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中學德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28 02:30:00
導語:高級中學德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構建“師生共進”的德育方法。
1、繼續培養“懂德育、善德育”的德育工作者和具有“感恩、文明、誠信”品質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以“師生共進”的方法力爭做到“過程有師生參與,形式由師生選擇,成果由師生體現”。
2、提高可持續發展的圍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德育工作方法,包括禮儀修身課、學生與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等方面的德育課程,從“規范+特色”到“溫馨教室”的班級文化建設、圍繞“持誠求真”校訓的行為規范人格化教育,“學習化的工作,工作化的學習”的班主任培訓。
3、創新符合現有學校狀況和學生實際的德育工作途徑,包括:以學生管理課題集《多面鏡》和學生自主管理機制搭建更廣闊的舞臺,讓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發揮主體作用。將學生論壇拓展為師生論壇,從問題驅動入手,針對集中問題研討解決方法,并落到實處。
通過年級課題,研究學生個案、家庭教育個案,形成家校聯動與社區合力的工作局面。
4、定期召開由全體教師參與的德育工作會議和德育培訓,在教學五個環節中體現德育工作,努力使“兩綱”在課堂落實無痕化。
5、開設“溫馨教室”為主題的公開主題班會,從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和諧生生關系、和諧家校關系等角度探討溫馨教室的構建。繼續以“持誠求真”的校訓為核心,圍繞以師生良好形象為榜樣,開展學生的行為規范人格化教育,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年級組開始研究構建和諧生生關系,高三年級研究合作學習,高二年級圍繞干部培養,高三年級突出自主管理。
二、挖掘序列化德育活動的深度
1、在已形成德育活動固定時間、固定主題的基礎上,挖掘德育活動新的內涵,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結合高一修身禮儀,高二立志,高三成才的學校培養目標,分年級有選擇地開展系列活動,使之序列化。
2、今年突出“改革開放30周年”、奧運年、“人大換屆年”等主題,通過藝術節、體育周、科技節、語言文字周、社團節、讀書節、“愛校月”、“追尋校友足跡”、“珍愛生命”等經典活動體現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3、拓寬德育活動的主辦者,發揮我校教研組建設的特色。由各教研組與政教處聯手,主辦學校的經典德育活動。由語文組協辦“語言文字周”,理化生組協辦“科技節”,政治藝術組協辦“藝術節”,體育組協辦“體育周”。特別注重發揮政治藝術教研組和歷史教研組的功能,開設相關課程與活動。如:在禮儀修身課和學生與法德育課程基礎上,開設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系列講座,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介紹,中國近代史等專題。
德育序列活動安排
*
三、落實融合的兩綱教育
1、繼續以五大校史景觀、《百年澄衷拾英》校本教材、學校圖書資源、檔案資源、校友資源、影視資料和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依托,結合每年的愛校月和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的儀式教育,傳承百年校史,弘揚民族精神,樹立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2、繼續以“追尋校友足跡,弘揚民族精神”實踐活動使學生感悟感恩,學會感恩。追尋的范圍從局限于《百年澄衷拾英》中的校友擴大為所有能體現“感恩、文明、誠信”品質的澄衷校友。為三年內出版《澄衷校友》做資料準備。
3、繼續把民族精神教育與班級文化建設相結合,通過德育的研究性學習將追尋的力量化為實際行動。繼續打造“關注云南”、“天使心在行動”等品牌活動,使之成為學生落實“感恩、文明、誠信”的良好載體,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成為道德主體。
4、充分認識到民族精神教育與生命教育的融合。民族精神教育中本身包含了理想信念教育,包含了感恩教育。我校的生命教育是突出實效的“倫理道德價值取向和生涯規劃取向”,從學生的理想信念入手,協助他們選擇準確的人生道路,逐步學會自覺反省自己的人生目標;結合校園安全、學生自我保護進行生命教育;結合愛心、感恩進行生命教育:結合生活、生理進行生命教育:結合健康教育、遠離進行生命教育;結合生態環保、資源效用進行生命教育。
5、開設“兩綱”教育專題講座,籌辦澄衷電視臺,研究網絡、多媒體等新載體在“兩綱”教育中的作用。與東方電視臺聯手,以DVD等多媒體手段宣傳普及自救常識,提高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及幸福生活能力。
6、繼續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理念,注重民族精神、生命教育與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專題教育、社團活動等途徑有機結合。
7、特別發揮各教研組和心理咨詢師的力量,在追求從生理、心理和倫理三個層面對學生進行和諧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學思想的教育。
四、其他重要工作
1、進一步發揮理論學習社的作用,結合市十三屆人大精神,全國人大精神,兩岸關系,開展理論時事教育。
2、進一步做好幫教立卡工作,出版《健康校園》,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盡可能的研究和幫助心理、行為等有偏差的同學,做好青保工作。
3、繼續抓好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利用《告家長書》、家長會、家訪、座談會等形式密切聯系,聽取家長意見,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和家長學校的作用。
4、與新港小區街道、兄弟學校、警署等單位密切合作,以教師志愿者為新港街道居民提供服務。作為小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向社區進行開放。繼續與新港街道鴻興居委會結對,為他們提供活動場以及時政講座等,參與他們組織的各項活動。
5、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詢室的工作機制,重視學生體育活動,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教師生命質量。
- 上一篇: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分析論文
- 下一篇:嗜酸細胞性食管炎治療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