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工作總結四
時間:2022-02-10 03:00:00
導語:生態建設工作總結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全年工作完成情況
威海市的生態市建設工作在省生態辦的正確指導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領導下,按照省市長生態市建設目標責任書和《威海*-*年生態市建設工作計劃》的有關要求,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有了新發展,并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實踐證明,生態市建設已成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成為推動市域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有效載體,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一)努力探索,扎實推進,生態市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年是我市生態市建設的關鍵年,生態市建設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被列入威海市政府重點工作目標中。圍繞生態市建設這一中心,*年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生態辦作用,加強對生態市建設的指導、督導和考核。在奪取05年創建生態市先進市榮譽稱號的基礎上,06年我市生態市創建工作上又上了一個新臺階。一年來,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和生態辦先后下發18個文件,12期簡報,使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辦公室職責、分工、會議制度、生態市建設聯絡員制度更加明確、更加切實可行。針對06、07兩年的生態市建設工作任務下發了《生態市建設*-*年工作計劃》,對生態市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的細化和部署。一年來,我們多次籌備召開生態市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研究布部署生態市建設有關工作,多次召開生態市建設聯絡員會議,部署生態市建設及國家級生態示范區驗收工作任務,指導各市、區、市直各部門修改制定生態市建設階段性工作方案,對生態市兩年計劃、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任務進行全面推進落實。*年7月份會同污控科開展了三市三區市直有關部門等23個單位的生態市建設責任書進行了中期調度檢查工作。通過抓督導促創建、抓考核促落實,全市生態市建設工作取得了整體快速的推進。
二是集中力量全面發動,積極做好系列生態創建工作。
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驗收。*年上半年,我們組織三市三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市局相關科室站隊齊心協力、團結協作,開展了生態示范區驗收準備工作,通過近一年的精心準備和不懈努力,于*年6月份申請省環保局組織專家對我市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初審,我們順利通過了初審并經省環保局推薦至總局申請驗收。*年9月,我市順利通過了國家生態示范區考核驗收組對我市中心城市及榮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創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的考核驗收工作,實現生態示范區全市一片紅,生態示范區創建工作是生態市建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我市建設生態市具有重要意義,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創建成功標志著我市生態市建設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我市*年基本達到生態市建設標準、2010年全面達到生態市建設標準,進入全國生態市建設第一方陣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這次驗收工作我們共準備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材料匯編、重點工程匯編、檔案資料等400余卷,準備重點工程及現場幾十處。
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2005年以來,我們會同各市環保局、市局各分局、全市各鎮積極組織做好優美鄉鎮材料的推薦上報工作,*年6月份制定下發了《關于鞏固全市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成果,加快推動生態市建設工作的通知》,先后共組織全市49個鎮申報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占全市建制鎮總數的98%,10月份我市14個鎮申報創建第六批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材料已報至總局,國家總局于12月15日又批準公示了8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市到*年年底共有43個鎮被總局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占全市建制鎮總數的87.7%,超額完成了市局年初制定的申報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要確保達到50%、力爭省級環境優美鄉鎮達到80%的工作目標,這項工作得到了省局的充分肯定。于7月17日至18日省局《全省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現場會議》在我市圓滿召開。國家環??偩稚鷳B司助理巡視員李遠、省局副局長車純濱及17市分管局長、生態科長參加了會議,市政府劉茂德副市長親自到會致辭并陪同會議全過程,國家局、省局領導及與會人員對我市的生態建設及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創建工作的經驗給予了大力的推廣,對威海的生態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我們還組織全市35個鎮鎮長進京參加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授牌儀式,組織全市各鎮拍攝優美鄉鎮亮點照片70余幅報送總局的環境科學出版社,對我市優美鄉鎮和生態市進行宣傳,在*年9月份的全市環保工作大會上,市委、市政府代表國家環??偩峙e行全市35個環境優美鄉鎮的授牌儀式。
生態縣建設穩步推進。在省生態辦大力支持下,經過努力,文登市、榮成市、乳山市先后被爭取列為全省生態縣建設示范縣。我們積極發揮生態辦宣傳引導督促作用,組織三市生態辦有關人員赴江蘇、浙江等省市考察生態市縣建設,兩次組織三市生態辦有關人員參加省局生態市、縣建設培訓。*年10月份市生態辦組織召開了專門會議,部署生態縣驗收工作。根據南方創建經驗,結合我市實際,擬定下發了創建生態縣檔案編制工作指南,制作了專門的生態縣講義,對三市進行了認真的創建培訓。11月8日至10日,組織生態辦、生態科工作人員赴三市針對生態縣驗收準備工作進行指導和研究。經過全市上下各部門、單位的不懈努力,目前三市已進入創建生態縣工作于12月6日至12日經省生態辦組織省級考核驗收組對榮成、文登、乳山創建國家生態市進行為期五天的考核,三市順利的通過創建國家生態市省級考核,并于12月下旬將相關修改完善后的資料按程序上報省局推薦申報國家總局考核驗收。這項工作的開展尚屬全省首次首批,在全省縣級市中我們威海市達到了縣級市創建國家生態市省級考核一片紅。
