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級機構革新工作會發言稿

時間:2022-02-17 03:00:00

導語:鎮級機構革新工作會發言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級機構革新工作會發言稿

同志們:

剛才,同志就這次鎮級機構改革作了全面鋪排部署,同志也把省政府對我縣行政區劃調整的有關要求作了傳達,同志就這次鎮級機構改革涉及人大的有關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過會兒,書記還將作重要發言,但愿大家當真貫徹執行。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統一思想,服從大局

我縣鄉鎮曾經在1992年、1997年先后進行了兩次調整,應該說前兩次調整都適應了當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跟著市場經濟體系體例的逐步完善、農村稅費改革和縣鎮財政治理體系體例改革的實施,鄉鎮的行政職能和治理方式發生了轉變,現行鎮級行政區劃已不能適應甚至束縛了市場經濟前提下縣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目前,我縣各鎮普遍存在規模偏小、布局不公道、財政負擔較重等問題,從而造成鎮級財源培植難、債務化解難、職能轉換難、社會事務發展難、干部調整優化難的客觀現實。要解決這些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行政區劃調整,深化鎮級機構改革,降低行政工作本錢,促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一)調整現行鎮級行政區劃,是順應改革發展需求,加快郫縣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需要。行政區劃是一個行政概念,屬上層建筑的范疇,必需跟著經濟基礎的變化而作相應的調整。沿海發達地區鄉鎮均勻人口一般達到5--10萬人,而我縣按19個鎮計算均勻每個鎮僅有2.5萬人、非農業人口除郫筒、犀浦、紅光、唐昌、安靖鎮外,其余鎮都在2000人以下。按照推進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必需實現城鎮人口和出產要素的相對集中,現有各鎮不管是人口總數仍是城鎮人口規模均不能形成集聚發展效應,難以推動城鎮建設和城鎮經濟的發展,城鎮的龍頭帶動作用不強,城鄉一體化推進乏力。因此,我們必需立足推進郫縣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行政區劃調整。

(二)調整現行鎮級行政區劃,是優化縣域出產力布局,促進出產要素優化配置的需要。行政區劃調整的終縱目標是促進出產要素的優化組合,調整行政區劃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公道有效地配置出產要素,統籌考慮出產力布局和基礎舉措措施建設,整合城鄉資源上風,統籌城鄉建設和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目前,我縣現有的19個鎮中,除郫筒鎮以外,轄區面積均不足30平方公里,20—30平方公里的鎮有12個,占63%。因為高新區整合后,合作鎮僅剩下3.5個行政村。從工業結構上看,良多鎮工業結構雷同,行政邊界相連,既不能形成區域性良性競爭,又不能形成會萃發展效應,而且在行政治理和基礎舉措措施建設上也不能做到資源共享,從而造成了出產要素和治理本錢的極大鋪張,不利于縣域經濟的優化布局和快速發展。因此,只有通過行政區劃調整,統籌城鄉規劃,構建城鎮體系,整合要素資源,推進工業互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三)調整現行鎮級行政區劃,是轉變行政職能,降低行政本錢,化解鎮村債務,增強發展后勁的需要。全縣由19個鎮調整為15個鎮,精簡幅度達21.1%;均勻每鎮人口由2.5萬人增加到3.2萬人;鎮行政編制由以前的465人,擬核減為418人,精簡幅度達10.11%;鎮領導職數168人,擬核減為103人,精簡幅度高達38.7%;鎮黨政辦事機構105個,擬核減為68個,精簡幅度達35.2%;鎮黨政辦事機構領導職數210人,擬核定為68人,精簡67.6%。改革后可減少人頭經費和辦公用度等支出,并通過盤活資產、置換債務等,還將帶來可觀的間接效益。同時通過精簡機構,可改變職能錯位、政事不分、效率低下的現象,真正使各鎮工作在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圍著農夫轉,帶著農夫干,引著農夫富。

(四)調整現行鎮級行政區劃,是建設一支高素質干部步隊,進步行政服務水平的需要。我們常說,只有減少農夫,才能致富農夫。同樣,只有精簡機構,減少職員,才能改變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狀況,在干部步隊中形成壓力,產生動力,激發活力,從而進步鎮干部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通過治理協調鎮內設機構和公益事業機構,促進和增強為農服務,進步鎮機構的調控和協調服務能力,從而以“精簡”促“精干”,以“簡政”促“富民”。

