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實施要點

時間:2022-12-07 10:04:24

導語:食品安全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食品安全實施要點

2013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源頭治理、標本兼治,深化治理整頓,強化科學監管,夯實基層基礎,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確保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有效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一、深化治理整頓,保持高壓態勢

(一)嚴厲打擊“違禁超限”和“假冒偽劣”行為。集中整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及飼喂不合格飼料、濫用農獸藥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5類“違禁超限”行為。嚴格排查整治在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中小學校園及周邊、小作坊小攤販小市場、食品初加工集中點等區域,出售過期食品、粗制濫造、冒用品牌、虛假標識等侵犯消費者利益的行為。組織清剿“黑窩點”和“黑作坊”攻堅戰,依法查處非法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重點行業品種綜合治理,進一步突出肉類、水產品、蔬菜、果品、食用油、酒類、乳制品、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農業投入品、食品包裝材料等重點品種綜合治理。從種植、養殖、加工、流通、餐飲、進出口等環節入手,圍繞準入制度、監管制度、企業管理規范、設備工藝、操作規程等方面,全面開展綜合治理,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改進質量安全管理水平,落實產品召回、不合格食品無害化處理等措施。

(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一是畜禽產品整治行動。以打擊非法使用“瘦肉精”、飼喂不合格飼料、濫用獸藥等為重點,深入開展畜禽產品專項整治,切實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加強對畜禽養殖重點鎮、專業村、規?;B殖場全過程監管,強化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畜禽產地檢疫覆蓋率和規?;B殖場監管覆蓋率均達到100%(由畜牧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加大屠宰企業監管力度,嚴把定點屠宰準入關,堅決取締各類私屠濫宰“黑窩點”,生豬定點屠宰覆蓋率達到100%(由商貿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二是農產品源頭整治行動。加強對重點食用農產品農業生產過程質量監管,嚴格控制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從源頭上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蔬菜、果品等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提高到60%以上;“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認定面積占食用農產品產地總面積比率提高到35%以上;規模養殖場獲得無公害認證比率提高到50%以上;認證水產品產量占養殖總產量比率提高到50%以上,建立省級現代漁業園區至少3個(由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部門根據職責分別牽頭組織實施)。三是食品生產加工領域整治行動。加大對食品添加劑、食用植物油產品生產和使用企業整治力度,著力排查區域性、行業性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行為。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重點對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小作坊加強監管,堅決取締生產假冒偽劣食品“黑窩點”和“黑作坊”,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覆蓋率達到80%以上(由質監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四是食品流通領域整治行動。以食品供貨商為重點,加強對食品經營、倉儲場所的調查摸排和集中整治,嚴厲打擊非法涂改生產日期和更換食品標簽等行為,嚴懲違法犯罪。制定食品銷售攤販監督管理辦法,實施“掛牌經營、實名登記、信息公示”等制度,規范食品銷售攤販經營行為,全市食品銷售攤販監管覆蓋率達到50%以上(由工商部門牽頭組織實施)。五是餐飲服務食品整治行動。全面實施學校食堂量化分級管理制度,開展“四心學校食堂”創建工作,規范學校周邊餐飲服務經營行為,提高學生飲食安全保障水平;制定小餐飲整規工作意見,強化對小餐飲的監管和綜合整治,監管覆蓋率達到50%以上(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加強生活飲用水監督監測,對市政集中式供水單位繼續實行量化分級管理,強化農村集中式供水單位監管,監管覆蓋率達到100%。加強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管理,監管覆蓋率達到80%以上(由衛生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加快實施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嚴格落實餐廚廢棄物處理工程建設計劃,盡早完成工程建設并運行(由住建部門牽頭組織實施)。

二、規范完善工作制度,健全監管執法機制

(一)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加大監督抽檢、執法檢查和日常巡查工作力度,深入排查種植、養殖、加工、流通、餐飲、進出口等環節的安全隱患。加強食用農產品監管,強化農資監管和農業生產過程質量控制,嚴格落實農(獸)藥經營登記備案和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實施食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加大對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等監管力度,明確并落實市場開辦者主體責任。嚴格食品經營市場管理,嚴厲查處無照經營、超范圍經營食品行為。加強對農村食品市場和現場制售食品經營者的監管。及時將食品生產經營新業態納入管理。

(二)加大違法犯罪行為打擊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犯罪偵查機構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健全聯合執法制度,改進執法手段,提高執法效率,依法從嚴查處違法違規企業及人員。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及時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確保對犯罪分子刑事責任追究到位。對案情特別重大和跨區域重大復雜案件,特別是有廣泛社會影響案件實行掛牌督辦,限時辦結。建立涉案食品鑒定“綠色通道”,加大對案件偵辦中涉案食品技術鑒定支持力度。

