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環保局城市污染源治理意見

時間:2022-05-15 09:21:00

導語:區環保局城市污染源治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環保局城市污染源治理意見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各有關企業、院校:

年是“十二五”環境保護工作的承上啟下年,是我區迎接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驗收的沖刺年,環境保護的壓力十分巨大。為確保全區環境保護工作各項控制目標的順利完成,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切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根據市政府有關要求,經區政府研究,確定了年度全區重點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任務,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環境保護作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將改善環境質量作為全區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對全區重點區域和重點污染企業實施環境污染限期治理為手段,確保完成省、市下達的環境保護控制目標,為建設“生態”、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作原則

1.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內環境質量負總責,區政府督查室、環保分局對限期治理工作實施統一督導調度,區政府有關部門除按照相應的職責完成承擔的限期治理任務外,要對職責范圍內限期治理任務進行督導調度。

2.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承擔限期治理任務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制定可操作性強的治理工作計劃和方案,明確期限,落實責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搞好治理工作。在未達到治理標準要求之前,要把資金優先用于污染治理。

3.所有承擔限期治理任務的單位要按規定時間完成治理任務,到期未完成的,由環境保護部門依法實施頂格處罰,并報區政府批準后依法關停。

(三)總體目標

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新頒布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我市制定的行業環境保護管理規范和《全市重點行業和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要求進行治理。通過實施重點污染源限期治理,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全區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COD&S804;45mg/L、氨氮&S804;4.5mg/L,消除達標邊緣斷面。環境空氣質量良好率達到60%,實現“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目標;固體廢物得到有效安全處置,進一步提高資源化利用率。

二、治理范圍

(一)不能穩定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省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全市重點行業和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要求或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涉水企業。

(二)影響環境空氣質量或不能穩定達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省固定源大氣顆粒物綜合排放標準》、《全市重點行業和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的燃煤電廠、鋼鐵、水泥、化工、建陶、供熱、鑄造、加油站等行業的有關企業。

(三)未實施固體廢物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企業。

三、工作內容

(一)水污染限期治理任務

1.完成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并投入運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污水管網配套,實施現有管網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改造,確保污水得到有效處理,杜絕直排環境。

2.對出水水質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實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對生產廢水進行進一步處理,確保出水水質達到《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杜絕排放對河道或城鎮污水處理廠微生物產生抑制毒害作用的物質。城鎮污水處理廠及直排企業要在廠區建設規范排污口,在廠區外建設檢查井,在總排口處建設生物指示池,并保障其正常運行。

3.城鎮污水處理廠在總排口下游選擇合適的位置建設人工濕地或氧化塘,對河道水質進行進一步凈化處理。

4.取締關停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

(二)大氣污染限期治理任務

1.按照《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重點地區標準,對全區燃煤電廠進行綜合治理,實施脫硫除塵提升改造工程,對400t/h以上鍋爐開展脫硝治理工程,確保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顆粒物&S804;20mg/m3、SO2&S804;50mg/m3、NOx&S804;100mg/m3。

2.按照《省固定源大氣顆粒物綜合排放標準》和《全市重點行業和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對鋼鐵、水泥、建陶等行業實施除塵器提升改造工程,確保顆粒物排放濃度達到&S804;30mg/m3;實施非電供熱鍋爐、工業鍋爐的綜合整治工作,取締建成區范圍內20t/h(不含20t/h)以下的直燃煤鍋爐,對20t/h及以上的鍋爐實施治理,確保污染物排放濃度達到顆粒物&S804;50mg/m3、SO2&S804;200mg/m3。

3.實施全區重點化工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治理工程,對原輔材料裝卸、轉運、儲存過程中排放的氣體及生產工藝廢氣進行綜合治理,減少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排放;對全區所有加油站實施油氣分離回收治理,減少油氣揮發,確保加油站各排氣點排氣達到《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全區產生異味的化工企業要嚴格落實國家法律、法規和市《化工企業環境保護管理規范》要求,繼續推行精細化管理,確保制度落實到位、設備運行到位、生產管理到位,做到廠界無異味。

4.利用泰青威天然氣管線橫貫我市的時機,加快轄區內天然氣管網建設,推廣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逐步調整轄區能源結構。取締轄區內(含建筑施工工地)洗浴中心、饅頭房、茶水爐直燃煤小鍋爐及直燃煤飲食灶。

5.實施燃煤電廠整合計劃,關停小機組;取締面積90m2以下的燒結機;淘汰直徑3m以下的水泥粉磨站磨機;取締關停不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生產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及土小企業。

(三)固體廢物污染限期治理任務

努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力推進固廢綜合利用,提高綜合利用率,不斷提高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進一步推進污泥處置工作,積極利用現有電廠開展污泥焚燒發電工作;開展生物質制氣,發展清潔能源。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對重點行業及污染企業實施環境污染限期治理,是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切實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保障群眾健康的迫切需要。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要切實提高對環境污染限期治理工作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檢查,搞好綜合協調,落實政策措施,集中力量抓好限期治理工作,把治污工作作為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以環境改善優化經濟增長,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明確責任,細化方案。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是限期治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限期治理工作負總責。要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靠上抓的工作方式,落實政府組織、環保協調、區政府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制定詳細方案,建立環保工作問責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確保轄區內限期治理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三)強化督導、嚴格考核。要建立工作通報制度,區政府督查室每月要對重點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調度、通報、考核;環保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各種違反環保法律法規的行為;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對限期治理工作進展情況定期進行督導檢查,治理任務完成后,要及時組織驗收,驗收情況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環保政績考核。