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06 05:44:39

導語: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一、全面啟動“七五”普法

1.出臺我區“七五”普法規劃。在全面總結我區“六五”普法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省、市“七五”普法規劃,結合區實際,切實做好我區“七五”普法規劃編制工作,提請區委、區政府印發。

2.部署“七五”普法規劃實施。召開全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會議,全面總結我區“六五”普法的工作成績和經驗,表彰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部署“七五”普法規劃全面實施。

3.明確普法年度目標任務。根據“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要求,分解全區年度法治宣傳教育目標任務,明確共性目標、個性目標、考核方法,確保年度各項工作整體推進,有序運行。

4.做好“七五”普法全面實施的各項基礎工作。根據省考核辦法制定我區考核意見,完善普法責任分工、工作推進、督促指導、考核評估等相關工作制度和實施細則。著力抓好隊伍建設和骨干培訓等“七五”普法全面實施的其它基礎工作。創建普法網,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傳媒和淮上普法聯盟,集中宣傳“七五”普法規劃的新任務、新要求、新舉措,形成推進“七五”普法的濃厚氛圍。

二、深入宣傳相關法律法規

5.深入宣傳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化宣傳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宣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強化宣傳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宣傳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更好地發揮法治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6.深入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大力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重要意義、基本經驗、基本構成及基本特征,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根基;突出宣傳憲法確立的國體政體、領導核心、指導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權利義務等主要內容,不斷增強廣大公民的憲法精神和憲法意識,在全社會形成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良好氛圍。組織開展“12·4”第3個國家憲法日暨第16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系列宣傳活動。

7.深入宣傳與經濟“發展走前列,全面達小康”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推動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五個方面,大力宣傳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農業經營體制、耕地保護補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征地拆遷、民主建設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力宣傳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權益保障以及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金融安全、消防安全、禁毒、反邪教、雙擁涉軍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力宣傳依法行政、政府信息公開、黨風廉政建設、信訪、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三、培育公民法治素養

8.著力培育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堅持和完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將憲法法律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區黨校必修課,推動領導干部、公職人員學法用法無紙化系統組織在線學法考法,切實增強以考促學的實際效果。組織參與全省機關第五屆“萬人學法”競賽活動,不斷提升“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9.著力打牢青少年法律基礎。抓住關鍵時期的青少年,聯合相關部門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中小學設置專門法治課。加強對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的指導培訓,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進一步優化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格局。

10.著力提升特定人群法治素養。認真貫徹《省企業學法用法評考辦法(試行)》,組織開展中小型企業、建筑行業防范法律風險普法活動,全力普及與基層兩委干部履職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基層兩委干部依法管理和服務的能力。開展“大走訪、大送法”法治惠民活動,組織第十屆“農民工學法活動周”,完善“農村法律明白人”網絡體系,大力開展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農村經濟建設主體普法。

四、加強法治文化建設

11.繁榮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培育1—2個社會組織參與法治宣傳工作,以吳城農民書畫、劉老莊農民詩詞培育為基礎,大力推進法治文化作品創作繁榮行動,組織參加全省優秀法治文化產品評選,培育、挖掘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有機統一、深受群眾喜愛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

12.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扎實推進“覆蓋城鄉、便捷民眾、設置合理、功能多樣”的法治文化陣地建設,充分發揮已建成的法治廣場、法治公園等各類法治文化陣地的綜合效能,不斷釋放法治文化建設集聚效應,重點在提質擴面、增強效能上下功夫。組織開展第五批省級法治文化示范點創建申報工作;籌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13.開展法治文化惠民活動。堅持民需導向,深入開展“法潤”主題活動,推進德法融合、法治惠民。廣泛開展法治文化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六進”活動,全面宣傳《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全民閱讀的決定》,根據省廳推出的法治書籍閱讀目錄,參加全省“法潤·全民閱讀手拉手”、法治微創作征集和法治人物、法治事件評選等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最大限度地滿足基層群眾的法治文化需求,使人民群眾真正共享法治文化建設成果,共同推進法治文化建設進程。

五、夯實法治宣傳工作基礎

14.全面推進“互聯網+法治宣傳”行動。年內建成普法網、建立全區公務員普法飛信平臺,整合新媒體普法資源,實現新媒體平臺的上下銜接、左右互動,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滲透力、輻射力。推廣使用法治宣傳教育管理軟件,實現橫向法宣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縱向省、市、區、鄉(鎮)、村(居)五級法宣數據互聯共享;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實現法治信息、在線學法考試、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指導交流、公益法律服務等功能一體化,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開放。

15.深入開展基層法治實踐。認真組織創建第七批國家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第十二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第十一批市級民主法治村(社區)申報工作;全面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和“依法治校示范?!痹u比活動,開展“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走向基層,走進群眾”主題活動,開展生動形象的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基層群眾樹立契約精神,遵守公序良俗,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和自我監督,不斷夯實法治城市、法治縣(區)創建基礎。

16.強化普法隊伍建設。成立“七五”普法講師團,抓好普法聯絡員、普法信息員等普法骨干隊伍的遴選、培育、管理和推薦,建設一支法律素質高、實戰能力強的普法骨干隊伍;成立區普法志愿者大隊,推動司法執法專業人員、法律服務工作者、人民調解員、法律院校師生、大學生村官、新聞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等加入普法志愿者隊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