(三)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約束機制,制定食品安全工作定期巡視檢查、考核考評等具體辦法,加大監督檢查和考核評價力度。對失職瀆職、監管不力等行為,依法依規進行責任追究。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監管檢測能力

(一)健全基層工作體系。落實鎮(街道)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鎮(街道)政府(辦事處)目標考核,列入重要職責內容,主要負責人對本轄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并明確專人具體負責,使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到所有基層政府和監管負責人。鎮(街道)政府(辦事處)建立聯動聯防機制,形成分區劃片、包干負責的食品安全工作責任網,確?;鶎颖O管無盲區。在城市社區和農村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隊伍,承擔協助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宣傳引導等職責。鼓勵建立食品安全志愿者隊伍。

(二)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監管執法等機構和隊伍建設,重點增加基層監管執法力量,配齊配強人員隊伍,合理裝備現場快速檢測、調查取證等儀器設備,提高現場監管效率和水平。積極探索切實有效的基層食品安全監管運行模式,明確細化監管分工和執法流程,著力消除監管空白、邊界不清及執法不力等問題。加強綜合執法,解決基層監管力量薄弱、分散問題。加大基層監管能力建設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切實保障監管技術裝備、檢測設備和辦案經費。

(三)提高檢驗檢測能力。統一制定實施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統籌安排抽檢范圍、頻次和品種,實現計劃統一、經費集約、信息共享,監督抽檢年內覆蓋全市及大宗食品、高風險食品。制定量化考核管理辦法,對監督抽檢計劃實施和經費使用等情況進行動態跟蹤、量化考核。推動實施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源整合試點工作。加強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機構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科學合理確定其功能定位和專業分工,強化技術人員培訓,提高檢驗檢測能力。鼓勵發展社會第三方檢測機構。

(四)開展風險監測與評估預警。積極推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預警工作,逐步擴大監測范圍,提高系統性風險防范能力。

(五)加強標準備案工作。加強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管理,鼓勵企業制定嚴于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

(六)加快監管信息化建設。依托現有電子政務系統和業務系統等資源,加快建設功能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推進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建設。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網絡化、標準化、全流程管理,降低執法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七)開展食品安全基層基礎工作示范創建活動。在全市各鎮(街道)開展食品安全基層基礎工作示范創建活動,示范創建活動要明確工作目標,創新方式方法,取得創建實效。

四、強化輿情監測能力,提升應急處置水平

(一)完善輿情監測機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輿情監測機制,主動防范、及早介入、審慎穩妥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完善部門間信息、事件通報和報告制度,及時掌握并分析研判食品安全輿情信息。進一步明確信息主體和審核程序,科學、準確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二)提高應急處置能力。規范完善各級各部門和單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指揮系統和協同聯動工作平臺,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加強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演練,提高快速響應能力。

五、推進誠信體系建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一)加強誠信建設。貫徹落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8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道德誠信建設推進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積極開展守法經營宣傳教育,加大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治理力度。建立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信用檔案,完善誠信信息共享機制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建立“黑名單”制度,對被吊銷證照企業有關責任人,依法實施行業禁入。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配備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出廠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賬記錄、人員培訓等管理制度。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并執行臨近保質期食品消費提示制度,嚴禁更換包裝和日期再行銷售。鼓勵和引導企業采用先進管理技術,提升食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積極開展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試點。

六、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食品監管

(一)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認真落實國家《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大力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組織做好2013年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作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和科學素養。加強對監管先進人物和經營誠信典型的宣傳。將食品安全納入公益性宣傳范圍,市屬媒體應當在公益廣告時間或版面免費刊播適當比例的食品安全公益性宣傳內容。

(二)加強食品安全教育培訓。將食品安全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培訓,2013年食品安全監管人員每人至少參加40小時集中培訓。強化對食品從業人員和食品安全信息員、協管員的組織培訓,提高其責任意識和業務素質。

(三)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暢通舉報渠道,完善工作機制,簡化工作流程,確保獎勵資金及時兌付,充分調動公眾參與積極性。

(四)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完善部門與媒體協調聯動常態化工作機制,支持新聞媒體客觀及時報道食品安全問題。認真核實、查處媒體反映的食品安全問題,及時反饋采取措施和處理結果。

(五)發揮行業協會自律作用。加強對食品相關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消費者協會等協調指導,充分發揮其在引導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促進行業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依托現有行業協會和組織,推動建立全市食品安全聯合會。

(六)發揮食品安全專家作用。建立食品安全專家庫,實行專家咨詢制度,充分發揮專家在食品安全政策制定、輿情應對、事故處置、重大項目論證等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