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化學十一五發展規劃
時間:2022-08-22 04:43:00
導語:氟硅化學十一五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氟硅化學品行業是我省打造我國先進制造業中心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重中之重的內容之一,也是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化工發展的重點所在,為促進氟硅化學品產業規模擴展、結構升級和功能完善,加快其國際化進程,根據《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規劃綱要》和《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導向目錄》,制訂浙江省“十一五”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規劃。
一、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背景分析
(一)氟硅化學品的特性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氟硅化學品是化學工業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氟和硅原子的特性,使氟和硅材料擁有一些獨特的優異性能,自工業化生產以來,隨著品種不斷擴大,廣泛地用于軍事工業、航天航空、冶金、輕工、汽車、石油化工、醫藥和農林等領域,應用范圍從早期的軍工需求全面擴展到民用產品。盡管氟硅化學品產值在國民經濟總量中占有的比例較小,但是它與國民經濟各領域關聯度很大,有巨大的影響。國家有關部委先后將氟硅化學品列入《當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作為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之一,它們的產品應用面廣,市場前景廣闊。
(二)世界氟硅化學品發展格局
1、世界氟化學工業發展概況
氟化學品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實現產業化以來,經八十年發展,全球氟化工行業正處于發展成熟后期。在近十年中,國際上從事氟化工行業的跨國公司通過多年來的壟斷經營和收購重組形成了以杜邦公司為首的八大氟化工跨國公司集團。主要集中在美、日和兩歐。它們是:DuPont美國杜邦、Solvay蘇威蘇來克斯公司(含原奧斯蒙特業務)、Daikin日本大金公司、美國3M公司、AsahiGlass日本旭硝子公司、Arkema阿柯瑪公司(原Atofina阿托菲納公司氟化工業務部分)、IneosFluor易諾斯公司和Honeywell霍尼韋爾公司。杜邦公司在氟化學品和氟聚合物專利、技術和市場占有率方面均領先于其主要對手;蘇威公司收購奧斯蒙特后成立的蘇威蘇來克斯公司已經成為氟化工銷售額相當大金的國際氟化工巨頭;3M公司在氟橡膠和精細化工產品市場擁有無可替代的優勢;旭銷子公司的ETFE新型樹脂產量和阿柯瑪公司的PVDF、HCFC替代品產量分別為全球第一;易諾斯公司HFC-134a產量全球第一,是制冷劑替代品的主要生產商;霍尼韋爾公司氟化工的主要業務是氟化氫、氟制冷劑及其替代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述八家氟化工企業占有世界氟材料產量的80%,氣體氟化學品的70%。多年來世界氟化工的市場和技術主要由發達國家把握和壟斷,在西方國家市場已經處于飽和基本停滯不前的狀態,盡管不斷有新型氟化工產品問世開拓出新的市場,但高度成熟的市場銷售量進展緩慢。目前全球氟化工行業的發展由于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飛速發展為世界氟化工行業注入了新的動力,亞洲氟化工產品的需求正在成為新的氟化工發展的引擎。全球氟化物銷售額已近200億美元,近五年平均增長率3.5%。
2、世界有機硅產業發展概況
有機硅材料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實現工業化生產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成為新型合成材料中最能適應時代要求和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目前世界有機硅單體年總生產能力240萬噸。全球有機硅產品的年銷售額約100億美元,美洲、歐洲和亞洲各占1/3。
全球有機硅產品的品種牌號多達萬余種,常用的有4000余種。世界有機硅單體生產高度集中,美國道康寧(DowCorning)公司、通用電氣(GE)公司、德國威凱(Wacker)公司、日本信越(Shin-Etsu)和法國羅地亞(Rhodia)公司這五大有機硅生產商的單體生產能力已占世界有機硅單體總生產能力的近90%。
經過多年的發展,發達國家的有機硅行業已經渡過了高速發展時期,而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有機硅市場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國際有機硅廠商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市場,除了通過出口方式大量進入中國市場外,還通過設立貿易機構和投資建廠來降低產品的經營成本,同時依靠其較高的管理水平,靈活的經營手段和品牌信譽,將與國內有機硅生產企業展開競爭。
