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
時間:2022-05-20 11:40:07
導語: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4年是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全省食品流通監管條線夯實基礎、健全體系的關鍵之年。我市食品流通監管工作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為目標,以健全完善各項基礎制度為根本,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頓,著力推進日常監管規范化建設,積極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努力以監管的實效贏得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
一、深化治理整頓,解決食品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
1、狠抓重點區域的監管。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學校及學校周邊、大型食品批發市場、農村集貿市場等集中經營場所為重點區域,自2014年3月20日開始,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周密部署,密切合作、集中力量、分工負責、任務包干、責任到人,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為期3個月的農村食品流通安全的大檢查。
2、突出重要節點的監管。抓住315消費者權益日、兩會期間等重要節點,圍繞五一、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重要時段,組織有關人員,針對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適時開展專項整治,并及時通過媒體相關監督信息。
3、強化重點品種的監管。按照國家食藥總局、省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的工作實際,將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植物油、白酒等高風險食品、假冒偽劣食品及危害廣大群眾健康安全的食品,作為今年食品流通環節監管工作重點,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針對性的監督檢查和抽驗。
4、嚴肅查處食品違法行為。深挖案源線索,加大投訴舉報及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的查處力度,狠抓大案要案查辦,采取主動出擊,暗查暗訪,直插基層、打建結合等方式,重點打擊農村地區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特別是兒童食品)、無證經營和未履行食品經營法定責任和義務等違法行為,力爭查辦一批有影響的答案要案。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件,要及時辦結并上報。
二、堅持多措并舉,推進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規范
5、嚴格食品經營主體準入。完善食品流通許可管理規定,強化許可證核發質量的督查和指導,充分發揮行政審批“證前監管”作用,從源頭上杜絕不符合條件的經營者進入市場;對取得食品流通許可的經營者,應加大日常監管力度,凡是不再符合食品流通許可條件的,不能確保經營食品質量的,應依法撤銷其食品流通許可。
6、加強食品經營行為監管。探索制定食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努力提升食品經營質量管理水平;探索建立食品經營者首負責制和質量安全追究制;嚴格落實進貨審查和購銷記錄等制度,監督食品經營者落實法定責任和義務,督促食品經營者把好食品的進貨關、儲運關、銷售關和退市關。督促企業建立有效地食品安全電子追溯系統,食品零售做到進貨有臺帳、登記全、信息準、可追溯;食品批發做到來源可查、質量可查、去向可查。
7、開展信用分類分級管理。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增強食品安全風險意識,制定食品流通經營者分類分級評價辦法,有計劃、有步驟、分階段的在全省開展食品流通經營者信用分類分級動態化管理;加大對風險等級較高經營者的監督力度,將相對人日常監管、監督抽驗和行政處罰等違法違規行為記入食品安全信用檔案,作為評定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等級的重要內容;建立食品流通“黑名單”制度,加大對失信違法企業的曝光,采取內部通報、網站公布等形式定期對違法違規經營者及抽驗不合格食品進行通報。
三、調動各方力量,形成食品安全監管社會合力
8、強化經營資格主體責任。追究制定以經營者首負責任、從業人員崗位責任為主要內容的食品經營主體責任制度,推動經營者建立自身食品安全制度規范,督促食品經營者落實法定責任義務,努力提高經營者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和自律意識,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促進食品流通產業的健康發展。
9、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形式為載體,廣泛開展向公眾,系統有效地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努力提升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
10、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充分調動和發揮媒體、群眾、專家學者、行業協會等社會各方力量,激發全社會參與食品安全共治的能動性,形成共同維護食品安全的人人都是監督員的強大社會監督力量。
四、狠抓隊伍建設,提升監管的能力和水平
11、扎實開展業務培訓。以基層監管隊伍為重點,開展相關法規知識的培訓。
12、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各項規定。食品監管人員要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到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要按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牢固樹立和強化服務為民的理念,加強作風建設,嚴肅工作紀律,堅守本職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以監管的實際效果讓公眾滿意。
- 上一篇: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創業的關聯性
- 下一篇:反浪費反奢侈專項整治實施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