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管理站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8 05:03:25
導語:救助管理站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核心,全面提升職工自身素養
實踐教育活動取得豐碩成果。按照局黨委的統一部署,組織全站黨員干部職工積極融合于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活動之中,做到有實施方案、有階段安排,有檢查對照、有整改措施。全站黨員干部職工學習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的一系列講話精神,在思想上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全心全意服務救助對象的思想共識。結合實踐教育活動中查擺出的問題,通過即知即改、立改立行、立竿見影的方式推進,把問題破解,演變成服務救助對象的動力,并初步結成了工作的成果。并在實踐教育活動成果取得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地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再發力,重樹標桿勇攀登”活動,尋找救助工作標桿,自我加壓創新思路,全站黨員干部職工在大討論活動中確立每個人的標桿,規定每個人的任務,以愛崗敬業、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姿態,用一流的工作業績,攀登救助工作的新高峰。
二、以“流浪孩子回校園”專項行動為抓手,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救助保護試點工作
突出公開透明,確保流浪未成年人陽光受助。實行街頭救助經常化。節慶、節假日,協同公安、城管部門做好街頭救助,救助車不定期到鎮、園區進行流動救助,對正在流浪乞討的未成人實施強制性救助保護。實行救助網絡網格化。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聯動工作機制。
突出人性親情,確保流浪未成人在站溫馨如家。完善人性化救助設施。站內建設按人性化管理要求進行功能分區,配齊配全各項設施,與定點醫院簽訂協議,全方位滿足流浪未成年人短期要求。
堅持親情化救助理念。對10歲以下的兒童,工作人員同吃同睡同游戲,實行全天候陪護服務;對存在心理和行為偏差的流浪未成年人,開展專業個案社會工作,促其擺脫挫折經歷造成的心理障礙,樹立自信心,增強自我認同感;對殘疾兒童提供洗浴、穿衣、入廁等行動便利;對被拐賣少女這個特殊群體,由女性工作人員從心理上進行疏導、勸解。
做好啟發式心理輔導,對救助對象中的未成年人,建立“個案報告”,翔實記錄他們的年齡,性別,性格特征,家庭狀況及地址,在站表現,救助服務,交流疏導情況;未成年人在站文化培訓、心理疏導和行為矯治過程;完善圖片資料,與其家人溝通情況記錄、出站記錄、交接記錄、跟蹤回訪記錄,形成重點特殊對象的個案資料。
三、以創建“青少年維權崗”為動力,繼續強化救助服務質量
著力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屬地管理、社會參與”的救助工作機制。協調公安、城管、衛生、交通等部門,及時告知、引導、護送求助青少年進站,定期組織巡查對街頭流浪兒童實施保護性救助。
站內提供全天候服務。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流程,熱情接待,細心查詢,安排救助人員登記入站,以救助對象生活的安心、舒適為標準,進一步優化內部環境,配備相關服務設施和輔助器具。為未成年人建立心理咨詢服務,為市區的孤兒、單親家庭、服刑人員的孩子提供一個溝通,交流,放松的平臺,幫助孩子們建立信任關系,培養樂觀性格,從源頭上預防未成年人走上歧路。
積極開展心理援助。對來站求助人員在提供食宿的基礎上,了解原因穩定情緒,與其溝通交流,做好救助對象的心理咨詢和安撫工作,幫助他們正確對待生活困境、解決心理問題,使其盡早融入周圍生活環境,回歸社會。
四、以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救助管理規程
1、強化管理,建立內部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業務培訓、值班、考勤、衛生、安全、信息管理及救助接待、服務、離站等各項制度,修訂救助管理站文明公約、職業禁語、文明用語、行風評議標準等并狠抓落實。每月一次組織全站工作人員集中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及救助法律、法規。開展救助業務網上操作流程規范化建設,要求每個工作人員都能熟練掌握并獨立操作救助接待、入站登記、離站管理等各項工作流程,成效明顯。與轄區派出所緊密配合,嚴格求助對象資格審查,拒絕以營利為目的的騙助、惡意求助人員來站救助。
2、前移平臺,實施主動救助。每周一次在城區繁華路段及主要道路開展主動救助活動。工作人員走上街頭,對流浪乞討人員進行主動尋訪,送上衣服、食物、飲用水,勸導他們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向市民發放救助管理工作宣傳單,印有救助管理站方位圖、地址和聯系電話的引導卡,介紹救助條件、對象、服務內容,讓大家攜起手來幫助流浪乞討人員,支持救助管理工作。
3、延伸功能,努力深化救助服務。將救助管理工作納入全市社會救助體系,積極探索“大救助”的格局。著手加強本市可能流浪乞討人員的管理和外出流浪乞討人員的接收安置工作。與市民政局社救科、各鎮民政科、社區聯系,在全市開展流浪未成年人需求和家庭監護情況評估,及時協調局相關科室,給予必要的社會救助,從源頭上減少本市人員外出流浪乞討現象的發生。對外地送返的我市流浪乞討人員,我站積極予以妥善安置。
4、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切實加強安全管理。重視抓好站內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嚴格按照救助管理規程要求開展工作,注意站內環境清潔優美,物品擺放整齊,食品安全衛生。救助區域定期清潔打掃,保持房間通風、明亮、清潔,換季生活用品及時清洗并按要求存放,為救助人員提供溫馨、舒適的救助環境。
5、繼續完善四級救助聯動網絡。以便掌握我市可能外出流浪乞討人員信息和對籍被送返的流浪乞討人員返家工作提供幫助。從而使我市的救助管理工作在建立各相關部門協調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基層工作網絡,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救助管理工作合力,以合力來推動救助工作的開展。
- 上一篇:民政局老齡科工作總結
- 下一篇:婚姻登記處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