由上可見,由于氟硅化學品的技術難度大,兩個產業均形成少數跨國大公司壟斷的局面,它們既有產量、銷售市場優勢,又各具有特色產品的領先優勢,有很大的市場占有率和產品的競爭力。
(三)我國氟硅化學品發展格局
1、我國氟化學工業發展概況
我國氟化工產業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已形成從基礎原料到制品加工應用比較完整體系。我國的無水氟化氫、無機氟鹽、氯氟烴等大宗氟化工初級產品的產量在世界氟化工領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由于技術等方面原因,我國在高檔的含氟材料、氟精細化工產品、氟電解產品等重要領域與國外知名氟化工公司存著極大的差距。目前中國氟產品銷售額只占世界總銷售額的3%,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4%,消費量占世界總消費量的5%,不少產品還主要依賴進口。值得欣喜的是國內氟化工行業通過“十五”的發展,正在興起新的良好發展勢頭。
我國的氟化學工業生產主要在浙江、江蘇、山東和上海四省市,它們占了全國氟化工產品的80%。國內主要的氟化工企業巨化集團、山東東岳氟化學有限公司、江蘇梅蘭集團、上海三愛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鷹鵬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化工科技集團公司等知名企業都有了較大的變化和發展。同時國外公司也紛至沓來,阿托菲納(現為阿柯瑪)是在華設立氟化學品生產基地的第一家跨國公司,接著是中國杜邦(上海)研發中心、日本大金江蘇常熟的氟化工基地等??梢哉f中國的氟化工行業正在由“量”的發展轉向“量”和“質”并舉的多元化發展,中國的氟化工行業正在飛速溶入世界氟化工行業。
2、我國有機硅產業發展概況
我國有機硅工業的發展始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有機硅產品多為軍工配套,單體生產規模均為百噸級,消耗高、綜合利用差,進入八十年代,有機硅工業開始轉向民用,經國家有關部委組織多次科技攻關,技術水平得到提高,萬噸級生產裝置建立,由此進入了大發展時期。近年來我國的有機硅市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初期,我國初級形式聚硅氧烷的消費量增長率連續幾年超過20%,2004年增長率更是達到了34.72%。2004年我國國內硅氧烷表觀消費量達到19.4萬噸,專家分析我國硅氧烷的表觀消費量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態勢,預計到2010年硅氧烷的市場需求有望突破50萬噸。
國內有機硅單體的生產相對比較集中,主要在江西星火化工廠、新安化工集團、吉林吉化公司電石廠。有機硅單體總生產能力在20萬噸左右,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目前國內消費的有機硅單體主要依靠進口。有機硅下游產品的生產相對比較分散,品種相對比較少,國內有機硅產品品種牌號僅有1000種左右,應用前景廣闊,市場容量很大。中國市場也是國外大公司的目標,道康寧、羅地亞、GE和威凱等公司先后在上海、江蘇、江西等地投資建廠,將進一步加劇我國有機硅產業的市場競爭。
綜上所述,我國的氟硅化學品經半個世紀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大型氟硅化學品生產企業,如江蘇梅蘭、山東東岳、浙江巨化和新安、上海三愛富、江西蘭星、吉林吉化等,正向大型化集聚發展,行業處于成長初期,產品的應用面廣,市場前景廣闊。
二、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的現實基礎
(一)浙江省氟化學工業的發展現狀
1965年浙江省第一套無水氟化氫(AHF)生產裝置建成投產,標志著浙江省邁開了氟化工生產步伐。經四十年努力,借助于浙江省螢石生產的優勢,氟化工產業有很大的發展,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氟化工生產基地。2004年我省氟化工產值約50億元(包括氟醫藥),約占全國銷售值的35%。主要產品AHF、HCFC-22、氟農藥及中間體、氟醫藥及中間體、ODS替代品等產品均位居全國前列。從我省氟化工產業分布看,主要集中在衢州和金華二地區,它們的產值占了全省的70%,巨化集團、鷹鵬化工公司、浙江化工科技集團公司、螢光化工公司和三美化工公司五家骨干企業占了全省氟化工產值的三分子二以上。
同時,我省擁全國唯有的兩個國家氟化工工程技術中心(依托于巨化集團的國家氟材料工程技術中心和依托于浙江化工科技集團的國家ODS替代品工程技術中心),并建有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浙江三環氟材料研究中心,在氟材料、ODS替代品,含氟精細化學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發揮巨大作用。
(二)浙江省有機硅產業的發展現狀
