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漁業經濟發展意見

時間:2022-12-27 08:33:34

導語:全縣漁業經濟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漁業經濟發展意見

近年來,我縣漁業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養殖水域面積1.2萬畝,從業人員274人,年產各類漁產品650噸,總產值750萬元。為加快漁業經濟發展,促進我縣農業經濟結構調整,繁榮城鄉農貿市場,擴大就業渠道,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庫區農民收入,根據省市漁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

全縣漁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調整為主線,以科技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養殖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充分發揮現有水面資源,大力實施“科技興漁”戰略,優化養殖結構,完善服務體系,促進全縣漁業經濟快速發展。

全縣漁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13年,實現漁產量1500噸,總產量超過1500萬元,漁業勞動力人均收入和漁業總產量都有明顯提高。

二、進行科學規劃,擴大養殖規模

我縣共規劃為四大養殖區:一是北部山前平原以養殖鯰魚、黑魚和觀賞魚為主的養殖區;二是南部河谷平原與養殖鯰魚、黑魚和觀賞魚的養殖區;三是西南部高崖水庫以養殖鰱魚,鳙魚、草魚、鯉魚等為主的養殖區;四是中部山丘水庫以養殖鯉魚、草魚大銀魚為主的養殖區。要積極結合小型水庫、塘壩的產權制度改革,穩定現有集體所有水面的承包關系,擴大和增加養殖規模。同時,把漁業開發和國土整治、環境建設及區域性農業綜合開發結合起來,做好漁業與旅游、休閑、餐飲及人文景觀結合的文章,發展觀光漁業、垂釣漁業、觀賞漁業,為漁民增收拓展空間,為漁業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活力。

三、培育龍頭企業,提高產業化水平

要通過招商引資,多方面籌措資金,引進和扶持發展一批漁工貿一體化的龍頭骨干企業,逐步建立“公司+漁(農)戶”的經營體制,提高產業化水平。有條件的鎮、街辦和高崖、荊山、馬宋等水庫,在對現有養殖場地進行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的同時,圍繞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積極、穩妥地發展漁民協會、漁業技術協會、漁業互助組織等各種服務性組織,健全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拉長產業鏈,切實解決水產品的保鮮加工和流通問題。

四、實施科教興漁,推行標準化生產

要加強漁業技術的培訓工作,采取辦培訓班、短訓班、現場指導和經驗交流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向漁民傳授養殖技術,推廣良種良法,不斷提高漁業科技含量。積極推進品種改良,搞好病害防治,加快先進技術推廣步伐。要加快高崖水庫、馬宋水庫、荊山水庫和縣魚種場無公害基地的建設和認證工作,利用兩基地經驗、技術等優勢,帶動全縣漁業生產再上新水平。同時,要加強對水產品的藥殘檢驗、檢疫和水質的化驗,落實苗種生產許可證制度,建立養殖日志,保證苗種合格進入生產領域,按照健康養殖標準和水生動物用藥標準用藥和養殖,提高水產品質量。

五、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漁業經濟健康發展

各有關鎮及有關部門要將發展漁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工作計劃,加大考核力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力爭把現有的水面及荒灘、荒洼地充分利用起來,吧“藍色國土”的經濟效益挖掘出來,使漁業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要依法確認宜漁荒灘、水域的養殖使用權,辦理水域養殖使用證,建立產權明晰,責、權、利相統一的管理體制。各有關部門要協調配合,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負其責,搞好服務,多元化、全方位地增加對漁業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