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部門生態創建工作。會同市文明辦、市農業局下發《關于開展創建威海市文明生態村活動的通知》,并制定了《文明生態村的申報程序、驗收標準》等文件,全面啟動我市*年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全市共評選文明生態村152個,占全市行政村數5.8%,超額完成了任務,為*年生態市、縣驗收打下基礎。配合市旅游局開展了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創建等工作,共推薦申報省級旅游示范區8家。會同市經貿委開展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的推動工作,于*年5月份發了《關于對重點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工作的通知》,完成對我市雙超(總量超標、濃度超標)、雙有(使用有毒有害原材料)工業企業即實施清潔生產審核重點企業的摸底調查工作,對我市四家企業以文件公布強制實施清潔生產,會同市經貿委發文公布*年度全市24家重點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名單,發文公布威海市循環經濟示范企業10個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10個的名單,這些文件和名單的公布將有力促進威海市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工作的開展。
三是以山東省第二屆綠博會為載體和平臺,大力宣傳威海生態市建設。主持了威海市“十五期間”環境保護及生態市建設成就展展廳的設計和制作工作,并組織了全市11家工廠企業參加了會展。威海市展廳采用聲、光、電的立體音響效果,運用圖片展示、文字說明相結合的多種表現手法,突出威海地方特色,營造出和諧、優美、現代時尚的綠色生態城市的氛圍,受到了參觀者的好評。國家總局、省政府、省環保局的領導親臨展廳參觀了綠博會,劉茂德副市長率我市代表團參加了開幕式,參觀了綠博會并受了齊魯電視臺的采訪,有力地宣傳了我市生態市建設,樹立了我市生態精品城市的形象。
(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全面強化農村環境保護,大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改善人居環境為目的,以中心鎮、城鄉結合部的鎮村為重點,加大對亂堆垃圾柴草、亂占道路、亂擺攤點等臟、亂、差現象綜合整治力度,大力推進農村改水、改廁、改灶,到2005年底,全市各鎮區自來水普及率均達到100%以上,目前全市45%的村莊開展了環境綜合整治,鎮村環境衛生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因地制宜地抓好村鎮綠化,先后組織開展了“全民綠化”、“村在綠中”、“綠化先進鎮村”等鎮村綠化創建活動,重點實施了鎮區綠化、河流綠化、園區綠化和庭院綠化等綠化、美化工程,經區的谷家洼村,榮成的鳳頭村、大山口村,文登的赤金泊村、澤庫村,環翠區的戚家夼村,乳山的打磨村等7個村榮獲“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同時,還在全市積極開展了生態旅游示范區、環境友好企業、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等創建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生態市(縣)建設重點工程建設,到目前,生態市市長目標責任書確定的9項重點工程已完成了7項,預計*年底9項重點工程可全部完成,投資總額達到6.1億元。通過一系列工作使城鄉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公眾生態環境意識得到顯著提升,為生態市(縣)創建夯實基礎。
二是切實加強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切實提高生態承載能力。堅持預防為主、防治并舉的原則,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和驗收關,嚴防污染項目轉嫁。截至目前,全市共處罰環境違法企業41家,關停污染嚴重的企業28家,取締污染企業2家,搬遷選址不合理、群眾反映強烈的企業18家,對33家排污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對13家排污企業進行了掛牌督辦。在依法促治的同時,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嚴把建設項目的審批關和驗收關。截至*年底,全市共審批建設項目1062個,因環境因素據批建設項目33個,對15個違規建設項目進行了查處和糾正,全市建設項目環評執行率達到了80%,同比提高了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全市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削減了8%和1.2%,城市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達到了189天,同比增長了39天,創歷史最好水平。
三是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和布局調整,持續提高生態保護水平。圍繞增強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有利于實現集約化發展,全市普遍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積極推進經濟增長的根本性轉變。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逐步淘汰能耗物耗高、污染嚴重的項目,到目前,已有4家企業被省環保局授予“全省環境友好企業”,4家企業被省環保局確定為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劉公島景區分別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區域認證,其中:高技區被國家局確定為全國ISO14001環境管理示范區。同時根據環境功能區劃,加快工業布局調整,逐步把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為污染的集中控制打下了基礎。圍繞“以海產品為主的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生態漁業和生態農業,全市取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認證,基地面積達到了6萬余公頃。依托千公里海岸線、昆崳山風景區等自然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業,在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促進了鎮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持續提高我市生態保護水平,為我市生態市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二、存在問題及*年工作打算
目前,我市的生態市建設只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些相對容易完成的指標達到了要求,剩下的都是硬骨頭。一是必須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確?!锻I鷳B市總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庫中確定的各項生態工程按期完成。二是必須加大生態市建設宣傳力度。生態市建設宣傳形式比較單一、力度不大,主要僅限于報紙、雜志、電臺和電視臺新聞媒體活動,尚未觸到社會各個層面,普通群眾的生態意識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參與生態市創建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
我們*年的工作中,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在按階段實施生態市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全面推進生態市建設的各項工作,力爭取得更大的成果。一是*年上半年申請總局對三市進行生態縣考核驗收,力爭三市通過驗收。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的環境意識。把生態市建設引入深入,加強環保警示點教育,弘揚正面典型,做好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的輿論宣傳工作。三是加緊實施生態市建設重點工程項目庫中制定的工程項目,有效推進生態市建設。四是按計劃、按要求,按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生態省建設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保證全年生態市建設指標的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