浙江省有機硅產業起步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經四十余年的發展,尤其是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已形成從有機硅單體到硅樹脂、硅橡膠、硅油和硅烷偶聯劑等下游產品生產的較完整的體系,有機硅產業已初具規模,2004年浙江省有機硅產業年銷售額近20億元。約占我國銷售值的20%左右,已成為我國主要有機硅材料的生產基地。浙江省有機硅產業的龍頭企業——新安化工的單體年生產規模達6萬噸,準備新建10萬噸/年單體新裝置,是全國三大有機硅生產廠家之一。目前,浙江省有機硅生產基本形成幾大區域企業群:杭州、衢州形成了以生產單體及中間體、建筑密封膠和硅油為主的企業群;溫州、寧波形成了以生產硅橡膠制造為主的企業群;嘉興、紹興形成了以生產印染助劑用有機硅乳油為主企業群。浙江省有機硅單體產量約合全國總產量的1/3,其下游產品的開發和應用也在全國位居前列,有機硅產業已成為浙江省的優勢產業之一。
(三)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的優勢
1、資源和原料配套優勢
我國是世界螢石資源大國,約占世界儲量的20%,年開采量的50%,適宜用于氟化工產業的單生型螢石礦儲量浙江曾經居全國之首,周邊省份如福建、江西、安徽也有較豐富的此類資源,我省的一些企業已在鄰省購置了螢石礦開采權,這對浙江省氟化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有機硅單體是生產有機硅下游產品的基礎原料,其生產的主要原料的氯甲烷和硅粉。我國硅資源相當豐富,硅粉的開發利用也有很長的歷史,市場供應充足,生產廠家較多,我省開化縣工業硅粉的產、銷居國內第一;氯甲烷受氯資源的限制以及不方便貯運,供應廠家較少,因而有機硅生產廠家均配套建設氯甲烷生產裝置,投資大,氯甲烷成本較高。新安化工是國內最大的草甘膦生產企業,通過對草甘膦及配套的亞磷酸二甲酯產品廢氣的綜合治理,成功地回收了質量合格的氯甲烷,并大規模地用于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該回收技術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它的應用大幅度地降低了有機硅單體的生產成本,加強了有機硅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新安化工近年來利用四川豐富的能源和硅資源,在四川建設了硅粉加工基地,充分保證了硅粉原料的優質低價供應,正是借助這兩種主要原料的配套供應,新安化工的有機硅產業在近年內飛速發展,成為國內第二大有機硅單體生產企業。
2、技術和人才優勢
浙江省已有一批科研院校致力于氟硅化學品生產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學院、浙江化工科技集團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巨化集團、新安化工集團公司等單位開展產學研結合,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產業化。同時還積極開展國內外技術合作,聘請國內外專家從事氟硅化學品的研究開發,加快了我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的發展。
我省建有全國氟化工專業唯有的兩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同時還有教育部國家有機硅實驗室和綠色化學品合成實驗室、浙江省氟化工工程技術中心、浙江省有機硅工程技術中心以及長三角有機硅研究開發中心等國家、部、省工程技術中心,聚集人才,發展氟硅化學品產業。
3、市場優勢
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氟硅化學品主要市場集中在江、浙、滬、魯、粵一帶,尤其是這些地區的輕紡、家電、建筑業汽車等行業相對較為發達,這些相關行業的發展為我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而氟硅化學品的快速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這些行業的發展,這種良性的互動效應將大大提升浙江省工業經濟的競爭優勢。
4、化工產業基礎和政策扶持
浙江省化工基礎較好,具有多年的經營發展史,目前總體運行狀況良好,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加之石油化工歷來為浙江省委、省政府著力加以培育發展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2004年浙江省政府制訂了《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及產品導向目錄》,為突出重點擇優扶強,浙江省經貿委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中選擇了18項重中之重項目,氟硅化學品也列于其中,這將為我省氟硅化學品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四)浙江省發展氟硅化學品產業存在問題
1、資源的充分利用與保護
螢石是氟化工的主要原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螢石經化學加工處理后,可幾倍、幾十倍地增值,甚至可達幾百倍。因此,加強螢石資源的保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層次,在現有的氟化工產業的規模、基礎上,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氟化工產品,對促進氟化工業的發展、發揮資源優勢有重要意義。