二、精心組織,有序推進

此次鎮級機構改革重在使鎮布局更加公道、鎮機構運轉更加高效,其指導思惟是:當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惟,站在“權為民所用”的高度,全面貫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意見》精神,按照凸起建好縣城和區域中央鎮、培育特色鎮的要求,盡快形成以縣城片區為龍頭,中央鎮為重點,特色鎮為基礎,規劃科學、布局公道、重點凸起、有利發展、特色光鮮的發展格式。根據省、市的有關要乞降上述指導思惟,在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征求意見,科學慎重決議計劃的基礎上,形成了我縣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從總體上看,全縣泛博干部群眾對方案的認可度較高,同時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應該說,這次我縣行政區劃調整工作自始至終是嚴格按照省、市有關要求進行的,整個決議計劃過程是慎重的,調整方案是可行的,操縱程序是合規正當的。特別值得夸大和肯定的是涉及調整的鎮領導班子,他們基本做到抓工作人心不散、措施不減、服務不軟,表現出了較強的黨性原則和大局觀念,使鎮上的各項工作正常開展和有序推動,維護了社會不亂。當前,各鎮各部分要掌握好著力點,確保改革到位。

(一)有序整合,搞好行政區劃調整。配套行政區劃調整,我縣已對鎮級班子作了部份調整,當前最樞紐的問題是調整后的新班子要盡快進入狀態,迅速履職盡責,確保鎮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的有序推進。一要宣傳發動,形成協力。各級各部分必需從大局出發,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爭取泛博干部群眾對本次改革的理解與支持。新的鎮黨政領導班子要迅速進入角色,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去,盡快召開各鎮干部會,對近期方方面面工作進行鋪排部署。二要辦好交接,完善手續。目前,鎮級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剛剛起步,各相關鎮要迅速組織專班收拾整治撤并鎮的檔案、清理資產、審核財務、公告、劃轉債務、置換票據、辦好交接、完善手續,盡快實現區劃整合。

(二)規范運作,抓好鎮級事業機構改革。凡是觸及到利益關系調整的改革,必定會有陣痛、有風險,必需把陣痛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把風險在可以預見的情況下降到最低。因此鎮級事業機構改革要穩步推進。一要調查摸底,核實數據。各相關部分必需落實分管領導,組織專門氣力,對下設事業機構進行調查摸底,對職員數目、職員結構、資產狀況和資料檔案等徹底進行清理核實,分類造冊建檔,并對鎮級事業機構先期組織開展清產核資和財務審計工作。二要科學論證,制定方案。在職員分流上,組織、人事部分要配合相關職能部分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深化我市鄉(鎮)機構改革的意見》要求,按照“公然、公平、公正”和“精簡效能”的原則,科學制訂鎮級機構改革和職員分流方案,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和用人導向,確保鎮級機構改革平穩過渡。三要有情操縱,穩妥分流。精簡鎮級機關職員,分流事業單位職員,清退臨時職員,我們既要講夠大道理,堅持大原則,同時也要在前提和政策答應的情況下,千方百計給那些被精簡、分流、清退的職員解決難題,有情操縱,把這些工作深入細致、入情入理地做到家了,就會讓他們心理上更能接受,便于爭取他們對這次改革的理解和支持,盡力使改革的震驚小一些。要積極探索鼓勵富裕職員創辦經濟協會組織、創辦或領辦經濟實體的新路子,確保分流職員流得出,有事做,充分施展他們豐碩的農村工作經驗,帶領農夫增收致富。對分流職員要兌現他們的安頓補償資金,匡助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

(三)搞好配套,深化鎮級財政體系體例改革。我縣鎮級財政體系體例改革,按照市上的同一部署和建立公共財政體系體例框架的要求,精心組織,有序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走在全市前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當前必需配合鎮級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進一步深化改革,進步鎮級財政保障能力。一要積極組織收入。按照已經界定的縣鎮收入范圍和超收分成比例,加鼎力度組織稅收入庫,做到應收盡收,被撤鎮的收入計劃納入并入鎮一并考核。二要嚴格財政支出。按照新體系體例界定的鎮級財政支出范圍,嚴格執行預算支出,嚴禁支出的隨意性。同時,要當真執行政府采購軌制和國庫集中支付軌制,降低政府采購本錢,進步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要規范鎮級會計核算。充分施展鎮會計核算中央的作用,對鎮級財務實行集中會計核算,鎮會計核算中央要代管村級財務?,F在鎮級核算機構健全、職員齊備,樞紐要健全軌制,規范運行,縣財政局要加強業務指導和監視。四要積極化解鎮級債務。被撤并鎮原有的資產、債權債務全部劃歸新的鎮。被撤并鎮以政府名義或由政府組織簽訂的各類經濟合同,不得隨意變更,其權利和義務均由并入鎮繼續。對鎮級債務要弄清底數、鎖定基數、整體劃轉,確保債務有下落,不懸空。按照“資產、職員、債務處置整體考慮,同步進行”的要求,制定債權債務處置辦法,各鎮不得擅自處置,縣上將統籌掌握,分類解決。

