強村富民作為第一職責。
(二)對村民自治的領導能力。進一步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管理民主,就是要培養農民的民主參與意識,形成農民合理有序地參與村務決策、村務監督的機制。
(三)提升引領農村文明新風尚的能力。農村的落后不僅表現在經濟上,更體現在觀念和文化上。事實表明越貧窮的農村,封建迷信越盛行。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就是要在農村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尚。
三、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對策及思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我認為,應著手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選好配強農村黨支部領導班子和一個“領頭雁”?!稗r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一個村建設的好與壞,關鍵要有一個一心為公,甘于奉獻,開拓進取,團結戰斗的領導班子,特別要注重選配好一個黨性強、作風正、懂經營、善管理、熱愛集體、立志創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好支書。只要支部書記是強有力的,思想是活躍的,這個村就是有希望的,就有前途。選配好一個帶頭人,就能夠興一方經濟,富一方群眾,保一方平安。必須改進選人辦法,更新用人觀念,選配村黨支部班子的渠道要拓寬。既可以從鄉鎮黨政機關及所屬部門選派,也可從縣市所屬部門或先進村中選派,既可公開向社會招聘,也可以從大中專畢業生中選拔,讓有能力的中青年出來挑大梁,為村干部隊伍補充新的血液。近年來,我鎮先后在太空村、王爺廟村、磨嘴村、大堰村選用了4個農村“能人書記”,今年“七一”,這4個村分別受到省、市、縣的表彰,向全鎮17個農業村都下派1位大專文化以上的年輕鎮干部擔任村支部書記或者副書記,協助抓好新農村建設。
(二)加強村干部的規范化管理。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村級干部隊伍,以適應農村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要求,建立起現任、后備、離任于一體,選、育、管相結合,績、獎、懲相統一的農村干部規范化管理新機制。我鎮每年都堅持表彰一批農村“愛民書記”、“愛民干部”,由鎮財政每月給予50元的特殊津貼。
(三)加強村級陣地建設。要把村級陣地建設列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加大投資力度。各級都要配套一些資金用于村級陣地建設,力爭每個村都要有一個活動陣地,要采取多種形式,拓寬籌資渠道,督促、指導村級組織新建、改建一批層次較高、功能較全的村支部活動室,達到建筑要求標準化,裝飾內容規范化、組織活動制度化的目標要求,確保村級組織“陣地不丟”、“有處議事”、“有處活動”。2003年以來,我鎮每年堅持投資10—15萬元,改建2到3個村級辦公陣地。
(三)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實現農村基層黨組織活動的經?;?、制度化、規范化。通過完善制度并嚴格執行,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支部一班人的事業心、進取心及責任感,以便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黨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堅定、富民有方、團結戰斗、務實創新的堅強戰斗堡壘。
(四)加大發展黨員工作的力度,把發展黨員工作作為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來抓。深化“三向培養”,著力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優秀的農村黨員培養成村干部。要及時吸收政治素質好、能力強的優秀青年入黨,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不斷增加新鮮血液,逐步解決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黨的力量薄弱的問題。
(五)強化村級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農村基層組織要注重為黨員提供服務,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努力創新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方式方法。村黨支部要在提供致富信息、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勞務輸轉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在服務中加強管理,在管理中促進服務,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強化村黨支部的龍頭作用,繼續整合完善農村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不斷提高村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因村制宜、多措并舉、多業興村的方針,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收入的穩步提高。堅持創業富民,引導農村黨員干部按照自我投資、單獨創業,股份合作、聯合創業,土地入股加盟、借力致富的方式發展富民優勢新產業。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要帶領農村黨員創辦致富項目,通過項目帶動、技術示范、市場服務等方式,帶領和幫助群眾共同致富。同時,堅持就業富民,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幫助農民掌握就業技能。
(六)加強培訓教育,提高農村黨員特別是支部成員政治思想素質和發展經濟的能力。要以提高素質,增強黨性為目標,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文化知識來豐富他們的頭腦,用先進的經驗啟發他們的思路,用黨章約束他們的言行,增強他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和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本領,不斷提高農村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培訓教育要結合實際,注重實效,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比如“開培訓班,進農廣校、遠程教育、流動黨校”等培訓方式進行。全鎮已經培養大專文憑的村(社區)干部30人。
(七)不斷推進民主管理,提高構建和諧農村的能力。建設文明鄉風,努力形成農民群眾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緊緊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不斷完善村級事務管理規范化建設。要建立健全黨組織與村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定期召開支委(黨委)會、黨員大會和村民會議,凡屬村里的重大事項以及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都應先召集黨員大會討論,再分別提交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堅決防止不顧群眾意愿而由幾個干部自行其是的做法。要完善村務公開制度,規范村務公開的內容、形式、時間和程序,落實群眾對重大事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八)創新農村黨員干部的激勵保障機制,解決黨員干部個人待遇“差”的問題。要把關心愛護基層干部作為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重點在建立健全激勵保障機制上下功夫,激發農村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要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任職多年的村干部,積極探索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按工齡發放補貼等多種形式,解決好他們的保障問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經濟狀況好的時候,還要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對新任村班子成員,要通過“兩推一選”、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等辦法,定崗位、定職責、定報酬,有進有出,把機制搞活。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愛護黨員。同時,要加強對普通黨員權利的保護,在政治待遇、工作收入、社會保障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注意體現組織溫暖,增加黨組織的凝聚力。對一些年紀輕,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強,政績突出的村支部書記擇優招聘為鄉鎮干部或者鄉鎮副職領導崗位,讓“能人書記”有奔頭。
(九)加強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在著重抓好村黨支部建設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加強對村民自治組織和其他配套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共青團、婦女等群團組織,積極支持他們充分發揮作用,做到同步推進、協調發展。要抓好文化、文體設施和活動載體的建設。
(十)鄉鎮黨委要重視和加強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領導。處在農村第一線的鄉(鎮)黨委,對于搞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負有直接的責任。要把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成效,作為考核黨委書記實績的重要內容。必須切實提高對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重要性、艱巨性的認識,真正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關鍵性、長期性的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措施,狠抓落實,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切實整頓好、建設好,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