我省曾擁有螢石資源優勢,但由于近十年來粗放式的無節制開采和大量出口,單生型螢石礦的儲量優勢不復存在,產量迅速下降。浙江氟化工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問題。全面加強資源的調查、規劃、利用和管理。不斷提供資源的開采利用效率和層次。加強控制和限制各級螢石資源的出口。限制螢石資源的初級產品無水氟化氫的出口,鼓勵和引導出口高檔次的氟硅產品,促使實現有限資源利用收益最大化。
同時加強資源利用意識,提高對低品位礦石有效的選礦技術水平。我省浙西地區已探明的低品位螢石資源有儲量和潛在的優勢,可適度擴大浙西地區的氟化工業的規模。低品位螢石的開采和利用,是今后氟化工行業的發展需要。
我省的有機硅單體的生產技術和規模近年來雖有較大的提高,但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有機硅單體生產的副產物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下游產品鏈短,產品層次相對偏低,不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
2、總體技術落后,裝備水平低,研發投入不足
當前,世界氟硅化學品中高端產品的技術主要為被美、日、西歐大跨國公司壟斷,生產裝備技術的封鎖十分嚴密,一般不轉讓高檔次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省氟硅化學品的生產規模、技術、質量與品種檔次、研發水平等方面均有較大差距,總體水平僅相當國外上世紀80-90年代水平。
對這類高技術的氟硅化學品開發,必須要有高的科研投入,國外著名的大跨國公司年研發費用均超過其銷售收入的5%,如美國3M公司以勇于創新、品種繁多著稱于世,每年均要開發500個以上的新產品,銷售收入中的30%來自于新產品收入。美國道康寧公司的研發費用占了銷售收入的10%,每年25%的銷售額來自新產品。而我省銷售收入超億元的氟硅化學品企業雖然也有的達到3%左右的科技創新投入,但投入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同時專業人才缺乏,尤其是懂專業技術、善經營的復合型高級人才更為缺乏。
3、產業結構不合理、企業總體規模偏小
從我省氟硅化學品的產品結構看,尚是初級產品占主要地位,且同質化居多,未形成專業化、差別化特色。在氟化工產品中無水氟化氫、HCFC-22、無機氟鹽類初級產品占了50%以上的產值,而高附加值的氟電解氟產品、含氟表面活性劑、電子和光學用的無機氟化物等在我省還是空白。在有機硅產業中,國外已有近10000個下游產品品種,而我國僅有1000個品種,而且產品檔次較低。
從企業規模比,與國外大跨國公司相比差距更大,象有機硅生產,道康寧公司的規模和產值可超過整個中國的總和,杜邦公司的氟化工銷售額比全國氟化工銷售額還大。同時我國還存在低水平產品的重復建設嚴重,企業規模小,市場競爭力低,常處于低價惡性競爭狀態。
三、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
(一)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發展思路
堅持科學發展觀,按照建立資源節約型主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技術創新為根本,注重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著力提升氟硅化學品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氟硅化學品產業的技術和裝備水平,實現基礎氟硅化學品的規?;头璨牧稀⒎杈毣瘜W品、ODS替代品的多品種、深度發展,形成中國氟硅化學品技術研發和制造中心。
(二)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目標
到2010年,全省氟硅化學品的總產值達到280億元。其中氟化工產值200億元,占全國的45%;有機硅產值80億元,占全國的25%;形成國內氟硅化學品技術研發和制造中心。
(三)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重點
1、浙江省氟化工發展重點
浙江省氟化工行業要面對國內外發展趨勢,在現有基礎氟化工產品產量優勢基礎上,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向高端氟化工產品轉型,重點發展氟精細化學品和高端氟聚合物。
(1)氟精細化學品
浙江省的氟精細化學品的品種、產量在國內處領先地位,如高效低毒氟農藥和中間體、氟醫藥和中間體、氟表面活性劑、電子級氟化學品等,這類產品附加值高,與許多產業領域的關聯度大。要加強氟化新方法研究,如定向氟化技術、元素氟化和表面氟化技術、電化氟化技術、手性氟化物合成與分離技術和綠色合成技術等,著重開發三氟甲基系列芳香族化合物、氟代苯酚、氟代脂肪醇、高純氫氟酸、氟醚、氟化石墨、三氟化氮等氟精細化學品。
(2)含氟聚合物
針對我省氟聚合物品種少、品級低等情況,在穩定現有氟聚合物質量的基礎上,著重開發可熔融性氟樹脂、高壓縮比PTFE分散樹脂、氟橡膠、水性氟涂料樹脂,重點發展聚四氟乙烯及其改性產品、制品級聚偏氟乙烯、薄膜級聚氟乙烯、氟橡膠、氟硅橡膠、氟硅涂料等。開展TFE調聚研究,制備含氟織物整理劑。同時,積極加強氟制品加工應用技術開發,擴大氟聚合物的應用。
(3)ODS替代品
我省的ODS替代品無論在品種和規模均居國內領先地位,隨著2007年7月1日起,ODS產品(CFC、哈龍滅火劑)在我國停止使用,我省在擴大現有ODS替代品產量外,還要著重開發ODP值為零、GWP值盡可能低的R-502、HCFC-22、HCFC-141b的替代品,重點發展.HFC-245fa、HFC-365mfc、HFC-161、氫氟醚等產品。同時,要加強有自主知識產權混合工質制冷劑和其應用技術的研發。