三、嚴厲紀律,增強保障

鎮級事業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綜合性工作,涉及到班子調整、債權債務劃轉、職員分流、資產處置和部分業務整合等工作,此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原則性強,涉及利益廣,各級各部分必需具備大局意識,通力合作,嚴厲紀律,保障有力,確保我縣鎮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達到預期目的。

(一)增強工作紀律,確保有序推進。一要嚴厲財經紀律。財政、審計部分要鎖定撤并鎮的債權債務,在整合期間,不得新發生債權債務關系;并入鎮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國有、集體資產的監視治理,防止資產流失,嚴禁轉移隱匿資產,嚴禁弄虛作假侵占公共財務;嚴禁突擊花錢,私分公款。二要嚴厲人事紀律。各部分必需聽從縣委、縣政府的同一鋪排和指揮,積極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嚴禁任何部分和單位以任何形式干涉干與機構設置和正常的人事鋪排。鎮級單位撤并,職員分流,必需堅持公然、公正、公平的原則,在組織、人事部分指導下,在紀檢、監察部分的監視下進行,嚴禁暗箱操縱,確保優秀人才留得住,分流職員流得出,不泛起大的不不亂因素。

(二)理清工作思路,盡快走入工作正軌。區劃調整后,各鎮、街道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新班子到位后,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整合發展上風,明確發展方向,找準發展路子。按照新的職能對本鎮、本街道重新定位,確定工作目標,及早制定出近期和中長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各新組建鎮、街道辦事處要站在更高的出發點上,加快工業集聚、人口集聚,加強城鎮規劃建設和治理,進步城鎮發展水平。各相關部分要加強對新組建的鎮級事業機構的工作指導,匡助其盡快步入正軌,正常運轉。通過各方面的扎實工作,使群眾真正從區劃調整中得到實惠、看到遠景、增強決心信念,實現區劃調整的預期效果。

(三)維穩安全不放松,確保社會政治不亂。不亂壓倒一切,改革和發展需要不亂的社會環境。要當真落實7月14日,市委書記對我縣工作的重要批示,抓好安全不亂工作。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實行轄區負責制,并入鎮要切實負起被撤并鎮的安全不亂工作。一要搞好信訪工作,化解歷史遺留問題和各種新矛盾。要緊密親密關注并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止構詞惑眾,果斷查處那些別有專心的人,嚴肅打擊干擾、阻礙改革正常進行的行為,千方百計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于干部群眾工作糊口中的實際難題,要主動關心,提出的公道要求要盡可能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要耐心細致地做好解釋工作。二要狠抓安全出產不放松,維護安全不亂。要抓好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重點抓好節前安全、食物衛生、旅游交通、防火、防盜和節假日治安等安全,大家一定要有強烈的安全工作意識,刻不容緩、絕不松懈、傾瀉精力,著眼長遠、立足當前,全力以赴抓好近期安全工作,確保社會不亂。

(四)注重不誤當前工作,確保全年目標完成。發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發展的動力。行政區劃調整必然牽涉相關部分和并入鎮的部門精力,大家要妥善鋪排,統籌規劃,既要確保改革工作的順利推進,又要保證下半年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鎮級班子調整,必需保證工作的連續性,要鞏固改革開放成果,圍繞年初的既定目標,繼承增強措施。一是農村經濟工作。當前要切實抓好秋種秋養,加大新品種的引進推廣力度,不斷調優農業工業和品種結構,進步農業出產效益;要繼承匡助農夫發展非農工業,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暢通流暢業,實現農夫在農業產前、產后增收致富;同時,還要積極組織農夫規模外出務工,立異理念,把勞務輸出當作工業來抓,當作企業來辦,匡助農夫異地創業致富??傊嗲乐r增收,為農夫向城鎮集中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二是產業經濟工作。要切實做到項目跟蹤服務不放松,企業服務不放松。繼承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在談項目要跟蹤到底,對簽約項目要加大后續服務,對重大產業項目要實行個性化服務,總之,要確保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快。三是第三工業。今年,縣委、縣政府高度正視第三工業發展,先后出臺了一些文件,并召開了全縣商貿暢通流暢工作大會,對今后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鋪排部署。我也曾在會上夸大了六點意見,概括起來當前重點就是要樹立加快第三工業發展的意識;要規劃先行,加大有形市場建設力度;要規范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要助農增收,進步消費力,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要凸起重點培育市場;要營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加大三產招商力度。另外,小城鎮建設和為民辦實事項目等工作,都要統籌兼顧,有序推進??傊?,不能由于區劃調整而影響發展,因職員分流而影響戰斗力,因機構整合而降低工作效率。

同志們,不改革就缺乏動力,不發展就缺乏實力,不不亂也就缺乏凝結力。我們要本著為郫縣未來發展和為全縣人民高度負責的立場,識大體,顧大局,強力推進鎮級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進一步發展好和維護好全縣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為加快我縣城鄉一體化進程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