2、浙江省有機硅行業發展重點
(1)有機硅單體
有機硅單體是有機硅產業的發展基礎,要進一步擴大有機硅單體的生產規模和品種。我省在“十一五”期間有機硅單體生產能力將達到20萬噸/年,單臺單體生產裝置規模達5萬噸/年以上,苯基硅烷和乙烯基單體規模在1000噸/年以上。同時,要提高主產品二甲基二氯硅烷的收率,做好副產物的綜合利用,使有機硅單體生產在技術、規模、環境保護和勞動安全等方面達到國際同行的先進水平。
(2)硅油
浙江省的硅油在產品生產和應用上居國內前茅。要積極開發硅油新品種,開發功能性有機硅助劑、有機硅表面活性劑,含氟有機硅整理劑等精細化工產品,形成牌號眾多門類比較齊全的硅油及其二次加工產品。應用范圍在現有織物整理劑基礎上,擴大到皮革整理、日用化工、涂料和塑料等領域。
(3)硅橡膠
硅橡膠是有機硅材料中應用廣、牌號多的一類新型材料,浙江省的發展要根據市場情況有所側重,重點鼓勵技術含量高、產業基礎好的高溫硫化橡膠(生膠、混煉膠)的發展;大力發展室溫硫化硅橡膠和加成型液體硅橡膠。要加強硅橡膠在汽車工業、電子行業、電力行業、建筑行業上的應用,開發改性硅酮密封膠、氟硅橡膠等新品種,進一步擴大硅橡膠制品的應用領域。
(4)硅烷偶聯劑
積極開展硅烷偶聯劑的新品種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穩定性,擴大硅烷偶聯劑的生產規模。
(四)關于浙江省氟硅化學品區域布局
根據我省氟硅化學品的發展現狀,”十一五”期間,我省氟化工產業發展布局的重點在衢州、金華和紹興地區,有機硅產業發展布局的重點在杭州和衢州地區。
其中,衢州地區應充分利用巨化集團較為完善的公用工程設施和基礎化工原材料配套條件,以衢州地區現有的氟化工產業為基礎,尤其應重視發揮巨化集團所擁有的四氟乙烯、六氟丙稀、偏氟乙烯、氯乙烯、偏氯乙烯等單體的綜合優勢,積極開展對外合作,發展氟材料、氟精細化學品等下游氟化工產業。有機硅產業的發展要加快浙西有機硅產業基地的建設,充分發揮開化合成材料廠、江山富士特公司等企業的骨干作用,重視有機硅單體生產的副產的綜合利用,實現有機硅產品的集聚發展。
金華地區可充分發揮鷹鵬公司、三美公司、瑩光公司和三環公司等骨干企業的作用,做好區域規劃,向集聚化方向發展。
杭州市的有機硅產業要進一步發揮新安化工、傳化集團、之江有機硅公司和凌志精細化工公司等骨干企業作用,使有機硅單體生產實現規?;?,有機硅下游產品特色化。支持藍天環保公司等氟化工骨干企業通過搬遷和技改向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區集聚。
四、主要對策和措施
“十一五”時期,浙江將進入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為特征的新階段。在這一新時期,我省化工行業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具體落實浙江經濟“三個轉型”目標。著重落實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經濟體制轉型;加強污染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優化氟硅行業空間布局等具體措施,需要充分發揮政府在產業布局、協調、服務及資源配置等作用,為氟硅產業發展創造優越的環境和條件。
1、加強資源保護
資源是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的基礎,浙江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的發展與資源的優勢是分不開的。尤其是螢石,浙江省的酸級螢石粉(用于氟化工原料)資源和產量居全國第一,但近二十年來,無規劃的開采和大量出口,已使我省螢石資源將面臨枯竭的嚴峻局面,我省氟化工發展已需從外省購入部分螢石粉,同時鄰省江西、福建的總儲量也在下降。國家前幾年采取了螢石出口許可證和配額措施,逐年減少了螢石出口數量,但近三年中基礎原料氫氟酸(包括AHF)的出口猛增,這表明國外從中國直接進口螢石轉變為部分進口氫氟酸類初級產品。為此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加速削減螢石出口配額,同時對氫氟酸(包括AHF)等初級產品出口也實行配額制,以保障我國氟化工可持續發展。
2、加強氟硅化學品產業的規劃和布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十一五”時期,浙江氟硅化學品行業要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搞好產業帶規劃是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在產業布局中,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部門要運用好規劃、產業指導目錄、產業政策等調節手段,有效配置公共資源,注重要素支撐保障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的研究,把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注意通盤考慮和緊密銜接好產業調整、土地利用、城市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
中國氟硅化學品發展到今天,已經面臨低層次產品供過于求,高層次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而且不斷有新的應用領域出現。針對浙江省現階段的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特點,需要加強氟硅化學品產業的規劃。通過加快技術開發、引進等方式,盡快促使浙江氟硅化學品產業整體“升級”,由單一的產品結構層次和低層次的產業結構向多層次的產品結構和高中低氟硅化學品并舉的多元化方向發展。
3、加強技術創新和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整體水平
浙江的氟硅化學品產業的發展將面臨很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還會遇到周邊地區和國外的價格競爭。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必須努力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和技術創新。我省有國家、部、省的氟硅化學品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也有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學院等一些從事氟硅化學品研究的高等院校,它們與企業進一步加強產學研合作,加快氟硅化學品自主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提高氟硅化學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檔次。同時,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開展國內、國際間技術合作,引進先進技術,提高整體技術水平。政府對鼓勵發展的重點產品、關鍵技術開發、重點技改項目、公共實驗室平臺建設和氟硅化學品專項設立等方面優先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
4、積極培育和發展大企業集團,增強競爭能力
從長遠看,要有力地開展國際競爭,必須形成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我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單打獨斗、散兵游勇式的經營方式,只會被日益國際化的市場浪潮所吞沒??梢劳写笃髽I集團來整合我省氟硅化學品產業。要以氟硅化學品優勢企業為龍頭,鼓勵企業間以資產為紐帶,實行多種方式兼并和聯合,本著優勢互補、效益最大化原則,相互取長補短,合理配置資源,組建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的大型氟硅化學品生產集團,增強國際競爭力。
5、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強環境保護
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全面落實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平安浙江”的重大決策和部署,加強氟硅化學品產業的三廢治理和管理,現有的生產裝置必須達到“一控雙達標”要求,新擴建裝置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確?!叭龔U”達標排放。嚴格安全生產責任制,整治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全面實現人、社會和自然協調發展。對任何企業、項目都要一視同仁,堅決抑制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的掠奪性生產和惡性競爭,對不具備環保和安全生產條件、經整治無效的企業、政府部門要嚴執法予以關停,促進氟硅化學品
產業的健康發展。
6、加強知識產權和品牌的保護
氟硅化學品的技術含量高,開發投入大,要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自主知識產權的氟硅化學品發展。同時,要加強品牌建設,鼓勵企業創名牌,依法打擊非法侵犯知識產權和品牌的行為,使我國氟硅化學品產業能健康和穩步地發展。
7、政府政策支持
浙江省政府在2004年9月公布了《浙江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及產品導向目錄》,2005年氟硅化學品又列為《導向目錄》中的重中之重領域。由于氟硅化學品技術難度大,在研究開發和應用技術研究上都需要大量投入,為加快我省氟硅化學品產業發展,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包括立項、財政專項支持、產品標準、市場準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為氟硅化學品的開發、生產和推廣使用上提供優惠政策。同時,要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力度,防止氟硅化學品產業的低水平重復建設。
8、國際合作
鼓勵企業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積極引入國外的新技術、新裝備。提高氟硅化學品生產的技術和裝備水平。同時,要最好化工生產園區的建設和公用工程、環保設施的配套,吸引國外大公司來華投資辦廠。進一步發展我省的氟硅化學品產業。
- 上一篇:石化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
- 下一篇:化學原料十一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